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CPU配國產NAND 打造純國產固態硬盤 打破三星壟斷

自三星Note7自燃以來,NAND和DARM價格瘋漲,連帶著使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等產品價格也暴漲,內存條漲幅超過同期房價漲幅,堪稱"金條",固態硬盤價格直接翻倍。在受制於人的局面下,使外商可以肆意操作價格。

目前,市面上的SSD雖然有一些品牌是國產的,比如聯想的SSD,但NAND和SSD主控芯片都並非中國大陸廠商提供。比如NAND來自三星、SK海力士、東芝、閃迪、鎂光,SSD主控來自馬維爾、慧榮。什麼時候能買到完全國產化的SSD和內存條則是很多國人的心聲。

自主CPU配國產NAND 打造純國產固態硬盤 打破三星壟斷

不久前,紫光和一家臺系廠商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在存儲產品供應鏈、產品設計、代工生產等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關係,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合力拓展快閃存儲市場。

紫光此舉主要是為了把自己的NAND更好的賣出去。目前,場景存儲的32層3D NAND已經小規模量產,產能正在爬坡過程中,因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怎麼把這些芯片賣出去。畢竟相對於三星、SK海力士、東芝等大廠,長江存儲現在的32層NAND在產品性能上沒有優勢,而且在品牌和口碑上,客戶顯然更青睞三星、SK海力士、東芝等大廠。

自主CPU配國產NAND 打造純國產固態硬盤 打破三星壟斷

因此,要想實現快速商業化,把芯片賣出去,如果能夠尋找到靠譜的合作伙伴,則顯然是有益於長江存儲推廣和銷售NAND的。

而臺系企業,在控制器設計、系統產品的開發、顆粒封裝測試、固態硬碟(SSD)模組製造、行銷和服務等都有一定建樹,通過和臺系企業合作,確實有利於紫光打通產業鏈,在較短時間內構建起自己的全套產業鏈,是快速實現產品商業化的有效途徑。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紫光就把希望全部寄託在臺企身上,畢竟與臺企合作,被坑的例子也很多,紫光也積極與內資企業合作。

自主CPU配國產NAND 打造純國產固態硬盤 打破三星壟斷

據小道消息稱,國內採用自主CPU開發SSD主控芯片的廠商,也與紫光進行磋商,打算打造自主CPU主控芯片+長江存儲NAND的固態硬盤。這種固態硬盤,比如今那些拿ARM內核做主控芯片的固態硬盤在安全性上,顯然要更有保障,畢竟自主CPU的源代碼都是自己寫的,發現問題自己都能改,而ARM的內核就是一個黑箱,洋人賣給你啥,你就用啥,你要什麼輸入,要什麼輸出,洋人給你調,你能做的只是應用。如果能把成本控制下來,那對於廣大消費者絕對是一個利好。

另外,隨著長江存儲等國內企業產能進一步擴大,NAND的價格會越來越便宜,這會拉低固態硬盤的價格,進而引發民用PC市場發生固態硬盤對機械硬盤的換代。

自主CPU配國產NAND 打造純國產固態硬盤 打破三星壟斷

雖然如今全球PC銷量逐年萎縮,已經成為紅海,但PC的存量異常巨大,很多2011年後的電腦,換一個SSD,就可以立馬復活(日常辦公上網影音而言,不玩3A遊戲),這會使SSD有可能成為一個市場突破口。

同時,SSD主控芯片恰恰對生態要求遠不及PC那麼高,自主CPU只要性能功耗滿足要求,完全也可以用起來。可以說,未來SSD市場,是自主CPU和國產NAND的一個機會。

鐵流期待,自主CPU和國產NAND能夠伴隨著這個突破口,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