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己 方可成功——曾國藩: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堅持自己 方可成功——曾國藩: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1

曾國藩曾說:“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在面對人生抉擇時,別人的言語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判斷。

不聰明的曾國藩在科舉之路上走得十分費勁,年少時背不下課文老師不滿,連半夜入戶行竊的小偷在聽到他磕磕絆絆的背誦後,都覺得他不是讀書的材料。

但不管誰說,不管別人怎麼看,曾國藩就是有一股韌勁,認準了這條路跌跌撞撞的走到頭。科舉是這樣,辦團練經營湘勇也是這樣。

“論之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人活於世,你的一言一行無法取悅所有人,就像意大利文學家但丁在《神曲》中說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所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標尺,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標尺定高,並向著這個目標努力,但我們不能把自己人生的標尺定格在別人的目光之上。

堅持自己 方可成功——曾國藩: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2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底線,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佛說:“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曾國藩的性格有個前後變化的過程。早年間,他初入官場,原則性極強,結果撞的頭破血流。經歷過低谷與反省,曾國藩開始找到了堅持原則與善解人意間的一種平衡。大的原則不能變,但他也學會給別人留餘地、留空間。

3

沒有人一開始就會控制自己的脾氣,都是慢慢學習的。曾國藩早年也並非溫和寬厚之人。兵敗江西后,曾國藩鬱悶到極點,加之朝廷不信任,曾國藩變得格外暴躁。一點小事都能引得曾國藩破口大罵,曾國藩的幾個弟弟和弟媳都受到過曾國藩的責罵。後在別人的指點下,曾國藩才意識到控制情緒的重要,並對自己的過失進行了反思。

走好自己的路,守好自己的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簡單過生活!

堅持自己 方可成功——曾國藩: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