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顽固性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鸡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在当前小规模、大群体,滥用药物,养殖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大多数抗菌药物防治后,疗效往往不明显或用药时稍好,停药后又复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鸡顽固性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鸡顽固性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一、大肠杆菌病为何容易发生?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血清型极多,按其致病力大小可分为治病性、条件性、非治病型等类型。饲料、垫草、粪污和禽舍灰尘中大肠杆菌常大量存在,普通禽舍中每克灰尘可含有10~100万个大肠杆菌,卫生条件差的禽舍中,每立方米空气可含多达3~5万个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鸡肠道中的常在菌,其密度能达到每克肠内容物含有100万个左右的细菌,大约有10%~15%属于有致病力的血清型,可以说凡是有哺乳动物和禽类活动的地方,其空气、水源和土壤中均有本菌存在。

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环境中存在(致病性大肠杆菌、条件性大肠杆菌);2、有致病力的大肠杆菌达到足够多的数量;3、鸡体本身的抵抗能力不能抵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攻击。在现有饲养管理水平下,前两个条件可轻易得到满足,因此当各种应激(如昼夜温差过大、饲料中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空气中有害气体严重超标、湿度过大或过小、疾病状态等)导致鸡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的致病性就可表现出来,造成感染发病。

二、大肠杆菌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消化道:饲料和饮水被大肠杆菌污染,特别在老养殖区,棚舍密集,粪便乱堆放,人员及车辆(送料车、收粪车等)无法严格消毒,其中以水源污染引发的病症最为常见,表现为用药即好停药复发;初生雏用凉开水就好,用生水就发病。

2、呼吸道:污染严重禽舍,大肠杆菌吸附在尘埃上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鸡只吸入,通过呼吸道感染发病。此类情况多发于鸡舍湿度长期严重偏低、带鸡消毒次数少、通风不良的鸡场。

3、蛋壳:种蛋产出后被粪便或环境污染,没有及时清洗、消毒,造成种蛋带菌。

4、交配:病菌可通过不洁精液把病传给母鸡,造成母鸡感染和垂直传播。

5、经蛋传播:患病或亚健康种母鸡在蛋的形成过程中,可经蛋垂直传播本病,引起孵化率降低和形成弱雏,造成早期发病。国内调查发现,死胚中大肠杆菌分离率高达50%。

三、大肠杆菌有哪些发病特点?

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鸡群中均有本病发生。

1、发病日龄:各日龄均可发生,肉仔鸡以20~45日龄发病最多,蛋鸡以高峰期的产蛋鸡发生最多,损失最为严重。

2、发病率和死亡率:因与血清型及菌株毒力、并发或继发病、采取措施(防治措施、管理措施)是否及时导致差异很大。现有资料统计,鸡群发病率为11~69%,发病鸡只死亡率为3.8~72.9%,发病鸡只致死率为40.2~90.3%。

3、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较为多见,死亡率也较高。如果饲养密度大或老养殖区,棚舍陈旧、密集,则本病可随时发生。鸡群感染败血性霉形体、非典型新城疫、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病、球虫病时常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各种应激因素导致鸡体抵抗力下降时则直接导致大肠杆菌病的暴发。

鸡顽固性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