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查獲假貨近九成來自中國

美國海關發佈2017財年知識產權執法報告,將主要內容進行編譯

美國海關:查獲假貨近九成來自中國

美國海關關員對入境包裹進行檢查

侵犯知識產權商品威脅美國消費者健康和安全,置我國利益於風險之中。CBP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ICE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HIS國土安全局;統稱美國海關吧,致力於減輕這些非法入境物品對我國財政、金融、福利的影響。

2017財年美國海關共查獲案件34143起,較2016財年31560件增長8%,案值共計12.1億美元,下降12.3%。美國海關共逮捕涉及知識產權犯罪的嫌疑人457人,起訴案件288起,定罪案件242起。

美國海關:查獲假貨近九成來自中國


侵權商品查獲數量最多的仍然是服裝及配件,共查獲案件5223起,佔查獲總數的15%。排名第二的是手錶和珠寶類商品,為4297起,佔總數的13%。而手錶及珠寶則仍然是查獲案值最高的商品,總價值為4.6億美元,佔全部查獲案值的38%。箱包類產品緊隨其後,總價值為2.34億美元,佔19%。

美國海關:查獲假貨近九成來自中國


中國大陸仍然是侵權商品的最大來源國。

美國海關與中國海關總署在2017年4月份,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專項行動。該行動聚焦於家居個人生活電子產品的侵權,包括電燈、燈具、燈具配件、廚房電器等產品。專項活動期間,雙方海關專注于禁止入境美國的侵權活動,聯合行動共查發超過1300件侵權案件。

查獲來自中國大陸侵權案件16538件,佔總案件數的48%;來自中國香港侵權案件13357件;佔案件總數的39%;兩者合計87%。

來自中國大陸的侵權商品價值佔查獲總值的46%,排名第二的是中國香港,侵權貨物價值3.86億美元,佔總值的32%。來源與中國大陸及中國香港的侵權商品貨物價值佔總值的78%。

美國海關:查獲假貨近九成來自中國

來源國侵權案值,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合計佔78%


電子商務途徑是侵權案件查獲的主要渠道,佔全年侵權案件的89%。電子商務(包括第三方銷售平臺)的快速發展導致進入美國的郵件數量急劇上升,整個財年共有約2.6億個包裹通過郵寄渠道入境,約1億快件入境。2016年9月,CBP正式成立電子商務監管司,專門負責打擊在電子商務領域違反海關法律的行為。

美國海關:查獲假貨近九成來自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