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40歲再不養生,就!要!晚!了!

40歲是健康的分水嶺。很大一部分中年人在不知不覺中踏進了亞健康的灰色地帶,甚至悄然已病而不知。中年人常見的健康危險因素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俗稱“六高”。究其上游原因主要與長期精神緊張、不合理膳食、缺乏運動、吸菸、飲酒、睡眠障礙、生活不規律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易感基因遺傳因素有關。

人到40歲再不養生,就!要!晚!了!

家住長春的孫先生就深受其害。孫先生有嚴重的高血脂,在他常年吃素的情況下血脂竟然還是居高不下。最高的時候達到9.8。孫先生去醫院檢查發現血脂過高後,開始服用立普妥和益適純降血脂。藥物的效果非常明顯,僅僅一個月,孫先生的血脂就從9.8降到了1.7。但是他的對身體也出現了嚴重不適。長期腹脹、便秘讓他苦不堪言。醫生說這是藥物傷肝了,需要中藥調理。調理了一段時間又開始口苦,說是胃火所致,要瀉火……

難道我們真的要陷入這樣一個惡性循環才能保養好自己的額身體嗎?但是如果不予理會,這些“隱形殺手”長期為害、作用交互、效應疊加,偷偷在人體內埋下兩顆“炸彈”——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如不及時發現並給予清除,它們便會在中年人群中不時引爆。

人到40歲再不養生,就!要!晚!了!

高血脂並不都是吃出來的!

人體血循環中膽固醇主要來自於兩種途徑,即體內(肝臟與外周組織)生合成和飲食攝入。其中體內合成約佔 70 % - 80 % 左右,飲食攝入約佔 20 %。也就是說,身體合成:食物攝入 ≈ 4 : 1,所以膽固醇高的大部分原因歸結於身體合成,而非飲食。高血脂發生是遺傳因素與生活習慣、環境因素這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遺傳的無法干預之外,其他兩項是可以干預的。

血脂高,容易引發血栓

血栓就像是遊走於血管內的“幽靈”,一旦堵塞血管,會使血液的運輸系統癱瘓。血栓是血液黏稠後形成的半固態團塊,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血液凝塊是無害的,還能在受傷時防止出血過多。

但當血栓在身體某些部位(如心臟或下肢靜脈)形成時,就會埋下健康隱患。

血栓的症狀往往不易被發現,服用避孕藥、長時間飛行、吸菸等都會增加血栓風險。所以即使只是手臂或腿部的輕微不適或異常,也不該被忽視。

菊苣降血脂,養出好血管

近幾年來,菊苣多次被歐洲食品安全局(簡稱:EFSA)提及,2015年12月歐盟發佈法規(EU)2015/2314批准菊苣菊粉(Chicory inulin)有助維持正常腸道功能的健康聲稱。根據最新條例,菊苣菊粉的使用條件為:消費者每日攝入12g才能獲得有效功能。該條例認為,菊苣菊粉能增加大便頻率、促進正常的腸胃功能,在食品飲料中添加菊粉有助於增強消費者的腸胃功能。而菊苣菊粉在降低血糖方面的評估,也有了新的進展。一份EU Art 13.5聲明申請材料已向歐洲食品安全局正式提交,通過最新數據表明低聚果糖與其攝入後血糖反應改善之間的關係。

——來源《中國食品報》

人到40歲再不養生,就!要!晚!了!

北京中醫藥大學也曾經做過一個菊苣降血脂的實驗,長時間給實驗對象食用菊苣,結果,菊苣降脂的效果非常明顯,並且不會對機體的新陳代謝造成影響。連續食用菊苣8周,可以將實驗對象的血脂降低到正常水平。

人到40歲再不養生,就!要!晚!了!

以上為科普知識

參考資料鏈接:http://www.doc88.com/p-4049050924259.html

參考文獻: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8年12與第9卷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