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道》的收視率這麼高,為什麼還會被猛批?

今天,網絡上關於《娘道》的討論又被刷屏了。

10月15日,《娘道》迎來大結局。隨即,各種爭議聲也接踵而至。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畫面呢?

原因在於《娘道》剛上映時,就在豆瓣創下了“比較低”的評分;結果上映至今,評分一路走低,收尾之時竟然只有2.7分。

《娘道》的收視率這麼高,為什麼還會被猛批?

可是,根據數據統計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娘道》的收視率一度破2,遠超同時段各大衛視播出的其他電視劇。

對此,網友們一直表示很不能理解。雖然的確有不少人在觀看這部劇,但基本都是在中老年群體中流行,很多年輕人依舊get不到《娘道》的“熱點”究竟在哪裡?

據此,導演郭靖宇回應稱,本劇中“娘道”的含義是“生而無求、哺而無求、養育而無求、捨命而無求”,簡而言之就是母親對孩子無悔無私的付出。

我們可以通過幾張劇照來一起感受一下這“詭異”的畫風:

《娘道》的收視率這麼高,為什麼還會被猛批?

其實,很多網友聚焦的“槽點”主要在於:這部劇太過“三觀不正”!無論何時,母愛都是值得頌揚的,再多溢美之詞也不過為。但是過度渲染母親的犧牲精神,讓絕大多數網友難以認同。

《娘道》的收視率這麼高,為什麼還會被猛批?

雖然是身處民國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氛圍濃厚,但是全劇上下一直不停地宣揚“兒子是天”、“溺愛護短”、“三從四德”的思想觀念,在當下新時期已然不能適用。

如今的年輕一代,且不說90後、00後如何,即便如80後恐怕也難以接受如此赤裸裸的“錯位理念”。我們之所以反感,是因為你強行“將毒瘤打扮成鮮花”;歷史上的封建糟粕自然是存在的,你完全可以用一種適當的形式展現出來,而不是淋漓盡致地去渲染它、描繪它、甚至於謳歌它。

這才是真正令人感到反感和不快的地方。

任何一部作品,你可以宣揚母愛精神,但卻不能用道德綁架的形式強迫受眾去感受這種明顯與時代不相符的風氣。

《娘道》的收視率這麼高,為什麼還會被猛批?

巾幗不讓鬚眉,婦女能頂半邊天,男女平等才應當是21世紀的社會寫照。近些年,諾貝爾獎女性獲得者的數量越來越多,這難道不是對當下社會男女關係平等的最好詮釋麼?

大家有沒有看過《娘道》?對於男女平等的觀念是如何認識的呢?歡迎在文末評論區留言互動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