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變革開放的故事」之十九:小學校 大變化

我的家鄉是河南省上蔡縣偏遠的一個小村莊,位於三個鄉鎮的交匯處,是典型的“雞鳴三鄉”。我家的隔壁就是村辦小學。母親是村小的民辦教師,我從咿呀學語時就跟著母親在學校玩耍,記憶中最不能忘卻的就是家鄉那所小學校。

泥屋 泥牆 泥課桌

1978年,我上小學一年級,那時的教室簡陋破舊,牆壁是土坯,屋頂是茅草,陽光透過茅草間隙照到屋內的泥土地上,像一面面小鏡子。教室沒有門窗,只有兩大一小三個洞口,記得有一次我們正在上課,有頭大黑豬從後門口哼唧哼唧溜進了教室,與教師唱“對臺戲”,引得同學們鬨堂大笑。每到放假前一天,老師都要組織學生挖土、和泥,壘住門口和窗口,防止放假期間附近村民家的豬狗雞鴨到教室“串門”。課桌是用泥土壘起的一排排臺子,學生或坐或跪在土臺子後邊,破舊的褲子常常膝蓋處先磨出兩個洞。

由於位置偏僻,教學條件差,學校沒有公辦教師。公社、大隊挑選畢業返鄉的初、高中畢業生到學校任課。這些民辦教師沒有經過正規的師資培訓,但他們責任心都很強,很多是邊學邊教、邊教邊學。上課時,老師手裡的粉筆用到黃豆粒大小還捨不得丟掉,粉筆頭在老師的手指下化作漢字和小數點。學生的作業本正面寫完反面寫,練習本是用香菸盒的內襯紙釘的小本子。雖然物質極度匱乏,但我們的心裡是充滿快樂的。

電燈 吊扇 油蠟紙

1983年,為了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村委會號召村民多交公糧,修建新校舍。看著賣糧換來的一車車青磚、小瓦拉進學校,師生們歡呼雀躍。老師們到學校工地參加義務勞動,把大圓木頭綁在樹上拉大鋸,鋸成薄板釘成簡易課桌。在老師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的教室全部安裝了木門和木窗,室內地面用碎磚塊鋪平,校園四周種上了白楊樹。和煦的春風透過木格柵窗吹進教室,聞著新課桌散發的沁人心脾的木頭香味,我感覺上學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電腦 鋼琴 投影儀

2014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發展、保障教育公平,部署開展了義務教育“全面改薄”工程。通過對貧困地區的薄弱學校實施校園校舍建設和教學及生活設施設備購置,使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教學和生活設施滿足基本需要。

家鄉的小學校依託“全面改薄”專項資金,再次發生了巨大變化。學校修繕了教學樓,新建了運動場,配備了體育器材,增設了計算機室、音樂室、舞蹈室、實驗室,添置了電腦、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粉刷一新的教學樓,四季常青的綠化帶,乾淨平整的體育場,標準衛生的學生食堂,比當年小學課本里的學校還要漂亮得多。

信息化的發展使鄉村教育從“農耕時代”跨進“互聯網時代”,從“閉塞式”轉為“開放式”,學生們不僅能利用多媒體技術聽取本校教師講課,還能共享全國優秀教育資源。鄉村孩子接受了優質的現代教育,和城裡孩子一樣,舞蹈、音樂、美術、體育等興趣愛好得以培養,網絡的普及為學生打開了解世界的窗口,學生素質得以全面提升。

憶過去,很多老教師夢想何時才能用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到如今,看著孩子們彈著鋼琴、跳著舞蹈、用著電腦,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大家都誇改革開放的政策真好。當年那些風華正茂的民辦教師,大部分已經通過招考或直接轉正,正式成為了人民教師,從事著人們羨慕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天道酬勤,春華秋實。四十年的如梭光陰,使當年懵懂的稚子變為睿智的成人;四十年的尊師重教,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我家鄉那所小學,也和全國許許多多小學一樣,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所所鄉村小學像一艘艘知識之舟,承載著眾多農家孩子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破浪前行。(網友“範本強”供稿|曹靜靜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