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日本蠟燭圖技術》

注意,本書是一位美國人寫的,而非日本人。

他叫斯蒂夫·尼森,外號:k線圖之父,就是下圖這位大帥哥。

讀書記:《日本蠟燭圖技術》

近代以來,西學東漸盛行,而本書恰恰是東學西漸的代表作。尼森也因此書的誕生而享譽華爾街!

話說,但30多年前,當尼森在交易行E.F. Hutton工作時,他就開始聚焦股市技術分析。20世紀80年代後期,當尼森在美林證券任職時,他遇到了一名日本經紀商。這名經紀商在與客戶的談話中經常用到如“doji”和“harami”之類的日本詞語,就是十字星、烏雲蓋頂。對此感到好奇,尼森在1989年為期貨雜誌寫了一篇文章,介紹了這種在日本有著200多年曆史的市場分析技術。一時,擁有古老證券交易歷史的美利堅國度,竟然掀起了一場蠟燭圖熱。

現在燭臺圖——包括一個交易日內某個投資(股票)的移動信息而不僅僅是其收盤價——已經成為了大多數圖表分析中的必備標準。許多西方股市圖表家也都會選擇燭臺圖來描繪市場。

為何蠟燭圖技術會在全世界贏得如此多的交易所和投資者青睞呢?

讀書記:《日本蠟燭圖技術》

究其原因,筆者發覺:

1、蠟燭圖的運用,可以錦上添花,而非取而代之,讓其它技術可以更加的完美而非削弱。

2、此番的東學西漸,讓證券市場發達的美國和歐洲獲得了一種具有空前吸引力的技術。

3、蠟燭圖的運用與推廣,著實存在一種令人入魔的吸引力,八個字可以概括:情不自禁、欲罷不能。

好了,今天就讀這麼多,明天繼續!

附上雪景圖一張

讀書記:《日本蠟燭圖技術》

這叫碩果僅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