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背後 賀建奎、和美醫院的商業版圖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背後 賀建奎、和美醫院的商業版圖

沐言/文

今天,人民網報道的一則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新聞炸裂網絡。新聞本意彰顯科學實力,但沒有想到的是,全國各地的生物學家、教授群起激憤,甚至聯名反對。

爭議的焦點在於基因編輯技術用在人類孩子上有違倫理道德,挑戰了人類底線。

一位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說:“人神共憤,罪不容誅。”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顏寧在微博上更是激憤:“生命何其複雜!儘管現代生物學研究了這麼多年,我們對於絕大多數生命現象、基因功能的理解可以說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準備好了可以對人類任何一個基因動手了麼?脫靶問題在動物實驗中解決了麼?你們能對這兩個孩子可能的不良後果負責麼?這兩個嬰兒的人生是實驗者有權利決定的麼?ta們本來得艾滋的風險有多大,為了做實驗而枉顧生物倫理學,這是受過訓練的科學家所為麼?對你們,是新聞是噱頭是投資,對ta們,是不可逆轉的一生!我承認在生物倫理學上很保守,我實名反對在現階段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當然我既不做基因編輯,也不做發育,甚至在刻意避免以多細胞動物作為實驗材料(無法克服心理障礙)。”

在滔天民意下,主導此項研究的賀建奎被眾方譴責。更因為與之合作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簡稱和美醫院)來自名聲不好的莆田系,引起更大的旋渦。

可為什麼賀建奎就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做這樣的實驗?是科學家對技術極致的追求?還是對於名利的瘋狂追逐?為賀建奎開具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的和美醫院又是什麼來頭?

賀建奎其人

聰明、瘋狂、天才,這是與其共事過的業內人士對他的評價。

賀建奎僅用5年的時間完成了在美國名校博士到博士後的歷程,年僅28歲就成為南方科技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2006年,賀建奎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2010年獲得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期間師從Michael Deem教授從事生物物理學研究,2011-2012期間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就讀博士後,期間師從斯坦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斯蒂芬·奎克教授,從事基因測序研究。

現任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實驗室用物理,統計和信息學的交叉技術來研究複雜的生物系統;研究集中於免疫組庫測序,個體化醫療,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不過,今年2月開始停薪留職。

縱觀他的博文內容幾乎都是與基因測序有關,他把個人基因檢測稱為即將到來的個體化醫學革命。在去年2月份,他發表文章中稱基因編輯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未來將有可能幫人類大規模消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延長壽命。但是,目前用於人類生殖目的基因編輯尚未解決科學上的安全性問題,尤其是脫靶和嵌合體。在解決好以下的安全性問題之前,進行人類生殖目的的基因編輯是不負責任的。

我們來回答這個問題。

賀建奎並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家,他同時還是一位企業家,而所做的產品便是他博文中多次提到的第三代測序儀。

賀建奎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他本認為學者就應該堅守清貧,這樣才能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可在斯坦福大學,他卻發現導師斯蒂芬·奎克教授不僅是世界基因測序領域首屈一指的頂級科學家,在美國擁有“四院院士”的頭銜,而且還是十多家公司的掌門人,這個經常穿著牛仔褲、騎自行車的教授,甚至是擁有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權的億萬富豪。

他的人生觀被真正顛覆了。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賀建奎是7家公司的股東、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所擔任的法定代表人的公司分別為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瀚海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瀚海創夢科技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因合醫學檢驗實驗室、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4月,他旗下的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2.18億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這是瀚海基因的第四輪融資,將重點用於建設全亞洲第一條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生產線。

或許此次進行研究,與推進公司業務版圖有關係。

當然,《每日財報》不排斥研究與商業的結合,事實上有了商業的訴求,科學才會長足進步,但不應該挑戰倫理道德,要遵守一名科學家的最根本原則。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背後 賀建奎、和美醫院的商業版圖

此次事件,網商還流傳著該實驗的倫理審查書,簽發單位是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

由於巨大風波,和美醫院正在竭力撇清否認,說是醫院和和賀建奎沒有過合作,正在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

第一財經記者的實地探訪,醫院的說法又變成了滿腹委屈:“我們本來就是生孩子的醫院,不能因為接生了一個孩子,就給我們扣個屎盆子吧。”

和美醫院在其中的角色如何,還需要調查。但是因為披露有“莆田系”背景,此前對莆田系醫院的壞印象讓捲入的和美醫院形象跌落谷底。

據公開資料,該醫院系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醫院,專注於醫療投資、醫院管理、醫療品牌運營領域,在北京、深圳、廣州、重慶等核心城市擁有14家醫院。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法人為林玉明,他也是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在業內,林玉明被看作是第二代莆田系醫院的領軍人物。公開資料顯示,他創辦的博生醫療集團,在全國範圍內擁有6000多名員工。

天眼查信息顯示,他所關聯企業有23家。林玉明其所擔任法人及高管機構面臨的法律訴訟為199條,法院開出公告共計36條。

目前和美醫療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但經營狀況並不好。2017年公司淨利潤暴降七成,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5.1億元,淨利潤虧損高達2526萬元,由盈轉虧。截至11月26日收盤,和美醫療收盤價2.20元。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背後 賀建奎、和美醫院的商業版圖

圖為和美醫療自2015年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圖


最新消息是深圳計生委已經啟動對和美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初步調查和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