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们站在“蛋糕”上指挥交通|交通文化

那时候,我们站在“蛋糕”上指挥交通|交通文化

这是一张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黑白照片:在杭州最繁华的延安路体育场路口(武林广场南侧),有位身材高大的交警站立在指挥台上,用有力的动作指挥交通。马路上大部分都是自行车,只有一辆过路的大货车,看不见一辆小轿车。

照片中这位交警叫俞长春,已经退休。他从警34年来,一直在杭城路面执勤,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变化、交通管理装备的不断升级。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俞长春的讲述——

1982年12月,我从南京军区后勤部门退伍,进入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交通警察。现在的交警支队,那时叫大队;现在的中队,那时则称小队。我入警后被分配到下城交警中队一小队工作,辖区包括庆春路上的众安桥、菜市桥一带,是杭州城里最繁华、交通最繁忙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的庆春路很狭窄,只有一个车道,也没有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和车子混合通行。当年马路上绝大多数是自行车,除了3路、8路公交车外,小轿车非常少,基本上来自公家单位。现在的红绿灯是电脑统一控制的,而当时的红绿灯全靠交警手动控制,控制器很像西瓜,交警站在马路上,看到东西方向或者南北方向需要通行,就把开关扳一下,把这个方向的红绿灯调整为绿灯,时间长短全由自己现场控制。

80年代的交通法律法规不像现在这么完善,交通事故也非常少,不过明确规定骑自行车不准带人。当时执法环境比现在单纯,群众非常配合交警执法,一些骑自行车带人的群众眼尖,远远看到路口有“白帽子”(交警执勤戴白色大檐帽),就自觉让后座的人下来;偶尔也会有骑车带人的群众被我们发现,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后,要处以一元钱的罚款。

当时像我这样的交警每天要值四班岗,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8点半,每隔两个半小时就和同事换班休息。当时执勤可没有对讲机之类的装备,道路上也没有监控,交警离开队部到马路上执勤后,小队领导就不知道每个人的动向了,但是大家都认认真真地工作,极少有人开小差的,精神风貌也很好。

1985年前后,我开始在体育场路延安路路口执勤。上级部门给我们安装了指挥台,有两层,将近一米高,刷了红白相间的一道道油漆,看上去很像生日蛋糕,我们都把它叫做“蛋糕”,我站在“蛋糕”上可以看到公交车的顶棚;指挥台中间还插了把大遮阳伞,执勤条件比过去有了改善。后来,马路上开始安装自动控制的红绿灯,不过它们的“智商”还是不高,有时候仍然需要交警在边上手动控制。

80年代末90年代初,杭州城里出现了一批先富裕起来的人,里面有不少人是在红太阳展览馆旁边(即现在的武林广场)摆摊卖服装发的家。有的“万元户”就买了桑塔纳,一辆车就要9万多元,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了。由于当年汽车少,私家车更是难得一见,因此汽车号牌只有全数字的4位数。私家车都是“9”字开头的,比如浙A9×××,当时也没有保险,一旦出事故就要司机自己掏钱赔付。

有一次,我在清泰街附近执勤,有辆私家小轿车和自行车发生了碰撞,引来了很多人围观。虽然两边都没有什么损伤,但是骑车人因为担心赔大钱,吓得脸色都变了。司机看了看车子,告诫对方:“我买来这辆车很贵的,你赔不起的,以后骑车小心点!”

90年代中期,上级部门给我们配发了警用两轮摩托车。每次我们开出去巡逻,总能吸引很多人羡慕的目光。我开上警用摩托车没多久,就在艮山西路上遇到一个妇女,她的儿子突然生病发高烧,急得团团转。我了解情况后,马上让她抱着孩子坐在后座,一会儿就把她们送到了省妇保医院。像这样服务群众的事情,我做了不少。

我参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34年,见证了杭州的变化——城市越来越繁华、马路越来越宽阔、汽车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感受到交通管理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先进装备开始使用,交警在城市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离开了交警,那么城市交通是不可能正常运转的。我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喝彩,为当年选择的从警决定自豪!

俞长春,1961年出生,杭州人,1982年退伍后进入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先后供职于下城交警大队、江干交警大队等单位,在路面连续执勤34年,于2016年提前退休。

来源 | 平安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