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法不明確,人員不穩定,亞洲盃剩下一個月,裡皮怎麼辦?

裡皮在中國累積的威望和膜拜,在2018年基本消散殆盡。

究其原因,一,隊伍在熱身賽的表現太差,雖則理論上,熱身賽可以輸得體無完膚,但只要在大賽中爆發,那此前的輸球就會變成可愛的鋪墊;不過這種“理論”基本各國都不適用,更何況是中國國家隊;二,隊員們在熱身賽裡表現出來的精氣神和國人的預期差之甚遠,雖則理論上隊員們可以在熱身賽中吊兒郎當然後在大賽中洗心革面,但這種“理論”,同樣各國都不適用,更何況這是中國的隊員?

打法不明確,人員不穩定,亞洲盃剩下一個月,裡皮怎麼辦?

那麼,在對亞洲盃進行最後衝刺的時候,裡皮是否可以對症下藥,從而藥到病除呢?

看起來,有利的條件不少。第一,這是本年度國家隊第一次擁有如此完整的集訓時間,這對於以飛行集訓為主的國家隊來說非常重要,裡皮胸中是否仍然有之前囿於客觀條件而無法實現的宏圖,這次應當要毫無保留了;第二,隊員們俱樂部所有的比賽已經結束,心無牽掛,自然可以盡全力投入到這次亞洲盃中去,況且亞洲盃是僅次於世界盃預選賽的洲際大賽,和以往那些熱身賽的價值完全不一樣,這一點,國字號的球員們自然很清楚。

時間充足,隊員們的動力也比熱身賽要更強,所以,不會再有什麼客觀條件可以強調,接下來,就看裡皮調教的本事了,包括對於隊員們的刺激——這本來也是主教練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綜觀裡皮帶領國家隊今年的表現,明顯感覺到一點,裡皮越來越有力不從心之感,是因為他在跟自己,這種較勁在今年尤其明顯。

這一年,裡皮仍然在試驗,試驗陣型,試驗隊員,這不像一支帶了兩年的球隊,像一支剛帶兩個月的球隊,況且,在接受中國隊之前,裡皮在恆大已經執教了兩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打法不明確,人員不穩定,亞洲盃剩下一個月,裡皮怎麼辦?

因為裡皮不是在跟中國足球較勁,而是在跟自己較勁。

這支隊中,很多隊員我已經很熟悉了,但他們的表現彷彿換了一個人,我需要改變一種方式來和他們相處嗎?有些教練也許會,但裡皮不會,因為,難道我都鎮不住他們?

是的,中國的球員很難理解太複雜的戰術,如果給他們設計一個通俗易懂的陣型,踢得熟練的話,效果會很明顯,有些教練是會這樣做的,但裡皮怎麼能這樣呢?怎麼能一個陣型打到底呢?我在意大利,在恆大,他都是經常用幾個陣型的,在執教恆大的那兩年,一場比賽轉換三個陣型都出現過呢!

裡皮在用他的固有經驗來帶這支隊,而中國足球的固有經驗則在反噬這支隊,所以,中國隊就出現了這種擰巴局面,用了一年的時間,似乎證明了,最終還是中國足球用“豐富”的經驗讓裡皮陷入了泥潭。

隊員們也用一年的時間證明了,很多人其實在國家隊的戰術體系裡無所適從。

打法不明確,人員不穩定,亞洲盃剩下一個月,裡皮怎麼辦?

那麼剩下這一個月時間,是變還是不變呢?用了一年的時間去試錯,在關鍵時刻,裡皮是否會改弦更張呢?或者這一年的時間,其實沒有白費,裡皮已經在一系列的熱身賽摸準了國家隊的脈搏?

答案很快就要揭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