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築牢食藥安全防線——構建“三位一體”治理模式

我区筑牢食药安全防线——构建“三位一体”治理模式

執法人員在超市檢查食品安全

□本報記者鍾偉本報通訊員蓋文徵

1月2日,在威訊電子員工食堂的廚房操作間,統一著裝的師傅們正在為員工的午飯忙碌著,切好的西紅柿、青椒、白菜等蔬菜分門別類存放在貼有標籤的容器內,生食櫃和熟食櫃以及各類做飯工具,同樣擺放整齊有序……在這裡,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崗位、每一件物品都有專人負責,這樣乾淨、整潔、規範的情況在科學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下已成為常態。

當天經過檢查,該公司食堂各方面符合食品安全生產要求。負責在此檢查的袁橋市場監管所所長林波說,食堂採購而來的每一件食品均可追溯到源頭,無論部門督導還是企業自查,都能通過全方位的有痕化管理讓食品有跡可循。

區綜合執法監管部副部長單天煥認為,以問題為導向,在監管資源短期內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食品藥品社會共治模式是最優選擇,為此他們建立了以“群防、預警、科普”為主要內容的食品安全“三位一體”治理新模式。

從“全部上陣”變成“全區上陣”

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但因為成本不高、門檻低,普遍存在生產經營條件簡陋、隱秘分散性強、安全風險大等問題,一直以來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和重點。

為此,我區建立了“三小”基本信息檔案,對小作坊及小餐飲實行許可制管理,對食品攤販實行備案制管理,嚴把許可准入關,確保食品企業主體合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持證率均達到100%,“三小”許可或備案率達到90%以上。

與此同時,區綜合執法監管部充分發揮網格員、專家隊伍、行業協會、志願者、媒體作用,強化監督引導,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區情的食品藥品社會共治模式,全力打造具有本區特色的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構建起政府、社會、企業三方食品藥品安全群防群治監督網絡,推動從“全部上陣”變成“全區上陣”,用具有穿透力的監管措施,實現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底線牢固、源頭約束、齊抓共管、無縫銜接,做到“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監管部門各負其責”,努力達到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控制在社區、問題解決在鎮(街)、成效創優在全區”的目標。

舉一反三,把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在兆光商貿城,一入夜,這裡就變成了食客的天堂。很多人至今還記得,在初期,這裡是“髒亂差”最為嚴重的地方,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食品安全隱患較多。如今的夜市,今非昔比,乾淨整潔的就餐環境、有序透明的烹飪流程,讓人倍覺舒心。

針對群眾廣泛關注的食品熱點問題,我區認真組織巡查、回訪等日常監管工作,並從影響食品安全的重點環節、重點區域和重點問題入手,先後開展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農村食品安全“掃雷”、酒類市場、小作坊、春秋季開學、中高考期間校園食堂及周邊食品安全等各類專項整治。

我區綜合運用日常監管、執法辦案、抽檢檢測、食品快檢、舉報投訴等手段,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對高風險產品、疑似問題產品、“黑名單”企業產品等嚴格風險防控。在食品生產環節率先全面實施風險管控模式,列出風險清單,對監管中發現的安全隱患,舉一反三,針對性採取措施,把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繼續開展食品藥品抽檢,全面完成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食品藥品抽樣檢驗任務,自行組織食品抽檢950批次,發佈不合格食品公告8期;充分發揮食品快檢系統作用,在基層監管所100%建成快檢室,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食品安全快檢,年檢測量2萬餘批次,食品快檢篩查問題、提高監管靶向性的優勢得到更好發揮。

始終對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

區綜合監管執法部深化行刑銜接,進一步完善打擊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常態機制,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2018年對全區3490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98家藥品經營單位、60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實現了監督檢查全覆蓋,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173份,限期改正並做好跟蹤落實。對在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中發現的違規經營行為,及時移交執法大隊處理。

單天煥表示,2018年,我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藥品安全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四個最嚴”要求,積極履行工作職責,銳意進取,真抓實幹,全區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可控,守住了不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底線。 2019年,我區將以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為目標,繼續加強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和監督指導,不斷鞏固深化提升鞏固成果,督促鎮街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落實監管責任、生產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