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企業覬覦加密貨幣市場?日本金融廳:已有190家公司註冊

據Bitcoin.com近日報導,日本經融廳(FSA)確認已經有「超過190家運營商表達其進入市場的意圖」,其中包括進行註冊的初步顧問或諮詢。在今年八月份,金融廳透露的註冊公司數為160家,在近4個月內增加了30家企業。

多少企業覬覦加密貨幣市場?日本金融廳:已有190家公司註冊

據報導,有些公司尚未與金融廳討論他們具體要營運應用細節,只表示他們有意要在日本經營該產業相關業務,這些公司包括了通信軟件巨頭Line、日本雅虎(Yahoo Japan)、娛樂集團Drecom、Yamane醫療公司、行動裝置應用行銷公司ADWAYS、Money Forward Inc.、Avex Inc.、Samurai &J Partners、Appbank Inc.、I-Freek Mobile Inc.、Forside Co. Ltd .和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的大和證券集團。

而今年宣佈要進軍日本市場的美國大型法幣交易所Coinbase,其註冊情形尚未知曉。

日本交易所、監管動向概況

媒體先前報導,在日本交易所在今年曆經兩次黑客事件後,金融廳的監管收縮,下達「業務改進命令」收回所有發放的交易所執照重新審理,在日本190間註冊加密貨幣業務的公司中,共有16為加密貨幣交易所,其中有3間更被認定為經紀商(Dealers),包括Coincheck、Lastroots和Everybody Bitcoin。

其中,Coincheck在歷經史上最高金額(5.3億美元)的加密貨幣黑客事件後,被在線證券經紀商Monex全數收購,並在長達10個月努力後重起營運,在媒體採訪時,Monex的中村陽告訴媒體,他們目前的當務之急便是拿到被收回的交易所經營牌照。

12月19日,日經新聞釋出消息,Coincheck已經拿到了日本政府的首張交易所牌照,卻在當日遭到Monex否認,說明一切以官方公告為準。

而交易所的併購業務也在十分活躍,媒體在3月報導,日本雅虎(Yahoo Japan)拿到了交易所BitARG的40%的股分,Everybody Bitcoin則是在今年8月31日被跨國集團「樂天」子公司以2.65億日圓全數收購,火幣已經於9月12日確認收購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BitTrade」的全數股分。

LINE公司的Bitbox、SBI控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VCTRADE的牌照則是持續申請中。

今年發生第二起黑客事件的加密貨幣交易所Zaif則是在遭駭後,其營運公司「科技局公司」在11月22日前,脫出手上所有Zaif的股分,交予「飛斯科數位資產集團(株式會社フィスコ,英文:Fisco Digital Asset Group)」,該公司也將負責用用戶賠償責任。

該起事件讓日本政府十分不悅,在9月再一次修訂《支付服務法》,也多次督促Zaif改進交易所基礎設施,卻讓黑客事件持續發生,顯示了加密貨幣監管措施必需持續修正。

媒體於12月19日報導,日本政府發佈了一項監管草案包告,可說是定調了明年的監管方向,除了加密貨幣交易所業務與ICO,還包括了黑客攻擊事件、產業自我監管、已認定交易商、匿名幣以及保證金交易,持續擴大監管範疇,可想而知,明年日本的加密貨幣產業將越驅走向成熟化。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廳在報告中提到,其希望日本的業者可以加入「授與法律地位的自律組織」或有著良好的自我監管機制。由於金融廳意識到加密貨幣的科技發展不斷變化,與業者的自律組織配合協調才是健康的監管機制,日本目前已經修法,授與「日本虛擬貨幣兌換協會(JVCEA)」法律地位。

「適宜的監管」與「建立產業標準」才是促進發展的動力

儘管日本仍被某些業者詬病監管過於嚴格,合規成本過高,但不可否認,這樣的受到政府逐步保障的市場,已經吸引了大量具規模的業者有意進駐,同時由於大量的企業積極進行申請,日本金融廳在加密貨幣業務小組上不斷加派人手,希望可以加速審核所有的公司註冊並加強監督加密貨幣交易所,該國在監管上作出的努力,世界已經有目共睹。

鄰近日本的臺灣,是監管最好的借鏡。

臺灣目前的加密貨幣監管進程相對緩慢,雖然有業者積極進行合規作業,但明顯加密貨幣產業尚未成為臺灣政府重視的領域,最新的進度指出,金管會僅對加密貨幣業務的「反洗錢」針對業者監管,至於ICO代幣的證券性質監管,要等到明年6月才會出爐,同時,臺灣的加密貨幣產業也尚未成為一個產業類別。

臺灣具有實體經濟,相對的就有業務市場,而對加密貨幣業務的觀感,是一個創新金融產業、還是詐騙,取決於業者與政府共同配合制訂標準,迫使投機業者離場,扭轉形象,若其中一方步調無法跟上,卻沒有調整措施,將會拖累整該產業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