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午餐”是別樣風景(原創)

10月1日,國慶長假第一天,5A級景區河南洛陽老君山推出無人值守“一元午餐”,由遊客自覺投幣取用,引來上千遊客排長龍品嚐。*10月4日澎湃新聞)

作為五大“幸福產業”之首,旅遊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也是衡量現代生活質量的重要標準。儘管當前旅遊行業整體發展形勢喜人,但產品單一、服務水平滯後等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很多外出旅遊的人都這樣的經歷,興沖沖地來到某個著名景區景點,可能就是因為就餐、住宿、出行被“宰”,而感到塞心、寒心,失去了旅遊樂趣。

據介紹,老君山這份定價為一元的午餐,是由一碗當地的特色糝湯麵,外加一根炸香腸組成,交費處無人值守,收款箱頂部完全敞開方便自助找錢,投幣全憑自覺,即使不投幣也無人知曉,一樣可以進入取飯,引來上千遊客排長龍品嚐。在當下消費基本上以“元”為計算單位的現實語境裡,“一元午餐”的積極意義,遠不止於給遊客“省錢”。

因為旅行不僅可以讓遊客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其實還是一種心態的調整。景區副總經理高紅介紹:“老君山山高林密,氣候多變,遊客在山上用餐不便,看到一些遊客出遊帶著乾糧就著涼水下肚,心裡也不是滋味。國慶黃金週人多擁擠,所以嘗試著推出了“一元午餐”,在半山腰為遊客做飯接力”。作為一名普通百姓,我對於旅遊業經營方略、手段、措施缺乏深入研究,只關心它能給遊客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將心比心才能以心換心,“一元午餐”分明讓身在異鄉的遊客領略到景區的溫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換個角度看,遊客感到舒心、溫馨,自然會向周圍的人推薦,口口相傳,景區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了,客源自然穩步上升。可見,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上考慮,此舉都是值得充分肯定。

現實中,一些景區為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惜重金投入“廣而告之”,依然過度依賴門票經濟,卻對提高服務質量缺乏足夠興趣。今年,在景區門票提倡降價的大趨勢下,據統計全國合計有314個景區的門票有不同降幅。這本該是一項有利於遊客的舉措,然而不少景區卻明降暗漲,改將以前包含在門票內的項目移到門票外單獨收費(《北京晚報》10月4日)。這樣的“抖機靈”,或許眼面前看不出負面效應,但把遊客當作傻子對待,無疑是一種愚蠢。從長期來看,勢必會降低景區吸引力,得不償失。

“風物長宜放眼量”。作為一種綜合性產業,旅遊業涉及安全及吃、住、行、娛等要素,每一項都關乎遊客切身利益和感受的事項,不斷優化服務,才能讓遊客更滿意。細節決定成敗,像“一元午餐”這樣的“風景”越多,就越能從細微處彰顯景區的魅力,不僅帶來了遊客流,還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其他景區何不見賢思齊,趕快行動起來?(楊維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