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經管院長錢穎一教授:Why心智模式,讓印度人更加成功

思維模式概念氾濫

思維模式,是我們看待、理解和認知這個世界的視角和方式。也可以叫做心智模式,mindset。

這個定義,說和沒說一樣。

思維模式這個概念,現在已經被泛化了,什麼都可以叫思維模式。

不過也沒關係了,說明現在大家開始重視思維教育了,是好事。

為什麼印度人在國際上比中國人成功?

有一次,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和錢穎一教授座談,他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印度人在國際上,比如美國的商界和學術界,比中國人成功很多?

想想也是,很多世界500強公司的CEO/CXO,都是印度人。

比如微軟公司的CEO是印度人薩蒂亞·納德拉,谷歌公司的CEO桑德爾·皮查伊,等等。

在美國高校的學術界,也有很多教授和校長,都是印度裔。

與之相比,中國人在美國,也有很成功的,但是,基本上很難做到跨國公司CEO或者高校的頂級管理層。

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在場的學生議論紛紛,最後彙總下來,大致有如下原因:

1. 英語是印度人的官方語言,所以在西方世界,溝通能力比中國人強。

2. 印度人善於總結,也喜歡對外展示,所以比內向的中國人曝光度更高。

3. 因為政治體制原因,印度畢竟屬於西方民主化體系,所以能夠被認同接納。

... ...

零零散散,還有其他一些原因,都有一些道理。

不過,最後錢穎一教授,補充一個原因,也許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

印度人喜歡問Why,而中國人,喜歡問How。

Why-How-What思維

Why思維,就是萬事喜歡問,為什麼?

有好奇心,喜歡刨根問底。

延伸開來,喜歡問Why的人,大都是結果和目標導向的行事風格。

那How呢,就是怎麼做?實幹派,追求一個方法,然後把事情做了。

再多說一個,What,就是具體是什麼了,比如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誰,在哪裡,做什麼事?這些都屬於What的範疇。

這中間的區別,還是很微妙的。大家仔細體會。

舉一個例子,領導交代你辦事,說他需要出發去美國。

具備What思維的員工會問,老闆,我看了明天早上9點有個航班去舊金山,但是中途有個中轉,總體行程16個小時,可以嗎?

具備How思維的員工會問,老闆,明天的航班需要中轉,但是大後天有個航班是直飛,你願意選哪個?

具備Why思維的員工會問,老闆,你為什麼要去美國?是休閒還是度假?

例子不是很恰當,不過也能說明問題。Why思維的人,會直達問題的本質。比如,也許老闆不是公差,是家人急病,需要迫切去?也許老闆一家人打算休假,行程不那麼緊急。

在問清楚出發點和目標(Why)後,才能更好地,選擇適當的解決方案(How),然後根據選定的方案,來規劃詳細的行程(What)。

印度人喜歡問Why,恰恰說明,他們有探求事物本質的好奇,不急於給出解決方案。

古代印度能夠發展出佛教,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因此,未來的中國人,我特別希望,能夠多多培養Why思維,而絕非像目前的教育制度所設計的那樣,太專注於尋找正確答案,並且還是唯一的。

這種落後的教學思路,扼殺了多少中國人的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