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合夥人團隊因情義而打不散「日記0010」

合夥以及合夥人是一個古老的概念,而股東是一個現代企業的概念,按理說現代企業制度在保障股東權益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已經比較完善了,為什麼還要提合夥人這個概念呢?是不是復古倒退了呢?其實不是的,說返璞歸真更恰當。

按照公司法和現代企業制度,股東是一種權利的身份象徵,也就是一個企業的所有者。他以出資對這個公司享有(部分)所有權,和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企業發展到業務和效益穩定後,這個股東的概念意義,一般都是佔有多大的權益,而且它背後可能不止是一個人,非常可能是一個龐大的組織,甚至這個組織背後還有組織,是嵌套的一個組織,不僅僅是一個人。

而我們創業的初期,最需要的是能幹活的人,因此,這個合夥人的概念,創始合夥人的意義,就體現出來了,不只是出錢,更重要的是要有人幹活,不只是分紅分權益,更要有人去擔當。

對於一個創始人來說,他在當老大的過程中,他不只是領導,他還要帶領兄弟們一起去成長,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有人去商量一些事情,有的事情很難做主,有的事情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如果有人願意跟他一起分擔,跟他一起去扛事兒的話,那麼,他的膽子也會大很多,做起決策來效率也會高很多。

不要低估創始人的個人能力,但同時也不要高估創始人的心理素質,心靈也是一個需要成長的過程,尤其需要有人陪伴他一起去成長,去經歷,去磨練,這是個過程,有時候會很痛苦。

因此,如果能有人去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哪怕只有三五個人,這個老大也會覺得不那麼寂寞,當面臨風險的時候,他知道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扛,而是一幫兄弟一起在扛,不止是心理寬慰,實際自己肩上的分量確實也會輕很多。

如果純粹股東關係(只出資投資)的話,大家只是看到利益這一方面,只是看到錢的方面,而且只是以拿出的錢數承擔有限責任,對這些方面,比如對於可能出現的風險,比如對於需要經歷的心理磨練,其他的股東尤其是那些專職做投資的股東來說,都不會參與這些的,創始人太寂寞了,創始人承受的壓力太大了,他需要找人分擔,尤其是當事業做的越來越大的時候。

事業越大,越需要有擔當的人幫他分擔,而不是把所有的事都壓在老大一個人身上。

當事情一切進展順利的時候,每年都有很多碩果和分紅,大家一片歡聲笑語,這種情況誰都想看到,但是實際的發展並不一定盡如人意,通常會有很多意外情況,尤其在中國這個複雜的社會,當你事業做起來了,當你有錢了,各種牛鬼蛇神都會找上門來,你需要三頭六臂,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需要黑的白的都能對付。

這就需要團隊裡邊有不同的角色來幫你分擔,那誰願意幫你分擔呢?大多數人都只是願意分利的,沒有人願意去分風險的,所以,找到幾個志同道合的作為創始合夥人非常的重要,合夥人的意義也就在於能夠分擔風險,用我們通俗的話說就是有難同當。

所以提股東這個詞兒,就可以聯想到有福同享,提合夥人這個詞兒,就要聯想到有難同當。對於創始人老大來說,最需要的其實是幾個知心的合夥人,大家志同道合,不需要多,但是一定得有,任何時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不是孤軍奮戰。

說到這個地方,我腦海中出現兩個畫面,一個是《三國演義》裡的桃園三結義,另外一個是電影《中國合夥人》。

桃園三結義裡關羽對劉備說,我的身體就是你的身體,你可以隨意的驅使,我的命就是兄的命,你可以隨意的去支配。關羽又說,要生死相扶,禍患與共。張飛連著說了三句“俺也是”,也就是對關羽說的句句贊同。最後劉備歸納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他們的“義”,他們之間結的就是這個義!

大家看這些話,放到今天,管用不管用呢?其實照樣管用!但是今天為什麼人不說了呢,很多人覺得封建迷信啊,其實更主要的是現代人自大自滿自負過甚,動不動就自信心爆棚,導致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做這樣的事,說這樣的話,太傻了吧……

平心而論,我們比古人聰明瞭嗎?我們比古人做的事業更大了嗎?我們那一點點小成就能夠青史留名嗎?頂多都是些小聰明,幼稚病的表現。再說透一點,就是現代人更自私了,心裡只想著自己,哪會為了錢以外更高尚的追求而放棄別的!!!

再說另一個例子。我們看到《中國合夥人》裡邊,當新夢想公司遇到危機的時候,三個合夥人又抱團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恩怨先放在腦後,這才是合夥人的真正意義,不是有利的時候只想著來分錢,而是有難的時候有沒有人不計恩怨、不計得失的去生死相扶,去共度難關。

因此我們可以說,情義無價,情義高於金錢,這好像是倒退,好像與現代企業制度純粹講利益、講權益不符合,但實際上,這是超越金錢利益的更高層面的東西。合夥人之間就是靠這些東西在維繫著,而不僅僅是錢,錢損失了,可以再賺回來,情義如果換了這個人,那這份情義就不在了(俗話說,人在人情在),不在了事業也就可能垮了,也可能做不起來。

人性本自私,這是人作為動物本能的一面,但是人之所以為人,又超越了動物,成為高級動物,那就是人有情義的一面。

不可能對人人都講情義,也不可能人人之間都有那麼濃厚的情義,但是在這幾個人(就是創始合夥人團隊)裡面,是要靠情義在維繫的。沒有情義,只講利益,成不了創始合夥人。

可以說後面在整個做事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摩擦,不分裂,不分離,全靠情義在維繫。後面在整個做事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分歧,也是靠情義在維繫。這個“義”字很厲害,他不是友誼的“誼”,也不是意思的“意”,就是義氣的義。義是可以等同於血緣關係的一種,雖沒有血緣關係而又能夠凝結在一起的連接線(常見的兩個詞是“結親”和“結義”)。

有了情義,有了志同道合,才有了在事業進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能夠保持信人如信己的這種信任。

情義的澆灌全是一點一滴的心血投入,而不是大家東拼西湊一大堆錢,擺在一起做事情那麼簡單。現在大家都知道有句話,說是很少人有人講情義,為什麼?說是情義太貴了,它是靠時間堆積的,它是靠投入感情堆積的,他是靠相互投入感情心血堆積起來的,人生時間很有限,你沒辦法對每個人都這樣,只能對少數的幾個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夠有這份投入,而且還得投對人,不能所投非人,因此它非常的可貴。

有了這些做基礎,後面在做事的過程中,才會有充分的信任,才會有遇到各種困難,打不散,不放棄,不拋棄。任何時候都有凝聚力,都有向心力,都有戰鬥力。這就是所謂的堅強的領導核心。

所以在這樣的創始合夥人團隊裡邊,根本就不需要提什麼講團結,因為本來就是團結的,而且是一心的,眾人一心其利斷金,這個力量才會非常大。

當然很多時候,這樣的小團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尤其在現代這個社會,共富貴易,共患難難,一有點兒風吹草動,一有點風險有點危險,很多人都早早的給自己留後路撤退了,這樣的人特別特別的多。

雖然說可遇不可求,有時候也會機緣巧合碰到那麼幾個人,但是這幾個人是否真的一心,是否真的可以共患難,也還是需要一件一件事去考驗的,只有經歷過事情和困難的考驗了,才能知道這些人是否真的一心,是否可以真的共患難,甚至更嚴重一點,可以託付生命。

如果能達到這個境界,不要說做一點事業,或者僅僅是把事業做成功,真的不算是很高層次的要求,因為生命比任何事業都高都重要。

俗話說,心在一起的才叫團隊,我們想想劉關張三兄弟,劉備也是學著在當老大,他要把關羽和張飛這兩個兄弟照顧好。只有他心裡裝著這兩個兄弟,把這兩個兄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這兩個兄弟始終心裡裝著大哥,三個人才能夠一心,一心了自然就能夠凝聚成很大的力量去做一件大事。

當我們看歷史故事看多了,就感覺到,很多時候,在做一件大事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創始合夥人小團隊內部的問題,即如何的把人心都給理順,如何的打不散,如何做到一心,這些需要花費的精力比較大,一旦這些做好了,做事那就比較快了,而最花時間最花心力的,都是在前期,無形的階段,是最費精力的。

這些都是需要心血去澆灌的,感情是需要投資的,如果不做這些投資,後面就沒辦法進行做事業,做事業就相當於是收穫,在收穫之前需要投資,而這些投資又看不見,基本上都是無形的,因為都是感情方面的、人心方面的。

因為都是人傑,所以不容易搞定,不容易擺平,不容易理順,所以花的時間又比較多,要用真心換真心,以誠相待,還要經過時間考驗(古人認為考驗人需要七年才能真正知道是不是靠譜),讓彼此都感覺到對方是真誠的,人品是能夠信得過的,是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而不變質的,這樣人們才慢慢的都交心,交心了之後才會形成一心。

一旦達成了一心之後,開始做事情後其實就不用怎麼操心了,為什麼?還是那句話,都是人傑,知道該怎麼做事,知道該怎麼用力,不需要別人囑咐,不需要別人交代,不需要別人監督,而且會全心全意的把事情做到最好。

這些才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要做一件事業,先聚人,有了人一定能夠做成事業。而註冊公司不過是這個事業在法律上的一種組織形式。

所以,創業也是為了創一個事業,一個事業需要凝聚一幫人去做,因此應該先凝聚人,然後才有事業,事業是人去做的,這個凝聚人是要靠情義,靠志同道合,利益不過是在做事業過程中產生的附加結果,一定會有的,一定會大富大貴的,只要事業做起來了。

因此,他比我們單純的說大家合夥來開個公司吧,來找個賺錢的事去做吧,要高尚的多,意義要大得多,成就要大得多。

公司是個經濟體,公司是一個講利益的地方,很少講情義,而真正做一件大的事業,在那幾個合夥人之間,就是靠情義去維持的,利益是來鞏固情義的,反倒退到次要位置了。因此我們看,哪個更高呢?哪個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呢?最後還是回到情義上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