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新零售的供應鏈(一)

零售的本質是以合理的成本向消費者販賣體驗,賺取體驗與成本之間的差價,即利益。零售販賣的商品只是為消費者提供體驗的載體之一,影響消費者體驗的載體包括:品牌、商品質量、價格、消費場所、服務,等等。這些體驗的載體對於不同類型的零售業態、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應當有不同的權重。

對於類似的零售業態,服務類似的消費者時,比拼的實際上就是販賣體驗與成本之間的差價,能否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佳的體驗?能否維持體驗的同時降低成本?能否成功販賣更多的體驗,而控制成本增長在一定範圍內?這樣來看,零售業態之間的競爭在於販賣體驗和控制成本這兩個戰場。

對於販賣體驗和控制成本,供應鏈都是毫無疑問的直接業務承載,因此零售行業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供應鏈的競爭。由於零售通常是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最後一環,因此零售的供應鏈管理,不應僅是零售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管理,更應是包含上游整體供應鏈在內的管理。

新零售與供應鏈

新零售並不是某種新的零售業態的代名詞,從街邊的一溜兒店鋪,到傳統百貨商場,再到專賣店,再到現代shopping mall;從街邊菜鋪,到菜市場,再到大型超市,零售一直在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是適應消費者體驗需求的變化,有時是引領消費者體驗的改變。

現在以“新零售”命名的零售變化,主要是來自於電商資本的推動,背後是科技、經濟、社會等因素的綜合作用:

1)科技,如:信息技術如基礎通信網絡、數據技術如數據挖掘、電子技術如手持設備與傳感器;

2)經濟,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電商業態的近年高速發展至當前放緩;

3)社會,如:開放的社會環境、80年代嬰兒潮進入消費高峰階段、科技人才的儲備、中國邁入服務型社會、年輕一代喜好變化等。

以阿里、京東為首的電商,之所以推動新零售,其驅動力來自於解決同質化問題,是為了開拓新市場保持增長。電商的出現,在體驗上提供了更多的商品、更低的價格、更便捷的服務、更詳細的商品評論,因此顛覆了傳統零售(電商產品低價的第一階段原因是網絡開店成本低,第二階段原因是品牌商入駐帶來供應鏈層級縮短,例如淘寶到天貓的發展)。

但現在電商之間同質化已經很明顯,為消費者提供的體驗創新越發有限,儘管不斷有一些新的電商業態出現(例如,網易嚴選、拼多多),純電商零售增速的放緩都是可以預料到的。如何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去線下尋找增量市場。

去線下的好處包括:

1)獲得線下市場:這部分市場本身就是很難線上化的,比如:餐飲、生鮮、高端消費等;

2)獲得線下流量:通過掌握線下高頻次消費場景,獲得線下流量,用於支持其他業務,比如:支付、廣告等;

3)線上線下的融合:創造更多的消費場景,迎合消費升級的趨勢,進一步塑造消費者體驗習慣;

4)佔據更多渠道:渠道的壟斷意味著更大的影響力,可以做自有品牌的產品,向上遊延伸。

以上分析說明新零售要掌握“流量”,這個流量包括客流、資金流、貨物流、信息流。新零售的競爭戰場不僅在於為消費者提供價值(佔據更寬零售渠道),還在於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價值(集成更深的供應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