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者張小龍

獨行者張小龍

張小龍的演講伴隨著大量的超過五秒的間歇,和另外一個我現場看過兩次的演講者天上地下。對於其他人而言是演講的災難的大段大段的停頓,他卻沒有令人覺得尷尬。嘴拙、內向、文藝、沒有攻擊性,反而有一種反向的說服力。他就是互聯網產品屆的蔡徐坤,幾千上萬人買票去從全國各地去廣州應援,還有更多人通過直播觀看。很多極為刻薄的人對他也充滿寬容,以後可能很難再有這樣一個“國民產品經理”了。

上面這段話是1月9日晚上在張小龍演講的間歇我發的朋友圈,我發完沒多久,微信上就跳出好幾個朋友問我是不是在現場,他們在現場,約結束後面基的。

當天晚上,除了極少數合作伙伴和媒體之外,現場的好幾千人,都是買了1199元門票,從全國各地過去的人,這個價格堪比演藝圈當紅大明星的演唱會的前幾排的價格了,買票的人可能也是中國消費最理性的一群人,從這點可以看出張小龍的魅力一二。

張小龍是微信之父,這是現在他身上最大的光環,因為微信,他目前被讚譽為“地表最強產品經理”,但是即便沒有微信,他做出過Foxmail和QQ郵箱,也足以讓他在中國的IT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他對自己的定義只是微信的產品經理,雖然他的頭銜是騰訊的高級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但是他在騰訊年會上說的卻是“不喜歡管理”,在公開課上自稱也是“產品經理”。

現在的整個IT業界有風吹草動的消息就得到無數媒體關注的企業,一個是蘋果的新品,一個是微信的新版。每一次更新都能獲得爆炸式的關注,以及各種各樣的分析文章,蘋果作為硬件+軟件的集成商,擁有做行業牽一髮動全身的影響力,得此殊榮不奇怪,微信作為一個純軟件,依靠每天對10億+的人的影響,而得到這樣的關注度,張小龍功不可沒。

1月9日晚上微信公開課Pro的現場,張小龍做了長達4小時,3萬字的演講,從9號當天到現在,媒體、自媒體都寫嗨了,各種各樣的稿子層出不窮,從全文轉發,到金句提煉,到張小龍的前世今生等等等等。看的人眼花繚亂。同樣的場景,不久以前的微信7.0更新時也一樣,可以說最近一個月,張小龍和他的微信承包了太多的頭條和熱點。

在我看來,張小龍首先是一個思想者,其次才是產品經理,他關於微信和產品,有一套系統的邏輯自洽的思考,這些思考裡有長時間的反覆錘鍊,從他早年的飯否裡、隻言片語的訪談裡、網上流傳的內部講座PPT裡。他的演講中有大量的類似於囈語的句子,這些話第二天被總結成的金句廣為流傳,一如他多年前在飯否上發的2000多條推文。當年在飯否上,他就說過:“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這話結合現場的演講表現來看,所言非虛。

在當下的互聯網環境裡,微信的表現是特立獨行的,張小龍認為這不是因為微信做的多麼好,只是因為堅守了一些他們認為是對的原則和底線,所以就變得特立獨行了,這是大實話,但是也讓人聽了怪不是滋味的。微信有太多的關於設計和運營的理念,你適應起來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在其他的軟件裡你卻幾乎很難看到。比如不加開屏廣告,不作節假日營銷,不騷擾用戶,不迎合用戶也不感動用戶等等等等。

聽張小龍的演講的時候總想起黃玠的歌詞:“有才華的人唾棄金光閃閃的獎座,親愛的小龍你是否也曾愛慕虛榮。”。你感覺他們很輕鬆就作出了這樣那樣的選擇和決定,但是作為一個從業者你就知道在執行過程中那些看起輕飄飄的決定,真要做起來太難了。感覺就是阿爾帕西諾的那句電影臺詞:“我總是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麼?因為太他媽的難了。”

太多人說起微信的成功是總是不屑一顧:如果不是QQ的資源導入的話如何如何、如果不是抄襲了kik的話如何如何、如果不是背靠騰訊沒有盈利壓力的話如何如何,這些判斷裡有一種居高臨下的道德優越感,在我的觀察裡,說這些話的人大多淺薄而傲慢,對大多數事物缺乏基本的系統認知和思考。這類人往往喜歡把身邊的成功人都歸結為要麼運氣好,要麼是富二代。

張小龍1994年大學畢業之後短暫在電信機關單位上了一段時間的班,很快就辭職南下廣州打工了,因為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熱愛,1997年他開發了Foxmail並一個人寫了Foxmail的前三版的所有代碼,用了4年的時間用戶量達到了200萬,要知道,1998年的時候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才100萬,2001年的時候也才2000萬,十分之一的中國互聯網用戶,都是他的用戶。

1998年雷軍在金山時,想要收購Foxmail,報價15萬,幾乎都談妥了,金山一個員工跟雷軍說沒必要收購,他一個月就能寫出來,於是交易作罷。2000年互聯網泡沫爆發,Foxmail最終1200萬賣身博大公司,2005年,博大經營不善,又把Foxmail賣給了騰訊,張小龍進入騰訊,同年,騰訊啟動QQ郵箱項目,交給了張小龍,但是2006年2007年,QQ郵箱因為臃腫難用,被同行吊打,即便是後來被稱為產品之神,也不是戰無不勝,也經歷過自己的黑暗時期。

2007年張小龍帶領團隊調整了方法,做出了新版本的QQ郵箱,第二年就成為了國內使用人數最多的郵箱產品,同年獲得了騰訊內部的“年度創新大獎”,被稱為騰訊的“七星級產品”。之後的2010年,微信項目立項,2011年初,微信1.0版本上線,隨後的故事,基本大家都知道了。

一個人開發Foxmail的數年,在博大的5年,以及作出QQ郵箱的前2年,張小龍經歷了什麼,思考了什麼,沒有人知道。世界就是這樣,你默默無聞的時候,你不能證明自己行的時候,你怎麼想的、經歷了什麼,遇見了什麼根本不重要。

他的前同事和菜頭在知乎上寫他時說,他是那種因為喜歡《藍蓮花》歌詞,就一定要問許巍買下版權,掛在QQ郵箱入口的人。他也是那種喜歡同事小女兒塗鴉,就把一幅塗鴉畫和《藍蓮花》一樣掛在QQ郵箱入口的人。在微信前幾個版本遭遇到鋪天蓋地的質疑時他沉默不語,但是在3.0版本上線時在啟動畫面上放了一副邁克傑克遜的照片,配了一句他的話:“你說我是錯的,那你最好證明你是對的。”

時至今日,微信已經有10億還多的日活躍用戶,張小龍已經封神,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過度解讀,包括我這篇文章,可能也是這樣,但是我覺得他值得被如此。公開課之後第二天,一個創業者在微博上說:“是不是每一個研究社交的人看待張小龍都必須經歷三個階段:1,他是神;2,他不是神; 3,他確實是神。”

我寫這個文章不是因為張小龍取得多大的成績,雖然目前看的確是如此,但主要還是發自內心對他的喜歡,沉默寡言但又內心豐富、溫聲細語又意志堅定,文藝又不惡俗,沒有攻擊性但是也不軟弱無力,不油膩不油腔滑調,有自己的深刻思考和見解又不強勢的說教。做出來的東西好用也遵守了種種美學的規則。我作為跨度20年的互聯網老網民,也間接的通過使用他的產品,瞭解了他這個人。

我小時候看過一個故事,30年過去了還是記憶深刻,說有一個村子裡的人平時都非常不愛乾淨,所有的人以及他們的家裡都非常的髒,有一天一個小孩無意中在河邊被仙女乾淨了,他家裡的人看到一個乾淨漂亮的小孩回家之後,頓覺自慚形穢,於是把他們家收拾打掃得非常乾淨,自己也收拾了清爽整潔,村裡人看到他們家的變化,隨後也都漸漸變得愛乾淨起來,整個村子都被這個小孩改變了。

這個故事放在現在說,隱喻的對象就太明顯了。

我很慶幸中國現在有張小龍這樣的企業家,並且慶幸他這樣的企業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和社會地位,作為一個用戶來說,這是幸福的,作為一個從業者來說,也是幸運的。一如張小龍在演講結束時引用的電影臺詞:“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