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九江市水域综治办

打造江湖治理“九江样板”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九江市综治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水域治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政府主导、综治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水域综合治理新机制,成功破解了九江水域治理的“三跨”(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难题,保护了鄱阳湖“一湖清水”,护航了长江“最美岸线”。

搭建“一个平台”,形成“综合治理”新格局

搭2009年鄱阳湖实行统一采砂管理模式,市政法委为确保统一采砂管理顺利进行,从水上公安、水利、港航、地方海事四家单位抽调人员分别在庐山市(原星子县)、永修县成立了两个综合流动执法检查点,并于2015年升级成立了九江市水域社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打造“两支队伍”,开启“联合执法”新模式

九江市综治委组建了长江联合执法队、鄱阳湖联合执法队,并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队伍管理、统一协调执法、统一经费保障。

创新“三项机制”,实现“内外联动”新转变

◆ 一是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在两个联合执法队成立党小组,制定“一案一会一纪要”制度,非法船舶扣押点社会化管理,提升了联合执法的凝聚力、监督力、保障力;

◆ 二是创新水域联动机制。九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牵头,联合海事、港航、渔政、水利等7家涉水行政管理单位,构建了水域治安联动工作模式;

◆ 三是创新联谊联防机制。市水域综治办分别与湖北、安徽、南昌、上饶等周边地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水域跨界联动机制。

实现“四大效益”,取得“长效化”新成效

◆ 一是推广效益。全市12个涉水县(市、区)均成立了水域综治办,省联谊联防办在鄱阳湖建立了省级联合执法基地;

◆ 二是法律效益。实现了九江水域重大暴力案件的“零”发生和水上交通事故、水上违规行为的逐步下降;

◆ 三是社会效益。全市水域运输秩序明显好转,近三年来水域边界矛盾纠纷同比下降85%以上;

◆ 四是生态效益。筑牢了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了鄱阳湖“一湖清水”,助力长江最美岸线的打造。

九江市法院

打造环资审判工作品牌 护航绿色发展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精心打造环资审判工作品牌,护航绿色发展,被确定为最高法院环资司法实践基地,市中院、武宁县、永修县法院被确定为全省环资司法实践基地,3起案例入选全省法院十大环资典型案例。

找准切入点,做活护航九江山水文章

为服务和保障市委、市政府做好“揽山入城、拥江抱湖”文章,该院将加强环资审判工作作为切入点,做活护航九江山水文章。2017年以来,环资案件呈逐年增长趋势,全市法院共受理环资案件237件,已审结218件,结案率91.9%,该院一起盗伐国家珍贵林木案入选最高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巡回区环资审判十大典型案例之首。全国两会期间,该院审理的一起滥伐林木案在《今日说法》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抓住关键点,推进环资审判专门化建设

该院在全省率先设立环资庭,在全市推进环资审判机构建设,已有四个基层法院设立了专门环资庭,其他法院设立了环资合议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资审判体系。全市环资案件实现归口审理和上下级业务对口,挑选既精通法律,又熟悉环境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队伍,选派法官赴福建、贵州、浙江等地学习。

突出闪光点,擦亮环资审判工作品牌

该院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创新环资审判方式,联合基层法院先后设立了庐山、鄱阳湖、长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各地法院加大巡回审理力度,在案发地审理破坏生态案件,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提升环资审判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立足新起点,谋划环资审判工作新发展

该院力争用2-3年时间,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环资司法保护机制和制度体系,并对环资审判工作品牌创建画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设立环资理论基地,筹建环资审判展示基地,探索形成环境保护多元共治机制;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稳步进行,打造一批环资典型案例,以扩大环资审判工作影响力。

九江市浔阳区法院

妥善化解家事纠纷 增进家庭和谐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近年来,九江市浔阳区紧紧围绕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这个主旋律,以构建“和谐幸福家事关系”为目标,努力在创新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审理与多元化解纷有效衔接联动”的新路子。2015年5月以来,区法院共受理各类家事案件1378件,审结1313件,其中调解撤诉结案906件,调撤率69.0%,无一件信访投诉,有力地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区法院家事少年庭先后获得全国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九江市妇女维权岗、九江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是坚持专业方向,建立家事审判队伍

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专门的家事少年审判庭,组建了由3名员额法官和3名书记员组成的专业审判团队,并组建了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情感观察员等3支审判辅助队伍。

二是坚持调解优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通过诉前重人民调解、诉中重心理疏导、诉后重情感修复,把调解优先贯穿家事审判工作的全过程,有效定纷止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妥善审理特殊案件、注重良好的社会效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措施办法。

四是坚持多方联动,增强综合治理实效

健全了家事审判规章制度,强化了庭审安全保障,推进了司法延伸服务。

九江市柴桑区

推行“一村一辅警”夯实治安根基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九江市柴桑区发扬“枫桥经验”,强化基层治安防范和服务群众工作,创新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构筑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

110余名村委会(社区)副主任同时被聘为本村辅警,明确村级辅警的工资、补贴、劳保福利及办公费用由各乡镇政府予以保障,服装、装备配备及业务培训等所需经费由区公安局承担,为村级辅警履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同时,明确村级辅警负责协助驻村民警开展服务群众、采集信息、调解纠纷、巡逻防范、安全检查、安保维稳以及“天网”“警眼”监控巡护等工作,承担巡逻员、调解员、服务员、信息员、宣传员、安全员“六员”工作职责。管理模式实行乡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派出所双重管理模式,严明各项工作纪律;建立日常考核制度,对村级辅警工作绩效、遵章守纪、教育培训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报乡镇党委、政府进行绩效奖惩;建立奖励激励制度,对村级辅警调解重大矛盾纠纷、提供有价值情报信息或案件线索的,实行“一事一奖、一案一奖”。对违反纪律要求或者相关规章制度的,视情给予批评教育、扣发补贴、解聘等处理。

这一举措形成了警力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修水县

三位一体处置交通事故 提升工作效能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九江市修水交警大队在县政法委的牵头下,逐步建立了“综治牵头、交警主导、公安保障、乡镇参与”的集快速理赔、人民调解和速裁法庭为一体的交通事故处理机制。

该大队在人员上落实保障,派出2名民警常驻理赔中心,县内多家保险公司派员常驻,汽车修理厂跟踪服务;事故处理中队1名副中队长负责调处中心各项工作,聘请3名退休或退居二线法官及1名律师任人民调解员;速裁法庭由县法院委派法官担任庭长,配1名书记员。调解员、法官、书记员接受交管大队日常工作考核,保障了所有的办公经费、个人补贴。

快速理赔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财损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双方拍照后即可到快速理赔中心一次性解决保险理赔、车辆维修。快速理赔当日当次即可完成。

人民调处中心推行三种调解方式:

◆ 一是在咨询服务中调解。由专业法官、律师向事故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引导当事人接受调解;

◆ 二是在登门上户中调解。针对边远山区或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人民调解员进行上户调解;

◆ 三是在司法确认中调解。调解后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司法确认具有同等法律效率,同样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般事故的调解可在10日内完成。

调解不成功的案件由速裁法庭受理,速裁法庭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受理案件,全县所有的道路交通事故诉讼案由速裁法庭进行受理;统一审判标准,所有交通事故诉讼案件全部由速裁法庭庭长一人审理判决;统一速裁速决,原则上所有交通事故诉讼案件均适用简易程序进行速裁速决。交通事故诉讼案一个月内可以完成审理判决。

“三位一体”事故处理机制建立以来,事故处理满意度上升,信访投诉明显下降,死亡交通事故处理实现“零”投诉。快速理赔中心快速、高效处理轻微财损事故,减少当事人奔波;人民调解委员会高效运行,提高了事故处理化解率和结案率;速裁法庭让当事人不出交警部门的大门即可进入诉讼程序,方便了群众。

都昌县

推行渔民自治新理念 构建湖区稳定新常态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九江市都昌县地处鄱阳湖北岸,水域面积辽阔,达1390平方公里,占鄱湖总面积1/3,全县国土面积的1/2,可以说“湖区稳则都昌稳”。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都昌县由县综治委牵头,整合组织、政法、农业及基层力量,落实“五个坚持,五个前移”,探索水上“枫桥经验”,走出新时代大湖治理新路。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旗帜前移到水上

以“化解湖区纠纷、促进渔民发展”为核心,着力打造“党建+渔民协会”精品品牌。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优势,加强对各乡镇渔民协会建设和协会成员管理,彻底解决了渔民在从事渔业活动时,渔业纠纷无人管、大事小情不靠前的现状。

二是坚持综治协调,力量前移到水上

发挥综治优势,选派综治特派员到沿湖一线进行挂点指导,充分发挥地缘、血缘优势,利用乡情、亲情资源,协助乡村两级抓好协会建设、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建设宣传等工作。牵头梳理以往渔业纠纷隐患,化解“积案旧案”,着力从源头上预防;依法指导渔民渔业生产,防止“跨界捕捞、非法捕捞”,着力在日常中管理。

三是坚持法治为先,宣传前移到水上

结合“法律六进”活动,深入渔业重点村普法宣传;发挥协会作用,在开湖前后等敏感节点,走上船头舱内宣讲政策;深度以案释法,让生态诉讼案件审判走进湖区一线,增强渔民法治意识,让群众形成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是坚持党员定岗,网格前移到水上

对水域大致划定区域,落实党员分包,定人定区。对区域内的渔事活动跟班作业,对区域内的涉稳信息负责报送,对区域内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调处。

五是坚持依靠群众,化解前移到水上

发动群众参与渔民协会建设,提升渔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扩大协会在水上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发动渔民参与平安湖区建设,在争端纠纷面前,当“和事佬”,防止纠纷激化扩大。

瑞昌市

坚持多元融合化解矛盾纠纷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近年来,九江瑞昌市按照 “依靠群众、整合资源、依法调处、源头管控、本地化解、内部解决” 24字工作方针,建立了信息渠道多元化、排调主体多元化、联调机制多元化、科技手段多元化、责任体系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重大矛盾不出市,矛盾不上交”的总目标。

网格化设置,奠定精细化管理基础

户定格、人定心、事定责,为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建立提供坚强的阵地和实用平台。常态化运行,信息化引领。各级综治中心建设与“放管服”改革深度融合,打造了“前台平台同受理、后台整合齐交办”的运行机制,坚持各类矛盾纠纷受理“四统一”,定期分析研判。“五条社会信息线”全覆盖,即:专门线、维稳线、司法线、社会线、边界线,实行社会化组织、人性化服务。

融合资源,借力信息化强化服务能力

资源融合,融合行政资源、专业资源、社会资源,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人才资源库。服务融合,实行一站式服务,形成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级架构。依靠科技定证据,调解大厅统一安装视频语音同步录入系统,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总抓手,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和智能安防小区建设。依靠科技汇信息,建立完善市、乡、村居三级联网的综治信息平台。

联动化调处,引导法治维权意识

以法治化为依托,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及驻市单位均聘请一名以上法律顾问,矛盾纠纷调处资源库中必须有一名以上法律人才;以规范化为辅助,乡镇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大厅,村、居设立专门调解室,市直行政调解单位设立专门调解大厅,建立十一大高效调处平台。以联动化为支撑,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三调联动”。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涉稳突出问题领导责任制,完善“五位定职能、四化保运转、三考验实效”的运行机制。

德安县

解心结敞心扉把平安带回家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近年来,德安县创造性地开展社会治安“心防”工程建设,不断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减少、消除社会风险。公众安全感一直排在全省前列,2017年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一所学校,起自心灵呼唤

德安县启明学校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针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开展教育矫治,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学校坚持“五育”(心理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教育,优化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进而促进全面发展。5年来,共有近200名学生从“阳光班级”回归正轨,走向了新的职业岗位。

一位能人,缘自心中有爱

桂水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是一名公务员,从乡镇干部走上县妇联主席岗位,2016年辞去公职,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和律师工作。桂水姣在妇联工作期间,组织培训出84名心理咨询师和12名婚姻家庭咨询师,为德安“心防”人才培育打下基础。如今,桂水姣同志在网上开设了“桂水姣心理工作室”,通过网络接受心理咨询,进行心理疏导。

一组团队,源于心系平安

该县整合心理专家、心理教师、心理医生、心理服务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心理专业人士,参与到“心防”工程建设中来,壮大“心防”服务力量。全县有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人员165人、志愿服务团848人、专业服务团12个,广泛分布在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和社会组织中。

一心为民,归于心田浸润

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心防”工作区,设立谈心室、心理测量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团队活动室、“四点半课堂”、留守妇女老人活动区等;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有“心理加油站”;部分单位还积极整合社会心理服务资源,成立社会心理服务小组,全县“心防”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九江市濂溪区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九江

近年来,九江濂溪区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引入基层社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当中,精心打造了濂溪五里陶洼智能安防小区样板,以“智能+安防”“微信+警务”“党建+综治”等3+工作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平安濂溪建设提供引领示范样板。

一、智能建设,促安居乐业

起到把住口、守住门、封住边的作用。在小区出入口、主干道、人员密集区域布建人脸、车辆识别等数据采集通道,做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随时掌握小区人员出行轨迹和移动数据;在每个楼栋单元建设含智能门禁机、人脸识别终端等前端设备的集成门禁系统,实时采集进出人员人脸照片、进门时间、进门方式等各项数据;围绕小区四周布设WIFI探侦装置,打造全封闭“电子围墙”,并整合“天网”“地网”等监控资源,实现小区监控全覆盖。

二、大数据运用,助力精细化管理

运用大数据实有人口管理应用平台图像识别技术,将采集的小区居民人脸照片与身份证照片进行人证合一校验,并捆绑居住房屋等实有信息后统一汇入平台。门禁终端采集的全景照片、人像照片及开门记录等数据,可实现“一览式”统计查看,对进入小区的网上追逃人员、吸毒人员、社区矫正等重点人群进行信息预警,社区综治中心及时组织社区民警和干部、社区网格员进行现场核查,打造“24小时不打烊”智慧警务室。

三、互联网+,提升贴心服务

针对小区居民需求,社区民警会对其设置关注标签和时间期限,设定期限内平台识别其未进出楼栋,系统会自动推送提醒信息,社区干部和民警将上门核查或主动联系其亲属反馈近况,实现关注提醒。 同时,居民通过平台“定制服务”项目,实现社区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换。社区党支部利用“党建+综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社区网格员、党员干部、流动人口协管员、禁毒志愿者等进行日常巡查,调解矛盾纠纷,增加小区居民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