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放过!别薅我爸妈的羊毛了”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之一,就是你永远不知道年纪越来越大的爸妈会迷上什么奇葩的东西。

比如,拼得多免得多的拼多多,看新闻就能赚零花钱的趣头条,还有扫码领免费白菜的支付宝红包!

起初,朋友圈里的好友转发拼多多、趣头条和红包口令的时候,你没有说话;直到,它们占领了你爸妈的朋友圈,才发现,中老年这块阵地已经被一举攻克。

现在,不管你有没有用过,你都别想躲过。

“求放过!别薅我爸妈的羊毛了”

01:拼多多和一个亿的孝子孝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爸妈的朋友圈里,养生文、鸡汤文不再流行,反而是五花八门的砍价链接,开启了刷屏模式:

“我发现了一件好货,来一起砍0元拿吧!”

“就差你一刀了,快来一起砍价!”

“天涯若比邻,帮我砍价行不行!”

……

他们不仅懂得建群、拉人进群,还会在群里狂甩砍价链接,让亲戚朋友们帮忙砍价。小到一块抹布,大到一台电视,没有不想拼,只有不能拼。

不经意间一个链接甩给你,就看你识不识大体。三亿人用拼多多,也许有一半都是孝子孝女。不管你愿不愿意,想不多事只好花几分钟帮忙砍价。

来回取关拼多多,这样的事不止你一个人干过。

“求放过!别薅我爸妈的羊毛了”

在你眼里,拼多多假货横行,连淘宝都不如。但在爸妈的眼里,拼多多就是省钱利器。为了一点小利益,他们根本不介意买到蓝月壳、老于妈、粤利粤,抑或是康帅傅。

拼多多的用户有三个特点,拼单不重要、时间不重要、打扰亲朋好友不重要,关键是能买到3块9毛钱的塑料拖鞋,而这恰好就是爸妈们的写照。

拼多多的用户定位之精准,让人不寒而栗。


02:趣头条让爸妈赚条秋裤

拼多多想帮你爸妈“省钱”,让人受宠若惊。没想到,趣头条野心更大,还想让你爸妈挣到钱。

趣头条,其实就是在三四五六线城市流行的“头条新闻”。在庞大的下沉市场,趣头条、惠头条、淘新闻、东方头条,都是所谓的“头条系”。不同的是,这些软件会贴钱鼓励你阅读。

下载软件、注册登陆,马上就能获得一元现金。接下来,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量化为金币收入,最终换取现金提现。登陆签到、阅读文章、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唤醒好友等等,都会有金币入账。

邀请好友注册趣头条,你能获得现金奖励。而且,邀请的用户每读一篇文章,你能继续得到金币奖励。邀请者还可以一键唤醒,督促好友进行阅读。

“求放过!别薅我爸妈的羊毛了”

下载注册送的一块钱,让爸妈们对趣头条们趋之若鹜。接下来一系列的激励手段,又让爸妈们玩得不亦乐乎。他们在朋友圈刷屏、怂恿你下载软件,每天“唤醒”你上线阅读,“不然就没有现金提现”,烦得头都大了。

而在趣头条,爸妈们整天看的实在谈不上多有营养。

趣头条的页面,平均两到三条推送就夹带一条广告,其中既有爱奇艺、58同城这些APP推广,也不乏减肥、美容、增高这些涉嫌“黑五类”的广告。

这时你才会发现,原来电视购物、小商城的广告,渠道升级之后,转移到新闻客户端上来。好不容易劝说父母不要相信收音机、电视购物的广告,现在连手机也防不胜防。


03:排队都要薅的支付宝红包

支付宝的红包活动,断断续续做了两年多。

中间诞生过职业的羊毛大军,有人靠群发短信,居然薅到了137万。后面又出现了羊毛党散军,靠着社群和发帖,一天轻松赚上千。

而最近崛起的羊毛大军,却颇为特殊——他们由中老年人组成。甚至有人用免费送白菜的方式,吸引老年人排队“薅羊毛”。

几周前,一则“免费送白菜”的视频,刷爆了微博、抖音等平台。视频中,一位身穿军大衣的摊主,做起了“免费送白菜”的生意。

摊主招呼着大家,先扫他的二维码,领一个红包,将得到的红包金额转给摊主,就能领取对应金额的白菜。譬如,0-4.99元领一棵白菜,5-9.99元两颗。

“求放过!别薅我爸妈的羊毛了”

没想到,这个活动吸引了一大堆的大爷大妈,有些大爷自己没有支付宝,摊主还支招,让他们去拿家里孩子的扫。

媒体报道显示,这位摊主仅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卖光了所有白菜,营收达到了5000元以上。这已将支付宝红包玩到了极致。

很多大爷大妈,慢慢摸清游戏规则,开始主动薅羊毛。并且从家庭内部成员,逐渐向广场舞伙伴们扩散。

中国的老年群体正在觉醒,他们用着子女淘汰下来的智能手机,研究着各个红包活动的复杂规则,开始了全新的“上网赚菜钱”之路……


05:拜托!别薅我爸妈的羊毛了

现在的互联网巨头们,早已不再争夺日活、月活,而是在争夺用户的时间。

中国中老年群体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节俭,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于是,他们开始觉醒为最大的一群“羊毛党”。

截至2018年7月,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达1.54亿,月活用户4880万。在资讯类APP排行榜上,仅次于今日头条。而拼多多,也于今年7月份以3亿用户的体量,和高达300亿美元的估值赴美上市。

中老年这种纯薅羊毛的用户,是否有价值?

“这个问题我们曾经讨论过很多次,最终我们认为,是有价值的。”一位金融平台的运营负责人称,可以慢慢培养老年人的消费习惯。

比如,培养他们用支付宝、花呗、余额宝的习惯。一旦形成,产生惯性,他们就和年轻用户并无区别。

“求放过!别薅我爸妈的羊毛了”

原来这些年,他们躲过了电信诈骗、躲过了上门推销,却不曾躲过拼多多的假货,趣头条的养生广告以及支付宝的红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