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訓練對於口才到底有多大作用?

“自說自話”即自已對自己說話,原是形容人在異常心境下表現出的一種情態。我們借用“自己對自己說話”這種形式來訓練口才。大體做法是:讀了一段材料,自己試著複述出來;聽了一段話,自己學著說一遍;想妥了一個意思,自己試著講一次;寫了一篇講稿,先練習說一說……上述種種,都是在沒有聽眾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稱之為“自說自話”訓練法。

古今中外,很多口才家是運用“自說自話”訓練法而大獲成功的。

中國著名賢相伊尹,口齒流利,擅長交談。但他在少年時代竟是個口吃患者。課內答題,常會窘得滿臉通紅,結結巴巴,說不出話。後來,他除了常朗讀詩文外,還獨自一人對著鏡子糾正口形和舌根部位;跑到山間,迎著狂風,高呼“有志者事竟成”,力爭把這話一口氣說完,不停頓,不口吃。這種“自說自話”式的訓練,使他的說話慢慢變得流暢了,最後成了一位口才出眾的賢相。

像這樣的實例,還可舉出很多,事實證明,“自說自話”訓練法是行之有效的。那麼,這種方法為什麼能如此明顯地提高口才溝通技巧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通過“自說自話”,鍛鍊了思維能力。表面看,這種方法是練嘴,實際上是在練腦,對於口才思維訓練能力提升是有幫助的。

思維訓練對於口才到底有多大作用?

1、訓練思維的清晰性

說話,要有條有理,積詞成句,積句成段,積段成篇。任何講話,都要一句句、一段段,有步驟地說出來。葉聖陶先生諄諄告誡習作者:“想清楚然後寫”,“誰都可以問一問自己,平時寫東西是不是非曲直想清楚然後寫的?要是回答說不,那麼,寫不好

文章的原因之一就在這裡了(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往後就得自己努力,養成這個好習慣。”說話,也與此同理,想不清楚必然說得糊塗。“自說自話”就是在以學習性“說”,訓練自己把問題的層次、重點等,一步一步想清楚,想透徹,使思維變得清晰。

2、訓練思維的的靈敏性

把想到的內容用言語說出來,即由內部語言轉為外部語言,這裡有一個遣詞造句的語言運用的功夫。這即要有對詞彙、句式等語言的熟練使用的能力,又要有靈敏的思維,能根據表達的需要,迅速準確地駕馭語言。“自說自話”,是通過多次練習,訓練思維的靈敏性。思維靈敏了,口頭表達能力自然提高了。

3、訓練思維的適應性說話

要有聽眾。聽眾會有不同反應。很多演講者怯場,是缺乏在大庭廣眾之間說話的適應能力,缺乏面對許多人講話的臨場經驗。“自說自話”訓練法中,常把室內的各種擺設或自然界的草木山水等模擬為聽眾。經過多次模擬練習,適應聽眾、臨場不慌的能力就逐步增強,使自己在種場合都能鎮定自若地思維,自然而然地說話。

口才靠練不靠天。有志提高口才的朋友們,不妨來一番“自說自話”。百日之後,別人都會刮目而視呢?如何讓自己的口才更好,還是強調練習的重要性,當然還需要老師的指導,點撥,指明方向方法,才能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才能讓自己的不會侷限於一己的眼界。

演講與口才雲課堂你身邊的口才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