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葦鶯特徵

別名:葦串兒、蘆稿鳥、剖葦。

屬雀形目,鶯(亞)科。繁殖於我國東部、西部至鄂爾多斯、新疆東部及長江中游;遷徙時見於廣東、雲南、臺灣等地。

大葦鶯體長約18釐米。上體橄棕褐色,眉紋淡黃色,下體呈沾黃的白色,胸部具有少數不明顯的灰褐色縱紋。幼羽色似成鳥,但上體較黃。翼羽除初級飛羽外,均具黃褐色邊緣,頦和喉為沾黃的白色。 常棲匿於河邊或湖畔的葦叢間,有時也飛至附近的樹上。在繁殖時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蘆葦頂端及樹枝上,高聲鳴叫。鳴聲富於音韻,頗為動聽。性十分機警,常突然飛向更動地方。

大葦鶯特徵

大葦鶯吃蟻類、豆娘、甲蟲、水生昆蟲以及蜘蛛、蝸中等,也吃水生植物種子。

巢營於稠密的蘆葦叢中,距地面或水面約1米。巢呈深杯形,連結在3—4棵葦草上,以乾燥的枯草、枯穗、草根等構成。卵每產3—6枚,通常4枚,呈藍綠色,而雜以濃淡不等的汙褐色乃至紫褐色斑點。

大葦鶯特徵

1、鳥的選擇 野生成年大葦鶯較難適應人工環境和飼料,成活率較低,即使有活下來也很少鳴叫,因而一般捕獲當年幼鳥飼養。

2、籠的特點 大葦鴛為中型食蟲籠鳥,點額籠飼養較好,也可用畫眉籠。

3、飼料和喂法 大葦鶯是典型食蟲鳥,而且主食細小昆蟲,因而對人工飼料要求較高。通常喂的粉料要比點頦的粉料細,更富營養和易於消化。配比為綠豆麵、黃豆麵、熟雞蛋黃、淡水魚粉按4:2:3:1的比例。昆蟲宜為較嫩的幼蟲及蛹,如剛脫皮的黃粉幼蟲及蛹、玉米螟幼蟲、皮蟲之類。粉料為常備飼料,每天喂一食抹細肉沫、昆蟲幼蟲拌粉料。

4、管理和調教 新擄獲的大葦鶯幼鳥須“捆膀”後放到有籠罩的黑暗籠中,用較稀的軟料和活的昆蟲幼蟲誘食。待鳥認食後再逐漸增加軟料的濃度,至能吃乾粉料才算真的成活。在可能條件下儘量讓鳥水浴,浴後立即把水盤取出,籠墊經常更換,保持清潔,以防腐蝕鳥足趾。

大葦鶯特徵

本文來源網絡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