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是失败的遮羞布|谨慎夸你的孩子“真聪明”

看了今天的奇葩说,

辩题是“TA真的很努力了”是不是一句好话

开始我是坚持站在反方的,我觉得说一个人努力

就跟说一个女孩子真可爱一样是实在夸不出来什么话的情况下的客气

听到后面庞颖说无论是 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努力了

努力了就好像显得自己不够聪明

我突然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


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希望儿女成才

我的父母也是如此

尤其是我那个当人民教师的妈

在小学阶段,我哥和我还算没有让我妈失望

甚至还能在她的老闺蜜老姐妹面前假装恨铁不成钢的说一句俩孩子成绩还可以,聪明是聪明,就是不努力不用功

于是我哥和我,从小被人夸赞聪明、机灵、脑子活

慢慢被夸得多了,连自己也觉得

学习太容易了,100分太好拿了

我这么聪明,我干嘛要写作业

所以小学一到六年级,

校园里到处都是我被老师罚补作业的身影

包括厕所,是的,被罚到茅厕去补作业

我却一点都不觉得丢人

因为我不写作业还成绩好

我有什么好觉得丢人的?

中考,我523分,班里有个女生525分

她真的是一个又安静又努力又端庄的女同学

所以我安慰我自己嗨,我要是像她那么努力,都能考满分了

高考,第一年二本,相比较别人,我确实不够努力

但是好死不死那一年我们整个班都考得不好

我反而是分数最高的那一个

我又安慰自己,你很聪明,你就是不够努力

对,我从小就不是一个会努力的人

今天的我回想起来或许有两个原因

一是少年的骄傲自负

自负的我非常享受来自周围人的夸赞

这闺女好厉害好聪明,王XX文章写的真好

享受我在课上打盹被老师突然叫起来回答问题我可以答对时老师讪讪的表情

享受每次考完试出成绩别人说你都没怎么学怎么还考这么高时羡慕的眼神

享受别人算了很久的题我一眼就可以得出答案时自己笃定骄傲的语气

所以,当别人在努力时,我偏不要努力,也不能努力,因为我一旦努力了

我的成绩我的优秀就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而不是我聪明,我有才华

我无法面对一个平凡无奇在默默努力的我自己

第二个原因是我害怕

害怕努力没有相应的回报

毫不费力的考80分和尽力之后的85分

我选择前者

我害怕我努力了用功了,却并没有提升太多

到了那个时候,我连最后的遮羞布都被扯了下来

考80分的时候,我还可以不屑的说,我也就是没努力

就像胖子被说丑的时候还可以说,我也就是胖

那当我努力了却只有85分的时候当我瘦下来依然还是丑的时候我该如何安慰自己

我该如何面对别人说王佳慧也不过如此,努力了还不是一样可能之前考80分都是背着我们偷偷努力吧

是的,我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在乎别人看法的人

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别人的评论里

和多数农村妇女相比,我妈堪称社交达人,一直带着我各家串门

年少的我分不清人家是客气还是赞美

一直被人夸赞着长大,于是 在心里也洋洋得意了起来

为了维持这份夸赞,我也被培养出了自命不凡的姿态

不想随大流,不想循规蹈矩,不想平庸世俗

一心只想着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以为这样就会获取更多的关注

工作后,我依然享受被人称赞的感觉习惯被人家说“效率很高”“上手很快”“写的挺好”“讲的不错”……

虽然我心里知道,这世界上厉害的人到处都是

随便谁都比我NB的多可我自认为我在自己的领域里还是游刃有余

更可怕的是,莫名而来的优越感和小清高

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跟别人不一样

即使世界越来越大,碰到的人越来越多

都还是会发扬阿Q精神觉得自己起码“独特”

做公益,挣得不如同学多

安慰自己,你在做公益啊,你不一样

公益也慢慢变成了遮羞布

直到最近我深深感到了一些无力感

我开始意识到没有任何成功是容易的

毕业后的这五年我一直自负地认为自己挺有能力的而止步不前

浪费了太多太多时间去学习积淀

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

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

严重的拖延症、跳不出去的舒适圈

我突然发现自己欠缺的太多太多

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能力一般,甚至是差得很

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我开始懊悔当时没有努力考一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

开始接受老板的批评指责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平庸和无能

现在才开始努力,但愿不会太晚。


也在此呼吁我的人母朋友们

尽量少夸自己的孩子“聪明”

因为这并不能增加他的“聪明”

却有可能让他认为自己天赋异禀

无需努力就可以成功

共勉,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