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鹹魚致癌實錘了?先別慌,關鍵看怎麼吃

「真相」咸鱼致癌实锤了?先别慌,关键看怎么吃

對於朋友圈時不時冒出的“xx致癌”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什麼味精緻癌、牛奶致癌、千滾水致癌等等

絕大多數都是捕風捉影的謠言

不過也有一些“實錘”

比如,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中式鹹魚”

就真的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了

第一類致癌物

話說第一類致癌物到底啥意思啊?

鹹魚為何被貼上“致癌物”的標籤呢?

「真相」咸鱼致癌实锤了?先别慌,关键看怎么吃

致癌物有詳細分類,主要看證據

IARC在評估物質的致癌危害時,會研究相關的人體研究與動物實驗結果以及其他相關數據,然後根據致癌證據的力度,把物質劃以下不同的組別。

第1組(第一類):令人類患癌。即對人類致癌性證據充分;

第2A組(第二類A):很可能令人類患癌。即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但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第2B組(第二類B):可能令人類患癌。即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並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但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第3組(第三類):在是否令人類患癌方面未能分類。即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不足或有限

第4組(第四類):可能不會令人類患癌。

第一類致癌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鹹魚~

別緊張,雖然中式鹹魚被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但某種食物是第幾類致癌物,並不是依據它的毒性大小,而是依據它對動物和人體的致癌作用的證據是否充分。打個比方,“第一類致癌物”好比證據確鑿的“違法人員”,但違法人員也包括酒駕、偷竊、搶劫、殺人等不同類型,危害大小還要看具體情況。

舉個栗子,吸菸、黃麴黴毒素、石棉、酒精飲品和加工肉類雖然同屬一類致癌物,但它們的危害程度也有差異。例如: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類,患大腸癌的風險將增加18%,而每天吸大約一包煙(15至24支)的菸民到60歲時的死亡率則比從未吸菸人士高出117%之多。

鹹魚辣麼好吃,怎麼就致癌呢?

至於中式鹹魚為什麼被列為第一類致癌物,這就要從它的醃製工藝說起了。鹹魚在醃製和蒸煮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名叫“N-亞硝基化合物”的物質,這種物質對於人類鼻咽癌的風險性很高。已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吃鹹魚和鼻咽癌的發生率呈正相關,而且年齡越小,食用量越大、頻率越高,患鼻咽癌的風險也越大。

「真相」咸鱼致癌实锤了?先别慌,关键看怎么吃

1類致癌物清單(共120種)

不過吃貨朋友們也不要絕望,雖然有風險,但並不意味著絕對不能吃。吃鹹魚患癌跟吃多少、什麼時候吃有關。作為我國傳統美食,逢年過節偶爾吃一點也沒關係,只有長期較大量地食用才存在高風險,不能簡單地將吃鹹魚和患癌症劃上等號哦。

「真相」咸鱼致癌实锤了?先别慌,关键看怎么吃

食安君碎碎念

食物中的致癌物雖然無法完全避免,但我們可以儘可能降低風險。建議消費者少吃中式鹹魚,並儘量避免餵給10歲以下的兒童;同時,保持均衡搭配的飲食習慣,多做運動有助預防多種與飲食有關的癌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