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志賣刀”到“崑山砍人案”

從“楊志賣刀”到“崑山砍人案”

近日發生在江蘇的這一事件,在網上議論紛紛。輿論大致兩派:一是支持“騎車男”正當防衛無罪。理由是正在受到侵害,生命受到威脅,自然無罪;有人還用“二叉樹”分析了“騎車男”各種選擇的利弊,認為當時的做法是最合理的。另一派認為是防衛過當甚至是故意殺人。理由有:仇富、“多砍了兩刀”、“刀背”與“故意丟刀”這樣地域文化不被理解等等。

《水滸傳》中多英雄豪俠,也多潑皮無賴。先看青面獸:楊志被高太尉趕出了殿帥府。因為身上沒錢,只好賣掉祖傳的寶刀。遇到了惡霸牛二。牛二一心想霸佔楊志的寶刀,於是百般刁難,楊志忍無可忍,便一刀殺了牛二。官府上下都佩服楊志,從輕發配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再看林教頭: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內乘林沖不在調戲貞娘。林沖見是高衙內,不敢作聲。不久,高衙內設下圈套將林沖發配滄州充軍。在野豬林險些殺掉林沖。林沖林沖被髮往草料場看管草料,陸謙趕來燒掉草料場又要謀害林沖。林沖發配後,林娘子也被強逼致自刎。如果“騎車男”是施耐庵,他大概會有相同的選擇吧。

梁啟超先生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從小學課本中就不乏各種英雄形象。從花木蘭、岳飛到李大釗、黃繼光,勇敢、無畏是他們的很重要的共同特徵吧。

我們相信榜樣的力量,當然要學以致用。從“好事做了一火車”的雷鋒到褒貶不一的“彭宇案”,從“捨身炸碉堡”到“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1,000,000個”的“見義勇為被訛”搜索詞。書本上關輝四射的“英雄”在現實中如此蒼白無力。有“南京徐老太”就有“佛山小悅悅”,如果有判故意殺人的“騎車男”就會有更多的長刀“寶馬劉”。

如果我們的課本不能起到指導的作用,我們要這學校有何用?如果我們成年人都難辨是非,又怎樣教育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問你:騎車的叔叔應該怎樣做才是對的?你又會如何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