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也不會忘記這部鉅著一一讀《義烏不能忘記——謝高華》

歷史不能也不會忘記這部鉅著

一一讀《義烏不能忘記——謝高華》

說實話,這幾年我很少完整的讀一本書,即使我的義烏研究以及商業地產策劃諮詢專業方面的書籍,幾乎也很少完整讀完。而這部鉅著,我卻從頭讀到尾、又從尾到頭隨便翻了幾遍。

這部書就是義烏作家何恃堅、何建農合著的紀實文學《義烏不能忘記——謝高華》。

歷史不能也不會忘記這部鉅著一一讀《義烏不能忘記——謝高華》

這是一部,目前反映謝高華在義烏工作最全面最完整的專著。

我是十五年前結識謝高華的,記得那是正值十月義博會期間,我把中共黨史出版社剛出版的拙著《走近義烏一一中國小商品城探秘》一書奉送給他。這樣說來,我知道謝高華應該是上世紀末開始研究義烏市場的時候了,因為,瞭解研究義烏市場是繞不開謝高華這個標誌性人物的。今年因某個課題,我又接觸了1982~1984年期間謝高華在義烏的講話、文稿等檔案材料,對他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而幾十年過去了,眾多義烏人及在義烏經商工作不能也不會忘懷的一個人,卻一直沒有一部專著來全面書寫他,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如今,《義烏不能忘記——謝高華》出版發行填補了這一遺憾。

因此,當拿起這部《義烏不能忘記一一謝高華》鉅著時,實在感覺親切,這部書的兩位作者也是我認識的,是很勤奮善於思考的義烏作家。

毋需諱言,關於這部書的書名是有爭議的,認為用“不會”比“不能”好。其實,推敲這兩個詞,用“不能”一詞更能表達義烏人民、義烏這塊土地對本書主人公深厚的感情,更有作者表達的這段歷史的厚重感。金一南將軍曾經用《中國,不能忘記》這一題目解答在中國抗戰歷史困擾了我們的幾個疑問;每個篇章內容均選自歷史長河中那些厚重的史實的一部書,它的書名就是《不能忘記的歷史》,這裡都沒有用“不會”。

書名不關鍵,重要的在本書內容。這是一部那個時代,義烏和義烏市場發展謝高華印記的宏篇史記;這是一部那個歲月,謝高華及其“團隊”義烏特色工作的閃耀紀實。這部書是對謝高華之於義烏、義烏市場貢獻最好的紀念。

細讀這部恰逢謝高華被國家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之時出版發行的鉅著,以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出版社的專業高度,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茅臨生和浙江省新聞出版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陳昆忠及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首任院長丁曉強教授等分別作序的份量,這是對謝高華的高度讚揚,也是對本書的最好肯定。其實,在國家層面把謝高華定為“義烏小商品市場催生培育者”,這一句話就勝似一切的千言萬語了。

歷史不能也不會忘記這部鉅著一一讀《義烏不能忘記——謝高華》

這是一部,那個時代義烏和義烏市場發展的謝高華印記的宏篇史記。這表現在這部書的歷史的真實性、系統的全面性上。

作者“力求客觀公正,還原歷史本真”。本書以大量的事實和史料為主線,配以珍貴圖片,以多視角的呈現,來解讀謝高華在義烏擔任縣委書記期間,帶領義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種種創舉;再現謝高華為義烏改革開放事業傾注心血的難忘故事,從義烏視角呈現了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作者歷時十餘年的創作過程中,查找了大量的歷史檔案,走訪了眾多當事人,幾十次拜訪本書主人公,蒐集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以及大量文獻,這些足以支撐本書的史記特點。

本書系統的全面性表現在並沒有僅僅敘述人們津津樂道的謝高華對義烏市場的貢獻,而是全面展現了謝高華在義烏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全書分“天降大任於斯者”、“雞毛換糖”是一大優勢、“一代市場”橫空出世、“四個允許”的爭議等12章節,從深入田間地頭街巷的調查研究到每次次會議研究,從三農到四個充許,從打破“鐵飯碗”到解決老百姓吃肉難,從辦教育到大膽引才,從新馬路市場到興商建縣……全方位、全景象、全內容反映謝高華在義烏的崢嶸歲月,全面客觀地再現了改革開放初期謝高華及其“團隊”在義烏冒險提出“四個允許”,帶領義烏農民衝破藩籬率先致富,睿智首創“興商建縣”造就天下第一"市”,科學推行“定額計徵”稅收辦法為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樹立榜樣,不拘一格用人才、抓教育等創新做法及其成效。

作者也沒有迴避歷史的疑點。雖然這段歷史離我們不遠,而是是非非的也不少。作者直面這些,正面還原了歷史。如對頗多爭議的“四個允許”,本書專門列有一章:“四個允許”的爭議,對於“四個充許”的內容、由來、演變等進行了翔實的梳理,還原了歷史。如對“究竟誰攔了謝書記”,採訪了眾多當事人,給予了令人信服的描述。

當然,我們知道,這不是一部歷史研究專著,這是一部如司馬遷史記筆法的文學傳記。

歷史不能也不會忘記這部鉅著一一讀《義烏不能忘記——謝高華》

這是一部,那個歲月謝高華及其“團隊”義烏特色工作的閃耀紀實。這表現在這部書注重細節的紀實文學的寫作理念上。

全書詳細描寫了謝高華及其他的“團隊”帶領義烏闖出了一條從貧窮到富裕的道路,創造義烏商業傳奇的歷程。讀《義烏不能忘記一一謝高華》一書,能更好地瞭解扛著改革旗幟的樸素真實的謝高華,瞭解改革開放初期義烏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故事,不難讀出,謝高華及其“團隊”的之於義烏的歷史貢獻及功績。

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謝高華的介紹中寫道:改革開放初期,謝高華堅持群眾需求就是第一導向,打破條條框框,以敢於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擔當,毅然拍板給路邊攤市場開綠燈,果斷提出“四個允許”的政策,首創了“興商建縣”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並帶領全縣幹部勇敢堅持、積極作為、精心培育,從而催生了義烏這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為全國小商品市場的改革發展樹立了榜樣。他的先進事蹟體現了共產黨人一心為民、敢於擔當的改革精神,贏得人民群眾廣泛讚譽。

而這些,在本書中更多是用細節來體現完成的。這是紀實文學的必然要求,這也是本書的顯著文學性。

如從“陳萍是個難得人才”這件小事,折射出謝高華一貫地愛才、惜才、用才、護才的形象。如用“一筆攸關市場興起的信貸資金”一一節,反映謝高華立足實際善於敢於解決問題的工作作風。

在改革開放初期“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謝高華同志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成為他最為鮮明特徵。在當時既無國內先例,又無政策依據的情況下,他堅持從義烏實際出發,冒著政治上的風險,頂著工作上的壓力,是什麼問題,研究解決什麼問題,大膽地改、大膽地試,為義烏闖出了一片興辦商品市場的新天地……這些內容,作者懷著對謝高華的敬仰之情都在書中濃墨重彩的再現,讓人讀到了一個活靈活現的縣委書記形象。

撰文丨魯 鄒 / CF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