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改革後,這9種學生永遠拿不到高分!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教的,有潛力的!若一個孩子有上進的心,願意改變,幾個月成績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完全不想改變,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做再多也是徒勞。

中高考改革之後,這9類學生,如果再不改正過來,就只有墊底了。家長們注意!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1

不會閱讀的學生

改革之後,“得語文者得天下”就成為決勝考場的關鍵,初中階段的文體主要是記敘文。

舉個例子:

同樣是描寫一個人的站姿不優雅,大多數同學都會平淡地湊字數:“她的站姿很不優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那些讀過魯迅《故鄉》的同學,就知道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裡,雙手叉腰,像個細腳伶仃的圓規!”


所以你看,課外書讀少了,你連生活中最基本的“站”這個小動作都描寫不好,作文怎麼能寫好呢?

對策

小說、名人傳記、詩歌……閱讀內容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即可。

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讀書方法。

利用多種渠道擴展閱讀量,初中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0萬字。

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言文字,學會摘記和寫讀書心得。

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學會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報刊,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精神世界。

適合中學生閱讀的30本書籍推薦

2、《荊棘鳥》 科琳·麥卡洛(澳大利亞)

3、《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挪威)

4、《荒野的呼喚》 傑克·倫敦(美國)

5、《基督山伯爵》 大仲馬(法國)

6、《窗邊的小豆豆》 黑柳徹子(日本)

7、《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西班牙)

8、《哈利波特》 J.K.羅琳(英國)

9、《追風箏的人》 卡勒德·胡賽尼(美籍阿富汗人)

10、《呼嘯山莊》 艾米莉·勃朗特(英國)

11、《阿信》 橋田壽賀子(日本)

12、《達芬奇密碼》丹·布朗(美國)

13、《三體》 劉慈欣

14、《藏地密碼》 何馬

15、《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

16、《悟空傳》 今何在

17、《明朝那些事兒》 當年明月

18、《大秦帝國》 孫皓暉

19、《三國演義》 羅貫中(明)

20、《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袁騰飛

21、《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 肖恩·柯維(美國)

22、《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阿蘭·拉金(美國)

23、《牛奶可樂經濟學》 羅伯特·弗蘭克(美國)

(以下為作者部分)

24、金庸(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白馬嘯西風)

25、餘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

26、劉墉(螢窗小語/創造自己/肯定自己/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詐/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27、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夢裡花落知多少/哭泣的駱駝/稻草人手記)

28、餘秋雨(文化苦旅/山居歲月/借我一生/千年一嘆)

29、赫連勃勃大王(隱蔽的歷史/歷史的人性/華麗血時代/帝國的正午/刀鋒上的文明)

30、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思無邪)

2

字跡潦草的學生

一手爛字,很可能讓你的孩子無緣重點高中,更別提好大學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考試在普及“電子閱卷”,高考、中考都是這樣。而“電子閱卷”對書寫的要求則更加嚴格。

如果孩子從小就寫字不規範、下筆力道也沒練好,那他的答題卡通過掃描儀掃進電腦時,幾乎就是一團模糊。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閱卷老師連看都看不清,咋給你分?再來看看閱卷老師最“厭惡”的幾種字體,看你的孩子有沒有中槍?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遠距離的戀愛式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黑螞蟻的飛行式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深坑尋幽式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卑微的木柴式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藍色顫抖式

作為對比,接著看看幾種從正面角度上能讓閱卷老師看著舒服的字: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不漂亮但很清楚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實在不漂亮但確實清楚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非常不漂亮但非常清楚

總結:1.可以寫得不漂亮;2.一定要能看清楚。記住 ,我們孩子參加的是考試而不是書法比賽!!!

閱卷者的建議:從電腦閱卷的經驗來看,有這麼幾點:

一,寫楷書,也就是說盡量不要連筆。

二,字要寫得稍大。

三,需要一大段文字時,寫之前要排版。

對策

所以,從現在起讓你的孩子每天抽出15-30分鐘好好練字吧,一手漂亮、規範的書寫不僅僅能讓卷面整潔,還能一定能程度上加快書寫速度,讓孩子在中考、高考這樣書寫量極大的考試中取得相當大的優勢。

3

不會規劃學習的學生

在學習上花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嗎?

不一定!

有些學生雖然看起來很努力,課間不出去玩,週末也窩在家裡寫作業,但他大部分時間並沒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一個班裡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這個狀態。

有的學生從來不熬夜,該玩的時間也在瘋玩,但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能提前做個計劃,知道總共有哪些任務,安排好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一個班裡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這個狀態。

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學生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對策

讓孩子自己製作學習計劃並堅決完成。

先仔細想想,這段時間最想在哪方面有收穫?是單詞量的突飛猛進,還是語文素材的積累,還是數學基礎的鞏固?讓孩子選一個最想要的目標,然後進行分解。

適當給予一些小獎勵。當天的計劃若能執行,不妨在下週的計劃表裡安排看一場電影。 我們陪著孩子一起去,選孩子最喜歡的。

遇到變動時怎麼辦?寫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4

粗心、眼高手低的學生

身邊經常有學生考完試後說:“我竟然忘了這個知識點,粗心了粗心了……”

他真是粗心嗎?

不,他就是這個知識點沒掌握好,基礎不紮實而已。所謂的“粗心”“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藉口。

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一個好學生必備的心理素質。中考的時候,一個小小的數學選擇題就是3分,要是隨便粗心三道,10分就沒了,可能會直接影響孩子能不能上重點高中!

這時候,孩子再用“粗心”安慰自己,還有啥用?

對策

多讀幾遍題目,尤其是幾何題,綜合題。看清題目的已經條件,轉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時將已知條件標註到圖上,一步一步來。

認真仔細,重視作題的步驟,重視過程,不要只關注答案,掌握方法,提高解題正確率,吸取教訓,防止一錯再錯。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5

不會管理自己情緒的學生

情緒波動是學生當中一個極為普遍的問題。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對自己的情緒比較難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平衡和控制。

所以,一旦在學習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階段心情低潮,學習成績也就因此起伏不定。

這類學生興趣和情緒容易變換,考了高分後,驕傲自滿;考了低分後,焦慮不安、自卑、迷茫自怨自艾,沉浸在學習失敗中不能自拔。

對策

考試時出現緊張心理要迅速進行調節,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調節焦慮情緒:

①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異成績來不斷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績;我雖然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②決戰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決勝。

平常的話,學會釋放壓力(去操場跑圈就是個很不錯的辦法),穩定情緒,積極面對學習困境把握節奏,告別學習疲勞。

6

拖延的學生

成績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絕對不會今天做;假期裡能先玩的,絕對不會先寫作業。

他們的常態是:作業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寫會作業,喝口水,再休息一會……

拖延症的壞處在於,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不但學習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會變得磨磨蹭蹭。

對策

讓孩子體會一下高效的習慣。他會玩得更開心,學得更開心。

從半個小時開始練習,在這段時間內,只專心做一件事情,譬如做一篇數學卷子,或者看一本書。

把所有可能造成誘惑的東西收起來,或者乾脆換個環境。舒適的家不是最適合學習的場所。

如果孩子連半個小時都無法堅持,是不是會對自己很失望呢?想想失敗的感覺,再想想成功堅持的感覺,遇到誘惑時做個正確的選擇。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7

沉迷電子產品的學生

手機,是大人用來通話聊天的交流工具,偶爾用它休閒娛樂,緩解壓力,可以。

孩子的世界就是爸爸媽媽,老師,同學,你們每天都會見面問好,基本上不需要手機來維繫感情,而且親子時光和同窗歲月,要遠遠比那些花花綠綠的手機屏幕美好得多。

如果孩子說他也想用手機來消遣娛樂,你應該告訴他:你還沒有長大,你的大好年華不能過早地虛度和消遣。如果你在最能學習的時候選擇消遣,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等待你的必定是一個慘淡的中年,甚至是晚年。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對策

想要休閒娛樂?可以。去操場跑步打球,去海邊挖沙拾貝,去大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到鄉野田間仰望星空……這些都可以,既可強身健體,又可修身養性,都比手機裡那個光怪陸離的虛幻世界來得有意義。

8

不注重總結的學生

很多同學在複習階段不重視錯題,做錯的題目連答案都不該,或者僅僅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總結正確的方法,導致考試中一錯再錯,成績難以提高。

對策

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學習的難點所在。發現規律,抓住重點,才能有針對性地複習補救。

所以,讓孩子一定要整理一個“錯題集”,每次作業、測試和考試之後,將其中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這些很可能就是同學的知識漏洞。

家長也要督促孩子經常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就會補上。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9

基礎不紮實的學生

學習是一個持續、連貫的過程。每天的學習都需要按一個合理的順序,每個科目的學習更具有前後連貫性。

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必定會影響到下一個環節,從而導致學習節奏的混亂,最後導致知識消化不良。

對於前面已經學過的知識還沒掌握好,老師再講新的知識,自然就會聽不懂了。結果不懂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新的內容又紛至沓來,從而陷入“一步慢導致步步慢”的惡性循環。

對學過的知識一知半解,背誦、記憶時出錯率多,上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看似聽懂了,過幾天后一問三不知,經常需要翻書查看例題和知識點,做題和考試磕磕絆絆。

對策

課前一定要有預習,預習效果怎麼檢測?①試著對預習的內容提幾個問題。②試著複述。

聽課時要有主動性,儘量在聽懂的基礎上做筆記,而不是一味抄筆記,否則根本就沒有思考的空間,實在聽不懂一定要標記出來,課下儘快找老師或者聽懂的同學給自己講講。

複習要及時,並且一定要動腦。走馬觀花的瀏覽只能加深機械的記憶,更重要的是進行思考。

對於一些書上的公式、定理、單詞、成語等基礎知識,可以做些歸納整理,紮實基礎!

中高考改革后,这9种学生永远拿不到高分!

寫在最後

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孩子真正把話聽進去,親自去實踐。

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教他所有,我們也不會一輩子都陪伴在孩子身邊。老師每天要盯著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學生,不會把所有的甚至是更多的精力都花費在我們孩子身上。

孩子的人生,最終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領悟,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堅持!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