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本篇開始寫寫老城遊,這一期的合集加上後面的分拆,可能是歐洲系列遊記中著墨最多的一塊了。確實啊,去歐洲不是看新而是看舊,有時常會有錯亂感,這麼古舊的地方都不像有現代科技侵入,怎麼算得上世界先進的地方?人們生活節奏那麼慢,沒有熙攘的市場和忙碌的公司,又是靠什麼謀生呢?

先不替歐洲人民杞人憂天了。老城畢竟慢慢成為了歷史的記憶或城市的一張名片,呈現給我們這個地方几百年前的樣子,但有時並不代表那些建築真就存在了上百年的時間了,可能只是出於珍視的理念,不僅對建築本身藝術性的珍視,更是對時間洗刷及一代代過往者的尊重。修舊如舊不一定是完美的選擇,修舊如新同樣不是,最高的境界是修復到這個建築從建造好到現在這個時間應該有的搭上了歲月烙印的樣子。

我們這次遊歷的老城真是多:德累斯頓、皮爾森、布拉格、薩爾茨堡、維也納、布拉迪斯拉發、克拉科夫、華沙,標誌性的記憶就是跟著導遊猛走,看到一個雕像或者介紹到的有名建築就拍個照,然後繼續跑,跟街邊喝著咖啡聊著天看著球的悠閒的當地人形成極大的反差。

在上面的這個老城名單中,可能一頭一尾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中間耳熟能詳的我在接下來幾篇中再開始介紹,這一篇只說說德國的德累斯頓和捷克的皮爾森老城。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德累斯頓

德累斯頓這個城市雖然聽說過但還是很陌生,它是德國的十大主要城市之一,是德國的文化、經濟、政治中心,更因其科研中心的地位被稱為了德國的硅谷,是德國東部僅次於柏林的第二大城市。而既然行程上有這一站,說明這個地方也有自己的特色。來到這裡才發現真是非常美麗的一個地方,“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名不虛傳。

離開柏林後我們就直接來到了德累斯頓,被安排住在了一個郊區的居民區裡,卻發現這裡和柏林的郊區不太一樣,而有一些波茨坦的沉靜味道,小小的街道沒人來往,綠樹參天花朵點綴,也沒有打拳和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出沒。像這樣的兩層小樓配上大花園再有兩輛車應該是這裡人的標配了,關鍵是能享受這樣清新的環境和悠閒的生活節奏。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而德累斯頓的精華自然是在它的老城——劇院廣場,這裡曾被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居然也會因為造了幾幢新式建築還被取消了,不過不影響我們參觀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級的老城。

說實話,這裡論規模並不大,可參觀的也就5、6個景點,但我覺得能在一個小小的廣場把這些或大或小的建築都聚集得這麼和諧還是很讓我震撼,而每個建築的精美程度又有點超出我的預料,所以在這個冷風呼嘯的廣場上我還是決定用心頭的興奮去戰勝寒冷。

森柏歌劇院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左邊的宮廷教堂和右邊的茨溫格宮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這次行程中也參觀了很多教堂,但我覺得德累斯頓的這個宮廷教堂是僅次於布拉格的聖維特大教堂排在第二精美的。雖然看上去黑一塊白一塊的,但近觀整個外牆上有很多雕像,而顏色不均勻反而更凸顯了歷史滄桑,增添了莊嚴肅穆感。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從劇院廣場就能很方便地登上布呂爾平臺遠眺德累斯頓老城全景。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連下平臺的這個老橋也顯得很有味道。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下了平臺,眼前出現的或許就是歐洲老城的標誌性步行街:石板路、五彩的房子與路邊咖啡館。可能是因為時間較早,幾乎就沒有人光顧,更奇怪的是連旅行團也沒有,彷彿德累斯頓這個旅遊點被人遺忘了一樣。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走過了這條小路,就到了德累斯頓的標誌性建築聖母教堂了,這個很小的建築為何能成為地標呢?原來德累斯頓與柏林一樣,沒能逃過二戰盟軍的轟炸,我們現在看到的老城所有建築都是在戰後修復的,而這個聖母教堂同樣沒有幸免遇難。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現在我們看到的教堂外牆磚塊呈現黑黃兩色,其中黃色為修復的新磚,黑色為原來的老磚。在教堂被炸燬後,原本的磚塊就被保留了下來,並被仔細地標記上倒塌前的位置,因此重建時能找到位置的磚塊又回到了它在建造時的原位,想想這個工作量真是讓人感動。

教堂前立著一塊發黑的樣板,盟軍也是對炸掉了這樣優美的建築有所悔恨吧。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這裡差不多也是德累斯頓參觀的終點了,聖母教堂的正面朝著另一個小廣場,也是連成片的彩色房子,感覺提前來到了下一站布拉格。而德累斯頓老城的最後印象就停格在了這幅王侯列隊圖了,這是世界上最長的瓷壁畫,並且逃過了二戰的轟炸,保留至今。如今能在這空曠的街道看到它無言地向我們述說著薩克森國王的威風過往,也真感嘆血雨腥風之後還有這樣風景的不易。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皮爾森

這篇之中我們要正式離開德國前往下一站捷克。

對此次東歐遊最為期待的就是捷克部分,皮爾森是我們從卡羅維瓦利前往布拉格的中間休息站。當然此地也不可能只是因為位置適中就讓我們停留了,這裡可是世界有名的啤酒之鄉。

大家都知道德國啤酒有名,卻不知道捷克人民的啤酒消耗量才是世界第一的,而捷克最暢銷的啤酒就是這個皮爾森啤酒。因此我們在皮爾森的參觀只有兩個點,一個是老城,一個就是啤酒廠。

皮爾森的老城就更迷你了,以一個哥特教堂為中心的一個廣場。廣場上好像準備開音樂會,聚集了一點人,但還是烏雲密佈陰風陣陣的天氣,在這黑漆漆的教堂下面的人好像心情也不太好。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還是來說說捷克啤酒吧。當天的晚飯就是在皮爾森最有名的啤酒廠裡吃的特色餐。這個特色當然就是啤酒暢飲,但對我來說就是沒有蔬菜。很大的啤酒杯我只盛了半杯,實際只喝了兩口,覺得比國內的啤酒更苦一些,我們這裡看來是太淡了,反正我不太喝啤酒也搞不清好壞,但感覺應該是不錯的。

至於我更關心的飯菜,只有很乾的麵包和油膩的雞腿、蹄髈和五花肉,每種來一塊的話也吃不下,對我來說就是那頓飯吃得不舒服,甚至連土豆都沒有。不知道捷克人的正常飲食是不是都這樣,不過愛吃肉果然身體好。

結果證明,這是這次旅行吃得最不舒服的一頓,後面就愛上吃蹄髈了,也不用餓著肚子開始我的布拉格之旅了。

2018歐洲遊記(三):不是每一個老城都有童話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