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玉溪撫仙湖底浮出中國“龐貝古城”


撫仙湖位於澄江縣以南5公里處,距離昆明70多公里,是我國有名的淡水湖。

由北大教授、環境考古專家於希賢和雲南日報兩名記者組成的調查組,乘“藍鯨號”潛艇分數次潛入撫仙湖底,採用攝像、檢測、取樣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手段,成功地對水中古滇遺址進行了觀察與勘測。通過水下的大量拍攝和考證,以及對國家有關水文勘測資料綜合分析,撫仙湖水下的古文明遺址。

該遺址是一座古滇聚落群,其建築構造與滇中古長城埂相似,各類建築均採用石質,其中大體量石材的加工水平和建築規模,說明該聚落已具有較高的文明程度。聚落區內功能分區不同的房基、石板道路及規整牆體,顯示出該聚落已初具城市功能,在中國現存的遠古建築中實屬罕見。


古滇聚落群大約由8個石頭建築群組成,分佈在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2公里的水域中,每個群落面積大小不等,區域面積約2.4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的5個群落基本連片,各個群落建築體量各異,其中4號群落水深20米至9.8米,6、7號群落水深75米至90米。根據水下聲納顯示的目標,1號、2號、3號群落遺址均有古聚落建築群的存在。其餘5個群落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水下考查證實。

古滇聚落群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災變中陷落水中的,這是該聚落遺址的基本成因。古滇聚落群傍山臨水而建,而所傍的數座山體,有大面積斷裂明顯陷落痕跡。專家認為,山體下陷的年代大約在二三千年之間。該聚落群是因災變陷落水中,還是因災變堵塞出水口使湖水上漲陷入水中,以及較為確切的陷落年代,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證。

在3月13日、15日的下水調查中,潛艇深水電視攝像機拍攝了大量圖像:其中有二三十米長的石牆、二三米寬的石板、三四米長的石條,數米見方的大型人工石塊,鑿有圓洞或槽的石塊。在2號石群裡,還有數米寬的南北向石板大道,兩旁則建有不同體量的建築物。在考察中,還從現場打撈出水一塊人工石塊,這是取自滇中古遺址現場的第一塊實物。


於希賢教授認為,水下古滇聚落群的考查,進一步證實古滇確實出現過重要的文明時期,發掘、整理、張揚“古滇王國”文明,對我國的水下考古工作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