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時一定要嚮應聘單位瞭解的10個問題

求職時一定要嚮應聘單位瞭解的10個問題

求職時,除了問工資待遇外,還要考察其他重要的問題,否則你可能得不償失。

------張鵬

年底總是員工跳槽最頻繁的時候,而跳槽的諸多動機中最常見的可能是這兩個:薪水高低和職業前景。但許多人在跳槽後雖然薪水多一些、職位高一點,但其他方面損失慘重,結果後悔自己做出的選擇。比如,我們公司就有不少員工出去後又回來了(我本人就是一例)。這些人寧願放棄更高的工資待遇,是因為他們覺得還有其他價值不能忽視。那麼,哪些價值是我們在求職時要考慮的?我總結出下列除工資外的十大價值供大家參考。

1、福利待遇

也就是工作單位是否會按法律規定給你繳納各種保險和公積金。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錢,並且是你未來生活的重要保障。

2、工作時間

每天和每週工作時間是多久?比如,有的公司工作時間是每天9點到17點,包含中午吃飯的時間。但絕大多數單位都是9點到18點,也就是每天多工作1小時,這就相當於比前一個多了12.5%的工作時間。如果一家公司給你長10%的工資,但每天的工作時間長了12.5%,你覺得這樣的跳槽是不是划算?

3、是否加班

有的公司加班比較多,並且沒有加班工資或者調休。這無疑就增加了你的工作時間。另一些公司有加班,但能按國家規定調休、給雙倍或三倍的工資,也許你就能接受了。所以,面試時一定要問清楚這個公司加班情況和待遇。

比如,有人埋怨華為員工的工作時間長,經常加班,但華為的待遇比同行業高許多,這也是公平合理的。你不可能既想錢多,又想事少,因為這樣的企業很快就會倒閉的。

4、法定假日

中國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一年共有11天,包括:元旦1 天,春節3天,清明節1天,勞動節1天,端午節1天,中秋節1天,國慶節3天。你要問清楚(或者在勞動合同中寫清楚)你是否享受這些假日,如果不能享受,是否有三倍工資的待遇。

5、帶薪休假

國家規定的帶薪休假,又叫年假。按最新的勞動法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當然,公司可以超過上述規定給更多的年假。比如我們公司給所有新員工(包括試用期)每年有15天的年假,工作3年以上每多一年加1天,最多可以達到20天。這可是一筆不小的福利。如果換算成錢,你一年少工作15天,就相當於一年(每年天數減去週末和法定假日共計250天)的工作時間少了6%。

另外,年假不只是錢的問題,因為它反映的是自由度,你可以用年假去旅遊或者處理家裡的緊急事情。所以,年假增加的是你的生活質量。

6、管理風格

要了解這家公司在管理風格上是側重過程管理還是

目標管理。側重過程管理的公司,一般會有嚴格的考勤制度。就是說,你遲到幾分鐘就會被扣工資或者獎金。如果你家裡離公司比較遠,又不願意早起,那麼你就要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你可能會出現因交通原因而遲到的情況。相對來說,採取目標(結果)管理的公司,對考勤的要求不是那麼嚴格。

求職時一定要嚮應聘單位瞭解的10個問題

7、公司狀況

許多求職的人都只關注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一個重要前提:你的利益最終取決於公司是不是能獲利。所以,你一定要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態是不是良好,包括過去的歷史、最近的狀況與未來的規劃。有的公司給你的待遇非常好,但可能第二年就倒閉了。

8、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好壞會影響你在工作時的心情,也會影響你的職業發展。好的企業文化包括尊重個人、規範流程、關係簡單、公開透明。要在面試時全面瞭解對方的企業文化不是那麼容易,但你還是可以從面試的安排、面試的接待、面試官的態度、面試的問題、面試後的跟進等方面多少看出這家公司企業文化的現狀。

9、工作內容

不要被對方給你的職位所迷惑。比如,給你的職位可能是“副總經理”,但你進去以後就會發現,你做的工作只不過相當於總裁助理,幾乎沒有任何權力。所以,你一定要問清自己的

責任(包括業績指標、向誰彙報)、權力(包括人事權、財務權、管轄範圍)與資源(包括你的下級、你能調動的其他資源)。如果對方連這些都說不清楚,你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因為結果可能是糾紛與後悔。

10、發展前景

這是與你的職業規劃有關的重要問題。如果你希望自己能不斷拓展自己的專業範圍和職務等級,你就要了解這個公司給你的職位是不是符合你的發展需要。相對來說,一家成長型公司給你的職業發展更有利。

你還可以問一下公司對員工的發展提供什麼幫助,比如上級指導、輪崗訓練、內部分享、外部培訓等。

小結

面試時,要向面試官提出上述10個問題不太現實,畢竟太危險。因為對方會認為你是一個斤斤計較的自私者。所以,提問時一定要有技巧性,要讓對方感覺到你關心的是公司的成長,而不是個人的利益。這就需要你有非常好的溝通能力,這是你的職場能力的重要部分。

其實,職場就是市場,求職者是商品,企業也是商品。這並不是單向選擇,而是雙向選擇。只不過,選擇權的大小與自身的價值有關。

請記住,你的對手不是企業,而是其他的求職者。如果你自身價值不高,那麼,對上面的10個問題,你根本就沒有提問的資格,這就是現實。

所以,提升自己的價值才是王道。在職場上,選擇權不是你爭來的,而是別人看到了你的價值以後主動給你的。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