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說起油電混合,豐田形象或許更深入人心,畢竟豐田已經深耕多年。市面上其它品牌的混合動力,它們大多都是豐田的翻版,透過幾處位置改變來規避相關專利。可想而知,帶著腳鐐的抄襲,水平絕對高不到哪裡去,於是豐田在混動領域獨孤求敗多年。直到九代雅閣混動出來,在豐田之外,出現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重混解決方案。我們之前曾拿八代凱美瑞和九代雅閣的混動版來做測試,無論油耗還是加速,都要強於豐田。本田可愛之處,在於它時不時會向大家展露自己技術男的一面。

第三代i-mmd究竟新在哪裡?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對於本田i-mmd的原理,這裡再簡短說一下。跟其它混動系統很不同的一個地方,i-mmd的電機是絕對的主導,發動機更多是個秘書角色。哪怕是急加速,發動機都不一定會驅動車輪,而是更大力工作來為電池充電,保證電機有足夠電量揮霍。當然啦,i-mmd不是電動車,電量不充裕時,發動機還是會驅動車輪。另外在高速區間,發動機還是有較多時間參與驅動,畢竟電機在高速段的效率非常低。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這次十代雅閣稱用了第三代i-mmd,相比九代雅閣上那套,在驅動上更多是些精細化改進。真正讓用戶可感的變化,就是電池重新佈局。九代雅閣混動的電池組放在尾廂位置,尾廂深度被吃掉之餘,後座還不能放倒。十代雅閣混動則把電池移到後排座椅下方,使得尾廂跟汽油車一樣好用。不過事物往往有兩重性,如今座椅底部的位置需要同時佈局電池和油箱,使得十代雅閣的油箱“縮水”至48.8L,之前九代雅閣混動有60L油箱。

之前九代雅閣加滿油後,續航能去到1000多公里。如今油箱縮小,十代雅閣在現場滿油後,車載電腦顯示續航里程為780km。拜混動低油耗所賜,十代雅閣混動續航里程並不低,只是不像九代雅閣混動那麼誇張罷了。我覺得十代雅閣這個變化相當正確,相對於誇張的續航而言,尾廂實用性無疑關乎更廣大用家的切身利益。以我自己的九代雅閣2.0L為例,平時四人帶行李箱出遊,尾廂空間會被用到極限,此時換臺九代混動給我,霎時間會無力迴天。

省油只是副作用,動力體驗才是關鍵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廠方這次很鄭重地做了個節油賽,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駕駛,我覺得極端駕駛反映不了實際情況,於是該踩油超車就超,空調該開多冷就多冷,最後也僅是4.5L/100km左右的油耗。說句玩笑,十代雅閣大可以弄個高油耗挑戰賽,難度比省油賽更高,因為你無論怎麼蹂躪它,它的平均油耗都只是5字頭。雅閣混動畢竟是臺20多萬的車,這個消費帶有享受性質,油耗雖然越小越好,但體驗才是當中的關鍵。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雅閣混動的駕駛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偏低負荷的加速,例如市區漸進跟上車流限速。這個時候,雅閣混動加速感很像電動車,因為全靠電機來推動車輛。當然啦,這個建立在電池電量充足的情況,電池沒電的話,發動機運轉起來就沒有電動車錯覺了;雅閣混動另一個階段,就是高負荷加速。這時候加速感覺反而像CVT,因為發動機會保持在一個高轉速來為電池充電。有點像某些用CVT的車,聽著沒有抑揚頓挫的的發動機撕扯聲,會有種傳動系統“打滑”的錯覺。換言之,在全力加速時,雅閣混動的主觀加速感,不如2.0T渦輪車那麼震撼。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若問十代雅閣跟八代凱美瑞混動比起來如何?單論駕乘的話,我會給十代雅閣更高分。第一,八代凱美瑞混動剎車腳感較怪,稍踩深點就會力度過大,而雅閣混動沒這個問題;第二,雅閣混動電機力量比凱美瑞混動大,凱美瑞混動只要加速需求稍大,發動機就會啟動。雅閣混動的閾值更高,更多情況下是電機無聲無息推動車輛;第三,之前我拿九代雅閣混動來跟八代凱美瑞混動對比過,九代雅閣混動無論加速還是省油,數據都好於凱美瑞混動,去到十代估計也能保持優勢。

標配Honda Sensing,後排補上多媒體系統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看了一下雅閣混動的手冊,暫時沒有價格,但看到配置型號多達四款。畢竟十代雅閣燃油版就只有1.5T一款發動機,更迫切需要混動版來提供多樣性。由於車型更多,混動版高低配涵蓋的價格區間估計會比凱美瑞混動大。於是看到雅閣混動標配的東西不如凱美瑞多時,先不要去批評,或許入門款門檻會很低。比較有驚喜的一點,就是入門款已經有Honda Sensing,擁有ACC、預碰撞、車道保持等功能。不過入門款缺少了無鑰匙進入,座椅也為織物材質。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之前試駕燃油版十代雅閣,抱怨過後排配置非常“齋”。混動版頂配和次頂配,都加入了後排多媒體控制。儘管如此,十代雅閣後排配置依然有遺憾。例如只有出風口,沒有自動空調,遮陽簾也是欠奉。

兩田相爭,誰主沉浮?

說到這類混動車,總有人喜歡拿計算器出來,計算什麼時候才能在油錢裡回本。我覺得大可不必,省油固然重要,但雅閣混動真正值得大家關注,應該是它區別於燃油車的駕駛感。尤其是油門反應,電機加持下,一踩就能往前跑,在路上無往而不利。就像買V6一樣,買混動屬於一種消費升級,而不是對油費精打細算這種緊縮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