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食藥監局利用“大數據”構建“大監管”

魯網青島12月17日訊(記者於建軍 通訊員孫凱)前不久的一日凌晨,即墨區食藥監管局工作人員王雷和同事照常摸黑來到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進行駐場錯時監管,與以往不同的是,一行三人未見攜帶任何檢查所需的記錄表格、檢查檔案等文書,唯獨三人的手機顯得很忙碌,每檢查一家業戶,便會低頭在手機上輸入數據……

如此“另類”的檢查方式並非個例,越來越多的食藥監管工作人員不再使用傳統的紙質檢查檔案,轉而使用“電子秘書”來完成檢查登記管理工作。這位神秘的“電子秘書”為食藥安全監管工作帶來怎樣變化呢?

監管難題催生創新思路

“即墨全區有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3.6萬餘家,且不斷增長,由於監管工作需要,對不同業態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所需的執法文書、檢查項目以及監管頻次等都不盡相同,給監管執法人員開展日常工作造成了諸多不便,由此產生的檔案歸檔、督查督導等後續工作更是大問題……”食藥監管局工作人員孫康說,此種情況下,該局從“互聯網+”思路中得到啟發,決定建設食品安全監管大數據平臺,通過強化科技支撐來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而讓執法人員青睞有加的“電子秘書”便是對大數據監管平臺的親切稱呼。

平臺在手,監管不愁

近年來,區食藥監管局大力倡導“雙隨機”監管和“風雷”集中執法模式,有效消除了憑人情執法、看關係辦案的情況,但同時也存在執法人員不掌握監管對象實際情況而導致遺漏檢查重點的問題。“大數據”監管平臺的建立極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執法人員只要在移動終端下載移動執法APP,登陸後進行簡單搜索便可以對監管企業的地址、法人代表、近期檢查情況等了如指掌。“以前開展檢查工作,事先要翻看以往的檢查檔案才能做足功課,還要隨身攜帶一大堆登記表格,十分不便。現在有了‘電子秘書’,只要把檢查情況通過手機上傳到雲端就可以實現自動歸檔,事後通過電腦查閱也很方便,既減輕了執法負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提起大數據監管平臺,該局工作人員吳佩勇豎起大拇指。

化零為整實現“1+1>2”

除了滿足執法人員日常監督檢查需求外,大數據監管平臺還整合了食品安全遠程監控平臺、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平臺和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系統等前期已建成的平臺,並實現各平臺數據資源、檔案信息共享,提高了大數據監管平臺的功能多樣化。同時,平臺內還內置了提前預警和OA辦公等功能,用於輔助轄區食藥監管所(隊)準確掌握監管對象的證照到期情況和監管頻次,方便執法人員及時介入,預先指導;執法人員也可通過平臺快速查閱相關法規、文件等。

目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通過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日常監督檢查、制定專項檢查計劃、案件備案、生產經營單位動態評級、查看生產經營單位食安亮化網絡直播、無證登記等功能,為日常監管和監督抽檢提供了技術支撐,提高了執法監管的靶向性,有效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系統內已涵蓋5649家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管信息12777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