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11月12日,被誉为“漫威之父”的漫画宗师斯坦李去世,享年95岁。美漫在中国可能算小众文化,但近十多年来,漫威系列电影取得巨大成功,让漫威这几个超级英雄变得家喻户晓,而每部电影都能看到斯坦李出镜的彩蛋,让中国年轻观众也很熟悉这位老人。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作为美国流行文化元老级人物,斯坦李的逝世,很容易让国人联想到前不久去世,享年94岁的金庸。他的武侠小说同样影响了半个世纪的中国人。创造出像郭靖,令狐冲,萧峰,张无忌这些经典大侠角色。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而另一方面,漫威中的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这些经典角色,都是出自斯坦李的手笔,虽然西方人没有“侠”的概念,但这些超级英雄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举动,也都是侠之举动,称其为西方文化的“侠”也算恰如其分。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斯坦李和金庸,这两位老人年纪相当,又分别堪称中美两国侠文化的元老级开创者,被人们相提并论也理所应当。

不过说起来,这两位其实不大相同,或者说大不相同。

首先斯坦李是一位漫画创作者,但他其实不怎么会画画,主要负责人物创意,而另一位合作者杰克科比才是蜘蛛侠,雷神这些经典形象的绘画者。后来这两人还因为各种利益纠纷,变成了相互指责的仇家。

而金庸则是一个人创造了自己的武侠世界,无论是经典角色,还是武功、门派这些江湖文化的设计,都是来自手中的一支笔。(除了倪匡短暂代笔一段时间)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其次,斯坦李是一位漫画创作者,也是一个对流行文化嗅觉敏锐的编剧和制片人。当漫画产业渐渐没落,他及时抓住了电影行业发展趋势,推动打造了漫威宇宙体系,让几十年前的超级英雄又通过电影获得新生,自己也成为了娱乐圈的元老级人物。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而金庸虽然是武侠文化的开创者,但武侠却不是他的主业。他的本职工作是一个严肃的报人,以及知名社会活动家。虽然金庸小说取得巨大成功,改编成无数影视作品,但他除了获得一些版税外,并没有打造自己的IP文化产业。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最后,斯坦李的人生分成漫画和影视两个阶段,他的巨大名望,一部分原因是活得足够长,才成为了漫威的象征。但实际上漫威宇宙,并不是一个人的创作产物。正是一代代人,无数漫画家不断打造、与时俱进创新,才能获得如日中天的想象力。当然斯坦李可以无愧是漫威的船长。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而金庸72年就封笔了,侠客不再,尽在往昔。虽然十四部小说成为了传世经典,但武侠文化却失去了继承者,逐渐老去脱离了时代,对新一代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当下我们一遍遍翻拍金庸武侠的影视作品,观众只会去讨论角色像与不像;而那一边的美国电影中,曾经与纳粹作战的美国队长,如今重新开始对付恐怖分子。经典超级英雄们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在电影中实现文化输出。

斯坦李和金庸 同为东西方“侠”文化之父 其实大不相同

作为武侠文化的经典代表,这么多年来我们能谈论的还是金庸,还是那几本书中的剧情。这是一种很悲哀的事情。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对于流行文化产业发展的忽视。

我们看得武侠小说,大部分都是盗版。我们自己的漫画动画,太多抄袭模仿,对于创造者缺乏鼓励,也没有成熟的产业体系,只是急功近利的泡沫而已。

我们怀念金庸,但我们也需要像斯坦李这样,不仅是内容创造者,还能推动产业化发展的人才,才能让我们的流行文化,变得生机勃勃,少一些垃圾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