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攻打北京,老百姓为何纷纷给八国联军搬梯子,还帮助洋人攻城呢?

品明鉴清


1900年对中国来说是灾难深重的一年,山东河北等地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是一个自发的盲目排外的农民组织。见洋人必杀,洋货必烧,就是中国人沾点洋气的,穿西装使用洋货的都在必杀之列。义和团的盲目排外成为列强入侵中国的借口,英法意奥日等八个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开始侵华。慈禧太后过分看重了义和团的力量让他们进京一起对抗八国联军进攻,还向西方列强宣战。李鸿章和张之洞等汉臣拒绝执行这个命令,提出"南方五省自保计划”。当然义和团这帮乌和之众和清军抵挡不住武装到牙齿的八国联军进攻。八旗联军从天津登陆一直打到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往西安。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联军在攻打皇城时,北京的老百姓自发的搬出梯子协助联军士兵登城。这个问题比较奇葩,不过细想也不奇怪。这和民族大义没一点关糸,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个觉悟。当时的老百姓几本上是文盲没有国家荣辱观念,这是清朝奴化的恶国,普通百姓只看重实际利益。德国把山东划作势力范围,占青岛时从海上乘船无法靠岸,中国老百姓得到赏钱后把德国侵略者一百多人背上岸。北京老百姓拿梯子帮助联军士兵攻城无非是在乱世之中捞点好处少些伤害而矣。




当时有一个著名妓女赛金花,她原是清驻德公使洪均的小妾,在德国时和后来的八国联军总司令瓦西德是老相识。八国联军入北京后,赛金花主动为联军士兵筹措军粮,劝瓦西德少些杀戮,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女子。


关东侠客


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极大的耻辱。4亿国人被区区的2万外国侵略者所侮辱,满清当权者更是无耻的弃皇城而逃。紧接着皇室贵族、满清大兵、义和团纷纷作鸟兽散,留下了一群目光呆滞穿着长袍的满清百姓。

于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这些没有四散的老百姓并没有拼死抵抗,反而是成了八国联军的带路党、运粮队。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联军烧杀抢掠之后,居然还有清朝官员当面送上锦旗,以示感谢。

好多人疑问接踵而至,为什么呀?他们不爱国吗?是汉奸吗?其实都不是,请往下看。

慈禧的“硬气”,直接造成了八国联军的侵华,当时慈禧想要废掉光绪皇帝,而列国使馆纷纷反对,慈禧觉得洋鬼子太嚣张,敢干涉本太后内政,于是慈禧决定要教训一下洋鬼子,为此还杀了几个主张议和的官员,此时的慈禧确实有“骨气”圣旨中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便气势汹汹的向11国宣战。

结果清军2个月硬是没有攻下一个使馆,最后还被联军达到北京。慈禧“硬气”全无,只好化妆一番带领光绪仓皇出逃。后来惊慌失措的来了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瞬间有“硬气”的老佛爷变成了无耻的泼妇,如此的满清当权者,如何让人们为你拼死抵抗。

首先,满清末期最根本的问题是种族矛盾,即中国人与满清鞑虏的种族矛盾,表现在直观上是中国百姓与满清贵族的矛盾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清政府的喊出的话:“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汉人兴,满清亡”等等。

此时的百姓已被征服,满清是以殖民者的心态来统治的,杀到你臣服。孙中山喊出百姓的心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就是当时国人的心愿。当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此时的老百姓应是最高兴的,巴不得推翻满清统治。

其次,满清末期,清王朝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是“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这种关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就已充分体现出来了。英法联军与清军大战,围观的数万百姓是处在默然的观战状态。而在清军败退时,百姓甚至还接连发出嘘声。

当时满清政府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天下的老百姓更已是民不聊生了。因此很多百姓对满清根本没有任何的感情而言,更多是期待着能改朝换代,为了糊口、好奇或者顺手牵羊等等目的,就有了为八国联军运梯子,送武器的情形。

最后,当时老百姓找不到拼死保卫满清的坚强理由。孙中山先生说“驱逐鞑虏”,满清政府是老百姓要驱逐的对象,满清上至皇室下至旗人,都跑的一个不剩,你要一个汉人在那拼死保卫满清的国家,这显然不现实。你在此时和食不果腹的老百姓谈什么国家观念,什么爱国情怀,明显是在扯淡。

老百姓只知道这是满清的政府、满清的国家,你逃跑的时候也没喊我呀,抵抗的事与我无关。八国联军打的是你满清,你们要我去当炮灰,我不傻。满清从来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待,因此,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当年八国联军一路长驱直入,从大沽炮台一路溜达到京城,老百姓袖手旁观或是帮忙。你能说他们是汉奸?没有出卖汉民族。你能说他们卖国?对不起,满清国我不想要。你能说他们麻木?他们确实已被整麻木。请不要用当今的眼光去衡量他们,他们到不了你的高度。

当然,看热闹的不止老百姓,义和团也是吃瓜群众之一。

八国联军在进攻天津时,直隶提督聂士成向义和团求援。而义和团却眼睁睁的看着清军与洋人肉搏。在清军败退后,天津义和团第一个先跑。不但如此,义和团还趁火打劫清军,原因是为了报与聂士成的仇。聂士成在听闻全家被义和团抄了时,平静的战至全身破碎而亡。义和团恨不但洋人,更恨满清政府。


野史也是史


其实,不单是八国联军,鸦片战争时期,老百姓就帮洋人打大清了。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老百姓更是与英法联军一起抢劫圆明园。这就是典型的国与民不同道。



因为,当时的老百姓几乎没有国家的概念。国那是皇帝家的,而我自己日子过得这么苦,干点什么事情都要受官员的盘剥。现在有洋人愿意给现钱雇我去赶车,那就比官军不仅不给钱还任意打骂人要好得多了。

于是,有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经验,京郊的老百姓们一看这么多洋大爷愿意出钱雇自己,乐得推着小车,带着干粮就来了。以八国联军的心态是赶紧去,去晚了就没有了。而老百姓的心态也是赶紧去,跟着洋大爷有肉吃。



中国人第一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有同仇敌忾不做亡国奴的决心,其实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接受西方民族国家概念之后,产生了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



然而,这事放到大清,老百姓根本没这个概念。洋人打北京,老百姓唯恐天下不乱,趁机占便宜,反正北京不是我们家的,是皇上他们家的,现在皇上跑了,我们也能跟着分杯羹。所以,他们不仅给八国联军推车,造梯子,还跑到圆明园去大肆打劫。洋人们要圆明园里的石头做什么,都被京郊百姓给抢走了。


傅斯鸿


我老头子个人认为,统治者和集团,只为自己的江山和利益出发。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大,没有公平,公正,公理,正义,道德,(相当的),自私自利,大多数人对社会不满,等等因素,造成,清朝,末年,民国,又何尝不是,日本来,当汉奸的成千上万,国民党投降,投诚,起义的,有无数人,归根结底,统治者和统治集团,在政治,政策上,只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利益,久而久之,民心尽失,造成。


游子205511577


多年前我看到这张历史照片,简直不敢相信,但,它确实存在。有图为证。为八国联军搭梯子无疑是扶着强盗进入自家小院,遗憾的是,部分老百姓就是这样做了。

这些帮洋人搭梯子的人,我妄加猜测的话,原因有三。一是洋人花钱雇请,二是被八国联军威逼不得已而为之,三是自愿的;我觉得前两种不太可能,那帮强盗抢钱都来不及,怎会使银子雇佣人呢,最有可能是人们自愿帮洋人的,从照片上看没见士兵持枪威逼,倒像是一群人起哄似地唆使洋人快点去揍清军。

至于这是一群什么人,我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百姓确实憎恨满清官府。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1900年,慈禧太后因利用义和团排外引发流血乱局,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最终攻入皇城北京,于是,作为大清实际掌权人的慈禧,面对区区几万外强,居然抛下自己的臣民,扮作村妇仓皇辞庙,带着儿皇帝夺路而逃。使北京城继天津后又惨遭强盗蹂躏。慈禧随后向列强乞和,返回皇城后,为讨好列强慈禧立马黑脸,向主战派和义和团举起了屠刀,“老佛爷”够狠。为了皇权,如此的翻云覆雨。还恬不知耻地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之国欢心。

这就是封建王朝,在统治者眼里,芸芸众生皆草民。对于苦难深重的百姓而言,他们几千年的宿命就是被一伙伙不良强者的强行统治,从皇上到县衙从没有把人当人看。如此,寻常百姓之国家民族概念与焉而生?

清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封建地主对农民的盘剥加剧,繁重的赋役剥削,吏治的腐败,使得民众生活一贫如洗极度困苦。官府与人民从不是利益共同体,“中国的国王与官吏虐待穷人,以闻所未闻的暴政对待他们的人民(西班牙殖民者桑迪语)”。所以,以现今的口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去指责那时的百姓没有觉悟没有国民意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当鸦片战争爆发,满清将领奕经在浙江备战时,给道光皇帝的折子中抱怨到:到处汉奸充斥,商民十有七八,分不出良歹来。最可恶的是,每逢打仗之际,百姓男妇,毫无畏惧,从旁指点嘻笑,竟不知是何肺腑?

奕经将军的疑问,他永远不会知道,百姓做看客,正是清王朝家天下残暴统治永远无解的死结, 民不知其国,国亦不护其民。长此以往,只能导致民众普遍的社会心理:冷漠,麻木,无根。

而帮洋人搭梯子的照片,只是一个形象的宣示而已。

2018.12.24






掌上三言两语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老百姓为何纷纷给八国联军搬梯子,还帮助洋人攻城呐?说到这个问题?如何解释它?

这与中国5000年的文化确实有关系。

中国5000年的文化第一是没有科学,第二是没有哲学,在一个没有科学、哲学的社会环境里,中国的历代皇帝把天下视为自己的天下,把百姓都视为他(皇帝)的奴隶、奴才,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甚至把这种君要臣去死?臣立刻去死?视为无尚光荣的事情。

所有的奴才皆有一种自虐的情怀,仿佛在皇帝的天下里活着是一种罪恶。

此时此刻分析到此处。也就没有必要在解释上面的提问了吧,大家一看就明白了。所谓皇帝无百姓兴,百姓无国家,既然无国家还要爱国干什么呢?

有一个跳广场舞的大妈对我说,所谓帮助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也可以体现出当代一种时髦的话!就是合作共赢,即与八国联军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人人会有饭吃,过上幸福的生活。



杨晓东藏王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据说,小道消息不必较真哈,当年慈禧太后对八国宣战后,有好事者想琢磨下民心是否可用,于是在京城街头随机拦住一普通老百姓做采访

问道,大兄弟,朝廷要打仗了,你有十万两银子会不会捐啊?大兄弟回答,当然会捐呀,能帮上老佛爷忙,是俺们荣幸。好事者接着问道,大兄弟,那朝廷要征用你家百亩良田,你会同意吗?大兄弟回答,当然同意,朝廷能用俺们家地,那是祖坟冒青烟啊

好事者看到大兄弟一直往前走,感觉奇怪,又问,你这么急,干嘛去?大兄弟不耐烦的说,前面洋大人招工搬货,俺们就两把子力气了,抓紧报个名去,家里娃还饿着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下苦清久矣

两百多年下来,又是留头不留发,又是跑马圈地,还有什么文字狱,一次丁戊奇荒,饿死一千万。到八国联军那会,老百姓已被压榨的厉害,对朝廷失望透顶,就剩两把子力气了,这强盗来了,竟然还能是条活路

如此情况,又能对老百姓奢求多少呢?

八国联军攻克天津后,八月初出发,两万人马不到,八月十四日就占领了北京城,总共用时十天……据说,沿途抵抗清兵有二十万,装备不次!唉,这二十万兵马,也就四川总督李秉衡家亲兵打了几场杖,剩下的枪声一响,如鸟兽散,总督也无奈,自杀了事

这兵也是征召的老百姓!

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吃喝不愁,老婆孩子热炕头,如果大清百姓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别说帮强盗搬梯子运物资了,谁又会放强盗进来呢?联军入侵,那还不往死里打么!

然而,清廷统治者,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总认为除了自己,都是连包衣都算不上的奴才,玩什么“宁赠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自作自受,只可惜我中华百年屈辱,强盗毕竟是强盗

愿我国人人人如龙


灵石蕴珠宝


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除了外国军队外,联军里还有部分中国人参加其中,这里面有些是自发来的中国籍教徒,还有英国在威海雇佣中国人组建的华勇营1200人,其他还有联军雇佣征发的中国民夫。

出现这个现象并不奇怪,当时中国还是封建社会,广大民众的国家意识、国民意识、民族意识还未形成。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皇帝高高在上,国家是属于皇帝的,和普通人关系不大。更何况当时清政府腐败不堪,对民众压迫深重,普通民众对于清政府没有任何好感。自然就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协助八国联军的现象。

具体说起来,教徒在义和团运动里属于被打击的对象,他们出于信仰和个人利益需求主动参加了八国联军,有些甚至在北京城破以后参加了抢劫。

而华勇营因为英国人高昂的薪水,在他们心目中,自己只是吃粮当兵,拿谁的钱帮谁做事。


华勇营
而普通民夫对他们来说,侵略者固然不好,不过他们对清政府也没什么感情,侵略者征发他们,对于他们来说,这也不过是混碗饭吃,而且也不敢反抗。

这样的国家,也难怪没多久就被民众推翻了。




不沉的经远


八国联军打入北京的时候,部分老百姓的确给出了极大的“热情”迎接八国联军。他们不仅帮助八国联军运送东西,还有直接追随联军攻城的。

京城百姓的“热情”,其实由来已久。不仅京城百姓如此,大内的宫人也一样。早在八国联军进京的90多年前,在京城天理教起义中,林清所率的区区200名义士,就曾在太监的引领下攻入皇宫。八国联军的情况,和林清曾经遇到过的情况,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时候,部分百姓对于联军的支持态度,其实主要缘于四个方面。

其一:避免被联军当做义和团处理。由于八国联军打入北京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惩罚义和团。为了避免被联军误认为是义和团成员,众多百姓无奈之下不得不主动向联军“表忠心”,而这种表达的方式,主要就是主动给八国联军提供一些支持。

其二:百姓痛恨旗人。八国联军进京以后,清室逃遁,平时作威作福的旗人没有了后台保障。而众多百姓少不了被旗人欺压的情况,趁着八国联军进城的机会,刚好可以报曾经的一箭之仇。

其三:有人趁火打劫。由于在八国联军进京以前,皇帝和京城守军就已经悄悄撤离了出去,京城百姓实际上已经处于了被皇帝抛弃的处境。而另一方面,没有朝廷维护的京城,其实已经与一座空城无异。当八国联军进进城的时候,很多人抱着趁火打劫的心态,随联军对京城洗劫一空的并不在少数。

其四,八国联军雇佣了部分百姓。在八国联军攻进京城的途中,以及攻进京城以后,一直有雇佣百姓作为八国联军的向导、苦力的情况。这些人为了酬劳或身家性命,对八国联军的帮助,也在自然之中了。


苏绽


贪官贪腐,穷富太大。老百姓从早干到晚还养不起家人,对当权者失去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