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串通一氣出假鑑定證書後,又來土雞變鳳凰!收藏界騙局接二連三

古玩這一個圈子不是誰都能在其中立足的。那手中有一兩件藏品卻無心涉足古玩圈的藏友們,不免犯了難。有好的藏品又不為手頭資金犯難的人,尚可好整以暇地待價而沽,反觀急於出手的朋友就頭疼了,俗話說病急亂投醫,他們自然會選最便捷的途徑讓手中的寶物變現,無外乎就是上門收購,找到一對一直接現金交易的拍賣公司。殊不知,這正好中了某些不良拍賣公司的圈套。

繼串通一氣出假鑑定證書後,又來土雞變鳳凰!收藏界騙局接二連三

有人說,古玩是一個暴利的市場,就好像一塊大蛋糕,誰都想分一塊。但顯然,事物的雙面性決定,古玩的風險也是極高的。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又渴望從中謀取較高受益的人,自以為找到拍賣公司便萬事大吉了,然而換位思考,拍賣公司也正好抓住這點“僥倖心理”,步步為營,騙取錢財,最後受害者才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那麼這些拍賣公司都是什麼套路呢?

繼串通一氣出假鑑定證書後,又來土雞變鳳凰!收藏界騙局接二連三

撇開某些急於出手的藏友,自己撞到片子槍口上的情況不談,另一種可能就是騙子不請自來。騙子首先通過各種信息端口瞭解你的情況,無論你手中是有玉器還是瓷器,是有銀元還是書畫,他們會佯裝高端拍賣公司,並告知公司內的專家們都認為這件寶物價值很高,甚至搬出港澳臺的藏家資源誘惑你。這還不算完事,最後虛晃一槍,給出你最終的估價,在那一大串“零”的面前,你的懷疑不解都變成暗戳戳的心動。這樣的心動足以讓騙子誘你深入,即便你對手中寶物的價值有沒有自己的估量,似乎在所謂的專家估價面前,自己的藏品已經變成唾手可得的現金。如果說原來你對百萬沒有概念,那麼在這時,你會天馬行空,想好將這百萬如何處理,或投資或房貸或旅遊,總之在騙子們巧舌如簧面前,理智和冷靜都不翼而飛。他們也會趁你意志力最薄弱的時刻挖好“陷阱”——需要收取1%的推廣費、鑑定費、拍賣費之類的,而你則會想“反正百萬都到手了,這點小錢還用在乎?”

繼串通一氣出假鑑定證書後,又來土雞變鳳凰!收藏界騙局接二連三

如果交了這筆“小錢”,事情之後的發展就不在你的控制之下。所謂的拍賣公司會因為與你不是同城而視頻轉播拍賣流程,無論是預展還是競拍都是正常規格進行,這也是他們掩蓋自己法律漏洞的外殼。當然結局不是你想象的大筆現金,流拍都成為沒有懸念的結局。無人競價,他們也只能深表惋惜,而此時你的黃粱一夢醒了,他們還會收取“保管費”,在拍賣寄存這段時間內的高級安保費用。而你對自己寶物的價值已然深信不疑,即便再交幾萬,也要將藏品拿回來。看似完璧歸趙,無形中你被騙去幾萬、十幾萬的“小錢”。

繼串通一氣出假鑑定證書後,又來土雞變鳳凰!收藏界騙局接二連三

如果你真的希望藏品被拍賣出去,也應該具備相關的常識。比如不少人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所有做古董或者藝術品服務交易的都是拍賣公司,實則大多數還是一些藝術品展覽公司或文化傳播公司之類的,打著私下交易,展覽,現金收購等類似噱頭來騙取大筆的前期費用。但也並非所有拍賣公司都是騙子,能在拍協查到,或在工商局有備案的公司都是正規公司。雖然不能說這樣的公司在操作流程上就絕對的合規,但是相對正規一點。我國拍賣法規定:拍賣企業名稱裡必需含“拍賣”兩字。如果沒有,顯然是不合法的,而且一般前期費用不會成千上萬。這樣的拍賣公司不是為了幫你變現,拿錢才是他們的目的。

繼串通一氣出假鑑定證書後,又來土雞變鳳凰!收藏界騙局接二連三

每個人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每個人又都會在一些特殊的時間幻想,萬一真的有餡餅砸到我呢?這一點僥倖心理,再加一點貪念,藏品非但不能變現,你甚至會被騙子公司吃的死死的。天上真的不會掉餡餅,只會是陷冰或者鐵餅,屆時一場切膚之痛也在所難免。萬元價值的藏品,無論如何也不會被競拍到千萬。有悖常理的事情也不會因你的僥倖而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