沒有邏輯的《羅輯思維》2

上一篇批判了羅振宇所謂的複雜世界不可預測。今天來講講他說的複雜世界不可控制,是怎麼瞎扯的。

先看他講的解放戰爭的例子。蔣介石追求中央控制,“親自打電話指揮戰鬥,一直要打到團長級別”,而延安這邊不追求控制,“中央和各野戰軍之間的電報聯繫甚至不太通暢”。乍一看好像說的還挺對,蔣介石越追求控制卻越控制不住。

這裡羅振宇把因果關係搞反了,不是因為追求控制才控制不住,而是因為控制不住才追求控制。國民黨的離心離德,導致了其系統的失控,這才讓蔣介石不得不追求控制,但對於腐朽到根部的政權,已經於事無補。而共產黨這邊本身就是一個團結高效的系統,自然不用在控制方面耗費太多的資源和精力。

沒有邏輯的《羅輯思維》2

後邊羅振宇又詳細講了一個例子,巴西老闆塞姆勒的賽氏公司。巴西當年的經濟狀況不好,塞姆勒本來想關閉工廠,工人和他談判,最後同意了工人的條件,降低工人工資,但是承諾今後工廠掙錢,給工人增加分紅,另外工廠的支出要得到工會代表附籤。之後,“塞姆勒這家公司現在變成了巴西一家特別奇怪的公司,可能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塞姆勒就根本不知道他僱用了多少人,也不知道這家企業在幹什麼,因為這些決定都不是他做的。他作為一個大股東、精神領袖,經常到車間裡跟工人們握握手就行了。”

多麼神奇美好的故事,原來管理企業這麼容易。我查了賽氏公司的相關報道,出來的只有關於這家公司這種奇特管理制度的帖子和新聞,但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沒有一個人說得清。查詢巴西的所有知名企業,也找不到這家公司的名字。

管理是什麼?管理也是科學,一個正確的有用的科學理論,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接受。賽氏公司的無為而治,還聽說過有哪家公司學習嗎?如果真有,估計也都早倒閉了。羅振宇利用人們心理層面的惰性,妄想複雜問題簡單化,熬製了這碗毒雞湯。來看看國人的驕傲,華為公司,是如何在管理問題上下功夫的:

華為經過90年代前期的高速發展,吸納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到1997年員工超過5600人。但如何管理這支“龐大”的人才隊伍,任正非也感到頭痛。97年底,任總前往美國考察了四家高科技公司,學習人家如果管理。最後的方案,引進學習IBM的IPD(集成產品開發)管理系統。這個管理系統有多複雜呢,我給大家說幾個數字:1998年到2003年五年間,IBM派出70餘位顧問駐紮華為手把手教地教,這些顧問每人每小時收費300到680美元不等,華為總共支付了20多億人民幣!即使到今天,這也是個顛覆很多人想象的數字。事實上,華為在二十多年的發展中,為了完善公司的管理體系,前後花費了數十億美元!正是這種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才是華為在最近十幾年中發展壯大的一塊基石。現在,華為的全球員工總數約18萬人。

管理,既不是不可能的事,也不是簡單容易的事。

沒有邏輯的《羅輯思維》2

最後,再看看華為任總在一次記者訪談時說的原話:

“咖啡廳裡坐坐,快快樂樂,喝喝咖啡就把事情做成了,這也許可能不是大發明,多數是小發明。互聯網上有很多小蘋果、小桃子,這也是可能的。

我們在主航道進攻,這是代表人類社會在突破,厚積還不一定能薄發,舒舒服服的怎麼可能突破,其艱難性可想而知。”

“在主航道,美國公司的很多企業領袖們也是很辛苦的。真正成為大人物,付出的辛勞代價,美國人不比我們少。我和美國、歐洲公司的創始人在一起聊天,發現他們領導的文化也是艱苦的。”

反觀羅振宇的複雜世界不可控制論,歸根結底,是一種妄圖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惰性,把人往傻了忽悠。

羅振宇在這個理論中,犯的兩個錯誤,搞反了因果關係,妄圖複雜問題簡單化,這也是很多人最容易犯的兩種錯誤。我會在今後的文章中,再詳談這兩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