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之華東土匪

我只是想要更多的人瞭解

閒話之華東土匪

山東:民國時期,山東境內烽煙四起,戰事頻繁,事變更迭,導致匪股猖獗。匪患最盛的臨沂一帶,雖無精確統計,但以遍地土匪形容似不為過。名號響,聲威大的股匪有抱犢崮的王為、張繼先,王四麻子、郭安、張梁、胡宗銀、趙成志,蘆塘山徐大鼻子、徐黃臉、孫安仁、趙媽媽(女)、解玉清、孫復堂、宋朝勝、徐寶獻、王連慶、許振邦、李鬥金、李鬥銀、史思聰、劉殿選、劉四、趙連峰、劉桂堂(劉黑七)等。

其中劉黑七股匪,匪勢最為猖獗,罪惡深重。流竄於濟寧、汶上、寧陽、兗州、嘉祥一帶的土匪陳德山匪股,是一夥武裝土匪。陳匪先後投靠日偽和國民黨反動派,搶劫燒殺,殘害百姓,破壞根據地的生產建設,襲擊基層民主政權,殺害革命幹部和群眾,罪行累累。

閒話之華東土匪

在淄博的土匪中,盤踞在淄河以西黎金山、臥虎山一帶的楊大山匪幫,在抗日戰爭以前,就控制著邊河、王家寨等57個村莊,殘酷地危害臨近四縣邊區人民。1938年,日寇佔領張店後,楊大山率股匪投靠日軍,進駐張店,號稱“天下第一軍”,自封為司令,成為日寇的忠實走狗。

閒話之華東土匪

解放戰爭時期,楊大山又投靠國民黨,配合國民黨軍隊實施白色統治,大肆搶掠財物,殺害共產黨幹部、翻身農民,手段毒辣,罪惡累累。新泰陳上汪村陳三坎(名錫胤)1927年落草為匪,橫行鄉里。後因屢遭剿擊,退出新泰,四處流竄。

閒話之華東土匪

1928年,陳被韓復榘部抓獲並招撫後,先後任便衣特務隊司務長、20旅11團團長、泰、新、萊、蒙邊區司令。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圍攻共產黨地方政權,殘害百姓。不久又投降日本,配合日軍封鎖、掃蕩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屠殺抗日人員及其家屬,成為罪惡滔天的鐵桿漢奸。在蘇北、魯南一帶的土匪中,劉伏龍是其中的巨匪。劉匪從民國初年至民國25年間,流竄禍害的範圍,南至南京、上海,

北至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土匪影響最大的當屬孫美珠、孫美瑤兄弟,該匪曾於1923年5月製造震驚中外的“津浦路大劫案”。章丘的土匪張鳴九、青島的孫百萬、馬文龍為首的孫馬匪幫都是山東有名的大匪股。

閒話之華東土匪

安徽:安徽土匪以阜陽一帶為多,阜陽柴集一帶的土匪老王泰、臨泉土匪老洋人(本名張慶,河南寶豐人)和李老末等匪股在幾十股土匪中,勢力、危害都名列前茅。

閒話之華東土匪

巢湖的土匪也較為猖獗,民國初期,有白石山的夏長俊、長塘嘴的沈必山、新河口的蘇廣榮、派河的王二孬子、南灣的鄭紹財、兵匪趙開國、趙開炳等。抗日戰爭時期,有郭道發(郭老小)、夏作三、夏可山等股匪。這些土匪的大小頭目,多系國民黨軍隊或偽軍官兵轉化而來,先當兵,後為匪,因此其匪股也大多以軍隊的編制形式設立組織機構進行管理,水陸並搶,並且匪寇勾結,危害甚大。蒙城一帶的土匪中,“五龍二虎”最為典型。這股匪的匪首有7人組成:五龍:李龍(綽號“草上飛”,化名李老五)、趙龍、李龍(另一人)、張

倉龍、徐龍;二虎:張虎(綽號“張傻子”)、李虎(綽號“李傻子”)。

閒話之華東土匪

1937年“七七事變”後,“五龍二虎”率30餘名匪徒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從毅軍連長轉而在河南鞏縣、寶豐、魯山成匪的孫殿英,集結了萬餘人的勢力,到處搶掠,安徽的亳縣曾遭孫匪3次洗劫,損失慘重,城市破產者十之八九,農民困苦萬狀。由於孫匪還曾佔領縣城與剿匪的國民軍作戰,竟致境內瓦礫成堆,死屍盈野。解放初期,大別山區還有武裝匪徒、國民黨特務嶽岐山、匪特頭子黃英、袁成英、汪憲等佔山為王數千人的反動土匪武裝。

浙閩沿海一帶常有海匪出沒,最大的匪股當屬毛止熙、王獻金兩股海匪和臺灣人蔡光的“烏軍”。 3股匪各有其勢力範圍。毛止熙匪股的活動區域為小門山至洞頭一段的甌江洋麵,王獻金匪股的活動區域為洞頭以北至舟山的台州洋麵;烏軍的活動區域則是從福建洋麵至洞頭,各得其所,互不干擾。1943年,國民黨收編毛、王兩匪,將其聯合改編為“護航隊”,實則為官匪勾結,謀取私利的官匪組織。在臺州,土匪被當地人稱為“綠殼”(廣東海盜船即為綠殼,故有此稱)。民國前期的綠殼多為真正的經濟土匪,少數也有響應辛亥革命而發起的綠林組織。民國後期的綠殼,逐漸分化成兩類:一類是或與共產黨合作抗日,或直接參加抗日,成為抗日的民間武裝,其代表人物如王仙金、王採平;另一類由散兵、慣匪結成的純經濟匪股或政治土匪,代表人物如郝守光、陳季甫。還有奉化匪首小雄雞、金華蔣小瑞的股匪。

閒話之華東土匪

福建:諸多土匪中,高為國、李玉來,沙縣的朱廷方、李方才、張勝高,同安的葉定國,獨霸長泰、稱雄閩南的葉文龍,晉江、仙遊一帶集反動軍官、惡霸、土匪三合一的彭棠,惠安的汪柴水(本名汪漢民)、三明塗友情、林世球,漳州的吳賜,德化有名的土匪張雄,閩西的郭鳳鳴,閩南的陳國輝、林桂芳,閩北的盧興幫等,都是勢力較大、獨霸一方的股匪匪首,其匪股,不但禍害民眾,搶掠、姦淫,多數還在日軍入侵後勾結日本侵華軍,配合日軍打擊抗日活動及其武裝,成為漢奸;有的在匪首被剿滅後,繼續頑抗,甚至在全國解放後還在堅持進行反革命活動。在南平,還有土匪40餘股,盤踞在60個保,其中最為反動的是以潘文珊、胡鐵夫為首的國民黨“福建前線特擊司令部挺進第1師”,有兵力2個團,並有大刀會徒眾約3000餘人,其勢極為猖獗。

閒話之華東土匪

江西:在湘、粵、贛三省邊境山區,聚集著多股土匪,惡名昭著的有為害幾十年的周文山匪幫,會昌縣的廖世材。解放初期,都昌、鄱陽、餘干、進賢4縣的土匪仍十分猖獗。不僅有傳統的湖匪,還有國民黨敗退時,佈置潛伏在鄱陽湖周圍的殘餘部隊10餘個支隊的軍事武裝。

閒話之華東土匪

江蘇:最為著名的土匪是胡肇漢匪幫,即現代京劇《沙家浜》中偽“忠義救國軍”司令胡傳魁的原型。

閒話之華東土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