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才能共贏

合作才能共贏(TCL和小米,蘋果和三星)

1月7日,關乎TCL集團未來的相關重組議案將在公司股東大會上進行表決。就在這關鍵時刻到來前夜,TCL集團突然公佈了小米戰略入股的消息。

根據TCL集團於1月6日晚間發佈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截至 2019 年1月4日,小米集團在二級市場購入TCL集團股份,購入股數為 65168803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0.48%。TCL方面表示,此次小米集團購入公司股份,有利於加深兩個產業集團的合作深度,構建更為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此前,兩家公司在2018年12月29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稱雙方將開展在智能硬件與電子信息核心高端基礎器件一體化的聯合研發,創新下一代智能硬件中新型器件技術的應用,建立起核心、高端和基礎技術領域的相互合作或聯合投資,以此催生創新智能產品,不斷改善全球用戶的體驗和其交互方式。

小米衝擊大家電

小米創始人雷軍1月6日發微博稱,入股TCL集團並在聯合研發、供應鏈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對小米繼續做大做強大家電業務有巨大幫助。2019年,小米將全面發力做“價格厚道,感動人心”的大家電產品。

近年來,小米在家電領域逐步深入,持續深耕小家電領域的同時,小米也開啟了大家電領域擴張之路。小米集團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2018年前三季度收入為289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其中小米電視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累計出貨量超過500萬臺。

小米要做大做強大家電的最大難點在於其面對的競爭環境不一樣了。雖然小家電領域沒有特別大的龍頭企業,看不出“巨無霸”,但在大家電領域,格力、美的等“巨無霸”都是千億級企業,在生產研發、渠道、資金流、品牌方面都不輸於小米,因此,小米未來所面臨的挑戰會更多更大。

論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才能共贏

同是 1月7日消息,蘋果當地時間週日上午宣佈與老對手三星建立內容方面的合作:擁有精選三星智能電視的客戶將能夠訪問iTunes電影和電視內容。此外,AirPlay 2也支持iPhone和iPad用戶將內容從移動端發送到電視上。

不過你知道在2011年到2018年的這7年間,蘋果和三星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專利戰嗎!

2011年4月,蘋果一紙訴狀,將三星告上了法庭——屏幕導航、APP圖標風格、底部任務欄、APP排列等三個實用新型專利、四個設計專利,三星總共需要賠償蘋果27.5億美元。

2012年,三星承認侵犯蘋果外觀設計專利,但認為自己只抄襲了外觀,無需對全部產品都進行賠償。

同一年,陪審員在翻閱了100多頁的資料後,認為三星侵犯蘋果多項專利權,需要賠償10.5億美元。隨後經過重審,法院判定三星只需賠償2.9億美元。

到了2016年,美國最高法院又將數額改成了3.99億美元。

2018年5月24日,最高法院陪審團再次判定三星賠償蘋果5.39億美元。審判結束一個月,蘋果和三星達成庭外和解,這對老冤家終於冰釋前嫌。

三星與蘋果之間這對昔日的老對手在今天選擇達成和解,或許與二者雙雙在硬件營銷業績方面受挫不無聯繫。

論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才能共贏

為什麼需要聯合對手

商場如戰場。

一個企業,特別是一個初創企業,在商業競爭中本來就不太可能佔據優勢地位,無論是技術、資本,還是人才,都很難跟行業巨頭抗衡。

如果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一意孤行,很有可能將企業帶入絕境。你跟競爭對手耗費大量的人力、資金打消耗戰,不僅削弱了自己的實力,還可能讓第三方企業有可乘之機。

我們可能都還得當初團購網站的“千團大戰”,優酷和土豆的“版權大戰”,滴滴和優步的“燒錢大戰”,騰訊和360之間的“3Q大戰”,競爭局面中,參與其中的企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爭取最後的勝利。

大多時候,到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

參與競爭的這些企業還是實力上旗鼓相當,如果雙方實力懸殊,那麼作為弱勢的一方勢必勝算更小。

更何況,商場面對的形勢變化迅速,就像諾基亞的轟然倒下,當年它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是它輸給了時代,因為沒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沒能順應時代的變化。

論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才能共贏

作者講述了他在經營企業中的一個故事。

當年他和馬克斯·列夫琴合夥創辦的Confinity公司和埃隆·馬斯克的X.com辦公大樓只隔了四個街區,最為關鍵的是兩個公司的產品極其相似。

我們知道同質化的產品最容易引起激烈競爭,他們當然也沒能逃脫。

兩家公司不僅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以確保自己在這場競爭中勝出,就連員工加班加點都成了常態,大多數員工每週工作長達100多小時,遠遠高於正常規定的40個小時。

儘管雙方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可是結果依然不盡如人意。

然後,誰也沒想到,兩家公司還未決出勝負之前,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大量的科技公司在這場災難中倒下,他們的生存也面臨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開始思考聯合起來應對危機,於是一個股權50:50的公司成立了,兩家公司聯起手來,終於熬過了那個寒冷的互聯網冬天。

試想,如果在那個時候,雙方還是一意孤行,為了證明自己而堅持要分出輸贏,可能雙方都將被那場互聯網泡沫所吞沒。

所以,商業經營也講求一個“變”字,隨機應變,隨勢而變。

論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才能共贏

什麼阻止了跟對手聯合?

對個人來說,有點英雄主義是非常受人歡迎的。

真正的英雄非常看重自己的榮譽,甚至把榮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普通人的“愛面子”也是捍衛榮譽的一種體現,很多人因此而衝動決策,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一爭到底。

在個人身上可能無可厚非,如果放到企業決策上卻很致命。

就像《創業時代》中提到的郭鑫年,在獲得風險投資之後,沉浸在實現自我的膨脹中無法自拔,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建議,他覺得自己經歷了很多苦難,終於拿到了投資。

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自己大展拳腳的機會馬上就要來了,在這個時候,竟然要讓自己放棄對公司的掌控?

在他心裡,這樣的決定不僅 “跌面子”,也違背了他創造魔晶的初衷,堅決不能做。

他明白不明白自己公司被收購會給他和公司帶來的好處呢?

論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才能共贏

他懂。但是,成功爭取到風投資金的經歷強化了他對自己的期待,提高了對自己能力的估計。

他更加自信,也更自大,認為自己不再需要依附強者,只要自己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贏得勝利。

對於魔晶是否接受收購,他並沒有當作一個商業決策來考慮,而是當作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創業者叫板傳統大佬的英雄事蹟。

這時候,他看中的並不是企業的利益,而是自己的情懷。

最後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情懷並不能挽救一個企業。

只有真正懂得順勢而為,才能減少企業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壓力與阻力,才能避免將資源消耗在無謂的競爭中,才能將資源用在創新上,為企業開疆擴土。

商業本來就不是一場遊戲,只有情懷是無法實現盈利的,更無法在與強大對手的競爭中勝出。

只有迴歸理性,真正拋開個人榮譽和自尊,把商業經營當成一門生意,才可能為企業作出正確決策,為企業贏得發展資源和機會。

論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才能共贏

最後:

如果我們無法打敗對手,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它聯合起來。

這樣不僅無需面對競爭,還可以利用彼此的優勢。這對於一個初創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像蘋果,三星,小米等比較成熟的企業都會選擇合作,合作代表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最終實現共贏。

用在生活學習上是一樣的,學習上那科不好就像那科好的同學學習,生活上總有一些優秀的人值得我們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