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時間點,五個空間位置,四加五的結果助你完整把握中國歷史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就是那種文科都是死記硬背的,於是乎,我們就經常地聽到那三個字“背多分”。其實,歷史也是一門邏輯思維非常強的學科,它並不是那樣的不堪,只是你沒有真正地理解它。

咱們經常說,不管是學習哪門學科,都是有主線,有重點,有明顯地邏輯,這樣學起來才不會出現一知半解,知識斷崖式,內容連接不起來。這也是為什麼,老師總是在開學的時候就先講目錄,或者你讀書時,會先去看它全書目錄,這樣有助於你能夠更加快速把握重點,思路理清,後面的路才會更加好走。

同樣,咱們歷史也是這樣的。接下來,俺熊大會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去解讀中國歷史。以往,咱們學習歷史時,大部分人都是隻從時間這個維度去學習,這樣會出現怎樣的後果呢?第一,你對歷史的理解不到位;第二個,問題就大了,會讓你覺得歷史很是無聊,沒興趣。

從時間方面來看呢?中國共有四次重要轉折,也是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地。

第一次轉型:商周之變,就是從商朝到周朝的轉型。

這一次轉型,我們開始有了“中國”這個概念,中華文明最初的普世主義思想開始出現了。這些概念你可能沒有聽懂,沒關係,接下來的文章裡,俺熊大都會詳細介紹,一定會讓大家明明白白。

第二次轉型:周秦之變,就是從周朝到秦朝的轉型。

四個時間點,五個空間位置,四加五的結果助你完整把握中國歷史

這次轉型,讓中原從分封割據的局面進入到大一統的居面,中國歷史也開始超越於中原之上,草原與中原的相互塑造和對抗開始成為中國歷史的大脈絡。

第三次轉型:唐宋之變,就是從唐朝到宋朝的轉型。

四個時間點,五個空間位置,四加五的結果助你完整把握中國歷史

這次轉型,讓中國的社會結構從豪族社會進入到平民社會,此後中國歷史再無長期的分裂,大一統開始成為一個不可逆的歷史過程。在先秦之後,中國的文化在宋朝迎來了又一次大爆發,有些西方學者甚至稱這是中國的文藝復興。這次文化爆發,不僅決定此後將近一千年的中國文化氣質,也決定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其他儒教國家的文化氣質。

第四次轉型:就是清朝末期開始的古今之變,中國開始從古代社會向現代社會進行艱難轉型。這個過程和我們也是最息息相關地,,目前還是正在進行時,期待這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咱們在前面也是說過,時間和空間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歷史。咱們這五個空間座標點分別是:草原、中原、海洋、西域、高原。這幾個大的空間都有著極為深刻的相互依賴相互塑造的關係,以至於脫離開一方就完全解釋不了另一方,所以它們加在一塊構成一個體系。所謂中國歷史,就是這個體系的演化。

外國海上入侵中國

四個時間點,五個空間位置,四加五的結果助你完整把握中國歷史

匈奴為代表的遊牧民族

四個時間點,五個空間位置,四加五的結果助你完整把握中國歷史

西域通商往來

四個時間點,五個空間位置,四加五的結果助你完整把握中國歷史

就空間座標而言,這裡面的主線是草原、中原、海洋這三大空間的關係;副線是西域和高原這兩個空間構成的。副線起催化劑作用,影響著主線的發展過程。中原咱們就再熟悉不過了,草原的代表即是最初的匈奴,後來的蒙古,女真等,可以說,草原對中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海洋主要是在古代這是傳播作用,到了近代,則是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西域從漢朝開始逐漸加入到中國歷史進程,高原主要是唐代時影響較為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