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可以說,一部農具史,就是一部農業發展史和一部社會發展史的縮影。

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中國最早記載農具的專著——《耒耜經》,就是這樣一部著作。作者是蘇州有名的文學家陸龜蒙,甪直人,自稱江湖散人、天隨子、甫裡先生。

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陸龜蒙畫像

陸龜蒙的成就主要在詩歌和小品文方面,但作為農學家,其影響則主要在農具方面,尤其是對江東犁的總結。

由於“犁”在農業中的重要地位,這就決定了陸龜蒙在中國農業史上的地位,以致於研究中國犁的學者,言必稱頌陸龜蒙的《耒耜經》。

陸龜蒙為人厚道,生怕誤解和歧義,在《耒耜經》正文的開頭首先解釋“耒耜”是農書中的用語,是個“學名”,老百姓通常習慣上把“耒耜”叫做“犁”。《耒耜經》實質上就是“犁經”。

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有傳說農業始祖神農氏曾以“斷木為耜,揉木為耒”,最初的耒只是一根尖頭木棒,後來在下端安裝了一個短棒,用於踏腳,就是耜。所以古書中的“耒耜”分分合合,意思都差不多,泛指各種農具。

書是宋元符年間(l098~1100),開始付梓行世,但是考古證實吳地早在7000多年前已經跨入了耜耕農業階段。

耒耜的使用方式有多種,一人叫“力田”,二人為“耦耕”,三人或多人的稱作“協田”。由於金屬工具和獸力的使用,耒耜改弦更張進化為了犁。

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很長時間裡,犁的改進主要在鏵,石犁鏵——青銅犁鏵——鐵犁鏵,之後,才開始有整體結構的改進。漢代時耕犁已經具備了犁轅、犁床等部件,雖然犁轅的長短有別,但都是直的,因此稱為直轅犁。但是笨頭笨腦的迴轉不靈便,因此,曲轅犁的出現是因為南方的水田耕作。

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和北方旱地比較起來,南方水田的面積普遍都比較小,而且“其田高下闊狹不等”,耕作時經常要拐彎,這就要求犁比較輕便和靈活,它出現於唐代的吳地江南地區,所以又稱為“江東犁”。

《耒耜經》主要記載的就是唐代改進後江南廣泛使用的曲轅犁,也叫“江東犁”的構造和功用,鐵鑄的犁鏵、犁鑱、犁璧,木製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鍵、犁盤。

犁鏵用以起土;犁壁用於翻土;犁底和壓鑱用以固定犁頭;策額保護犁壁;犁箭和犁評用以調節耕地深淺;犁梢控制寬窄;犁轅短而彎曲;犁槃可以轉動。

整個犁具結構合理,當然更有使用輕便、迴轉靈活的特點,可以根據實時實地實際需要,進行深耕或淺耕。

宋元時,又在犁盤與犁轅之間加上了一副鉤環,使其“耕時旋擐犁首,與軛相為本末,不與犁為一體”,靈活性更其增加,形成了中國傳統耕地方式“牛犁相聯”的新形制。

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江東曲轅犁在華南推廣以後,逐漸的還傳播到了和我們一樣種稻的東南亞各國。17世紀的時候,稱霸世界的荷蘭人滿世界優哉遊哉轉悠,在印尼的爪哇等處看到了當時移居印尼的中國農民使用這種犁,很快將其引入荷蘭,並在以後對歐洲近代犁的改進有了重要影響。

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唐代江東曲轅犁的出現,其實已標誌著傳統的中國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表明曲轅犁在當時是較為先進的農耕工具,也反映出唐代蘇州的農業生產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縈繞我們記憶的江南農耕文明,首先就是牛犁耕地,然後才有稻穀飄香。蘇州稻米的源遠流長,由此可見一斑。

江南農耕文明記憶——江東犁|蘇州大米,江南味“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