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文學史的分期、文學史的內涵及中國文學的演進

《中國文學史》:文學史的分期、文學史的內涵及中國文學的演進

因為對文學的喜愛,決定帶著敬畏之心去讀《中國文學史》,相比於校園時期應試學習的被動型,而今讀書更是一種自發性的閱讀體驗,更為專注和投入。

因為對文學喜愛,所以更想系統而詳細的瞭解細讀文學史的必要性。於是讀著文學史似乎便隨著時空交錯變換而帶來的閱讀體驗更加的深刻和厚重,在歷史的時光隧道中穿越,享受文學精神的滋養。

因為對文學的喜愛,因而在讀《中國文學史》,決定做詳細的讀書筆記,其目的在於:1、幫助記憶、加深印象。2、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具有條理性、邏輯性、和綜合分析能力。3、累計有用的學習資料,開拓視野,提高文字表達能力。4、豐富自己的思想,激發新的思維方式和新想法。

中國五千年華夏曆史,文學是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產生的,同時文學精神又滋養和推動了歷史進程。文學著作在廣闊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學本身演變的過程,蘊藏著新文化和舊文化的交替,相互演變推進。自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開始,歷代史家文人對文學的發展均有論述。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文學史發展成獨立學科文學史學。

《中國文學史》:文學史的分期、文學史的內涵及中國文學的演進

中國文學史可以分為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在三古之內又可以詳細分為七段。

上古期:先秦兩漢(公元3世紀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漢

中古期:魏晉至明中葉(公元3世紀至16世紀)

第三段:魏晉至唐中葉(天寶末)

第四段:唐中葉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葉(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葉至五四運動(公元16世紀至20世紀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鴉片戰爭(1840)

第七段: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1919)

三古、七段試圖打破朝代分期的框架,將其他的社會條件如社會制度的變化、王朝更替等視為文學發展變化的背景,主要著眼於文學的本身的發展變化,體現文學本身的發展變化所呈現的階段性;文學本身的發展變化視為斷限的根據,將其他條件視為斷限的參照。

文學本身發展的變化包括九個方面:創作主體、作品思想內容、文學體裁、文學語言、藝術表現、文學流派、文學思潮、文化傳媒、接受對象。

《中國文學史》:文學史的分期、文學史的內涵及中國文學的演進

文學史的內涵:

1.把文學當文學研究,文學著作應立足於文學本位,重視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並具有藝術感染力和其審美價值。藉助語言的工具喚起接受者的美感,其價值主要取決於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2.緊緊圍繞文學創作來闡述文學的發展歷程。文學史需要研究文學創作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文學史需要研究文學創作主體即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態。文學史需要以研究文學作品為核心內容。

3、文學的發展史是文學創作密切相關的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鑑賞共同推進的歷史。文學史應當關注文學思潮的發現演變,並用文學思潮來解釋文學創作,並注意文學的接受,引導讀者合理、恰當地鑑賞文學作品。

4.文學史的內容也包括傳媒對創作的影響及給創作帶來的變化。

古代的文學家往往兼而為史學家、哲學家、書法家、畫家,其作品往往滲透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因而在研究文學史也需要從廣闊的文化角度考察文學,藉助哲學、考古學、社會學、宗教學、藝術學、心理學等臨近學科成果交叉研究。例如:先秦詩歌與原始武術、歌舞密不可分;兩漢文學與儒術獨尊的地位有很大關係;魏晉南北朝文學需要關注玄學、佛學;研究唐詩需要關注唐朝的音樂和繪畫;研究宋詩要關注理學和禪學…

《中國文學史》:文學史的分期、文學史的內涵及中國文學的演進

中國文學的演進

推動中國文學演進的因素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

外部因素主要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族矛盾、地理位置的影響等等。

如春秋戰國之際,社會政治大變革帶來了文化上的百家爭鳴;漢代大一統的政治背景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直接影響漢賦的出現和漢代散文的特點;漢末黃巾起義及軍閥混戰,對建安時期一代人思想觀念的影響,造就了建安文化的新局面;南北朝對峙造成南北文風的差異;隋唐統一和唐代的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了唐代文化的繁榮;宋代理學的興起,士人入世機會增多以及印刷術的發展,對宋代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元代士人地位低下,他們走向市井,推動了元雜劇的發展;明代中葉以後,商業經濟繁榮發展,市民壯大,對新的社會狀況的反映和適應,文學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清朝初期,民族矛盾突出,文學創作也有所反映;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引起文學的重大變化。

內部原因主要為文學發展的不平衡。

一、文體發展的不平衡。一方面時代有先後,文體形成和成熟的時代不同。詩歌和散文詩最早的兩種文體,商周時代就有文字記載的詩文;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了初具規模的小說;唐朝中期有了成熟的小說;宋金兩代,出現了雜劇和金院本,標誌著戲曲的產生。另一方面,各種文體從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過程的長短也不同。

二、朝代的不平衡。漢代的賦、唐代的詩、宋代的詞、元代的曲、明清的小說。各個朝代的文學總體成就不一樣,也各有著其相對發達的文體。

三、地域的不平衡。一方面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學的發展呈現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狀況。如河南、山西兩地在唐朝湧現的詩人較多,江蘇、浙江在明清時期作家最多,文風最盛。另一方面,不同地域孕育不同文化的生長,因而文體帶有不同地域的特色。例如:《楚辭》有明顯的楚地特色,五代詞有鮮明的江南特色,雜劇有強烈的北方特色,南戲有突出的南方特色。

四、在文學的演進過程中,有相反相成的因素所產生的互相作用。

a:俗和雅的相互影響、轉變和推動。《詩經》中的“國風”本是民歌,經過孔子整理,在漢代被儒家奉為經典加以解釋,進而變雅。宋元時期的戲曲本是市井市民口味的俗文,經過文人的接過這種通俗形式並加以提高,便有了《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精緻高雅的作品。

b:各種文體的相互滲透和融合。例如詩者緣情,賦者體物;詩不忌簡,賦不厭煩;詩之妙在內斂,賦之妙在鋪陳;詩之用在寄興,賦之用在炫博。但在魏晉以後,賦吸取了詩的特點,抒情小賦開始興盛,便是賦的詩化;而初唐時期,詩又反過來吸取賦的特點,便出現了詩的賦化。

c:復古與革新的交替與碰撞。這是文學體裁內部的運動,主要表現在詩文領域。

d:文與道的離合。主要指文學與儒家道德、儒家政治思想的關係。

《中國文學史》:文學史的分期、文學史的內涵及中國文學的演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