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逻辑的《罗辑思维》2

上一篇批判了罗振宇所谓的复杂世界不可预测。今天来讲讲他说的复杂世界不可控制,是怎么瞎扯的。

先看他讲的解放战争的例子。蒋介石追求中央控制,“亲自打电话指挥战斗,一直要打到团长级别”,而延安这边不追求控制,“中央和各野战军之间的电报联系甚至不太通畅”。乍一看好像说的还挺对,蒋介石越追求控制却越控制不住。

这里罗振宇把因果关系搞反了,不是因为追求控制才控制不住,而是因为控制不住才追求控制。国民党的离心离德,导致了其系统的失控,这才让蒋介石不得不追求控制,但对于腐朽到根部的政权,已经于事无补。而共产党这边本身就是一个团结高效的系统,自然不用在控制方面耗费太多的资源和精力。

没有逻辑的《罗辑思维》2

后边罗振宇又详细讲了一个例子,巴西老板塞姆勒的赛氏公司。巴西当年的经济状况不好,塞姆勒本来想关闭工厂,工人和他谈判,最后同意了工人的条件,降低工人工资,但是承诺今后工厂挣钱,给工人增加分红,另外工厂的支出要得到工会代表附签。之后,“塞姆勒这家公司现在变成了巴西一家特别奇怪的公司,可能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塞姆勒就根本不知道他雇用了多少人,也不知道这家企业在干什么,因为这些决定都不是他做的。他作为一个大股东、精神领袖,经常到车间里跟工人们握握手就行了。”

多么神奇美好的故事,原来管理企业这么容易。我查了赛氏公司的相关报道,出来的只有关于这家公司这种奇特管理制度的帖子和新闻,但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没有一个人说得清。查询巴西的所有知名企业,也找不到这家公司的名字。

管理是什么?管理也是科学,一个正确的有用的科学理论,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接受。赛氏公司的无为而治,还听说过有哪家公司学习吗?如果真有,估计也都早倒闭了。罗振宇利用人们心理层面的惰性,妄想复杂问题简单化,熬制了这碗毒鸡汤。来看看国人的骄傲,华为公司,是如何在管理问题上下功夫的:

华为经过90年代前期的高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到1997年员工超过5600人。但如何管理这支“庞大”的人才队伍,任正非也感到头痛。97年底,任总前往美国考察了四家高科技公司,学习人家如果管理。最后的方案,引进学习IBM的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有多复杂呢,我给大家说几个数字:1998年到2003年五年间,IBM派出70余位顾问驻扎华为手把手教地教,这些顾问每人每小时收费300到680美元不等,华为总共支付了20多亿人民币!即使到今天,这也是个颠覆很多人想象的数字。事实上,华为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为了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前后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正是这种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才是华为在最近十几年中发展壮大的一块基石。现在,华为的全球员工总数约18万人。

管理,既不是不可能的事,也不是简单容易的事。

没有逻辑的《罗辑思维》2

最后,再看看华为任总在一次记者访谈时说的原话:

“咖啡厅里坐坐,快快乐乐,喝喝咖啡就把事情做成了,这也许可能不是大发明,多数是小发明。互联网上有很多小苹果、小桃子,这也是可能的。

我们在主航道进攻,这是代表人类社会在突破,厚积还不一定能薄发,舒舒服服的怎么可能突破,其艰难性可想而知。”

“在主航道,美国公司的很多企业领袖们也是很辛苦的。真正成为大人物,付出的辛劳代价,美国人不比我们少。我和美国、欧洲公司的创始人在一起聊天,发现他们领导的文化也是艰苦的。”

反观罗振宇的复杂世界不可控制论,归根结底,是一种妄图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惰性,把人往傻了忽悠。

罗振宇在这个理论中,犯的两个错误,搞反了因果关系,妄图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也是很多人最容易犯的两种错误。我会在今后的文章中,再详谈这两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