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请正视这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

“Lolita,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Lo-li-ta(洛丽塔)”。

一句是疯了癫了死了的“洛丽塔”的自白,一句是看似诗意的浪漫的迷乱的告白。

前者出自于林奕含“被折磨一生的故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后者出自于鼎鼎大名却每每被“误解”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洛丽塔》。

因起心动念聊“洛丽塔”,重看了1962年和1997年的高分电影《洛丽塔》(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与之前感受大不相同。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印象中“或许是爱情”的论断摇摇欲坠,纵使早熟的洛丽塔挑逗、主动、引诱,纵使受“原欲”驱使的中年男性魅力十足,儒雅、博学、英俊、迷人,爱到卑微和痴狂。

那么,这种爱的方式就值得同情,甚至值得原谅吗?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有很多经典的“洛丽塔”电影,如《水果硬糖》《这个杀手不太冷》《道熙呀》《鱼缸》《情人》等。

几乎近似一致的是,她们都面临着情感上的“缺失”,或家庭破裂,或被疏离漠视。

因为“缺失”所以要掠夺,以暴力的或者讨好的形式,以决绝或者玩“把戏”的姿态,不择手段地去掠夺。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她们不是成年人,拥有不够健全的“人格”,一定程度上还不屑所谓的伦理道德。

洛丽塔,并不是美好的本身,像原罪的诱惑一样,透着不可抗拒的危险性,也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这样因贫爱,而不顾一切掠夺爱的洛丽塔,能洞悉“爱”吗?

这样知晓洛丽塔“没有地方可去”,并加以掌控的中年男性,是拯救者、是因为爱吗?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让我们看看那些痴迷并赞颂“洛丽塔”的当事人,他们的说辞。

电影《洛丽塔》中,亨伯特找到逃走的、已有身孕的洛丽塔,“我清楚我是如此地诗意地爱她,胜过我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我不在乎,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再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里的中年老师李老师,“你是我混沌中年一个莹白的希望“,先让洛丽塔粉碎在话语里,中学男生还不懂的词汇之海里,让她在话语里感到长大,再让她的灵魂欺骗她的身体。”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他们用“强”的方式俘获14岁、12岁少女的肉体,用如此诗意的语言为其美名为“爱情”,他们摧毁了洛丽塔的一生,还试图凭其悲剧性人生博得同情?

这是XX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旁观者的“懂”毫无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残忍。

当我们指责她们袒胸露背、肢体触碰甚至是主动引诱是自作自受时,我们忘记了,洛丽塔是“缺失”的人,是逃走的人,她们的生命止于十几岁,二十几岁。

十七岁难产的洛丽塔审视这短暂一生,尽显自我厌弃,“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乱伦状况好”。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房思琪说,“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否则我太痛苦了”,“当事人”作者林奕含26岁自杀身亡。

请在看“洛丽塔”电影时保持警惕之心,不要被表征的美好所欺骗,剥开伪装和偏执,去洞悉背后的批判和嘲讽,直视人性的幽暗之地。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很多人说,洛丽塔“每个男人都曾幻想过”,幻想和体验可不一样,幻想是原欲,逾矩是犯罪。

他们对洛丽塔的称呼,是小妖精,小精灵等养成系昵称,如“玩物”一般。

他们对洛丽塔的“诱奸”,是假借爱情之名、诗意之美,行乱伦、迫害之事。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影片中,后期性爱场面伴以“美元”的讲价还价,这“交易性”的强调,正是对“洛丽塔事件是爱情”论调的极力嘲讽。

何况,男主角亨伯特是杀死洛丽塔母亲的人,他甚至放纵自己对她的控制欲,用物质和肉体摧毁她。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回头想想,“万般柔情,涌上心头”的深情背后,是他将她逼迫成了提前“枯萎”的女人,也是他把洛丽塔推向深渊,却仍在扮演拯救者、痴情者的身份。

再说了,17岁枯萎了的洛丽塔,也比老头子年轻得多了。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洛丽塔和中年男性,在权力上不对等,在人生阅历上不对等,所以不要以成年人的目光审视未成年人的“堕落”。

儿童性侵、家庭暴力、加害者与受害者、畸恋、爱情,稍不谨慎,就容易掉入语言、文学和艺术的陷阱,沦为残忍的同谋。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相比于《洛丽塔》的争议性,上面提到的其他几部片子“暖”多了。

出于爱而不逾矩,是《这个杀手不太冷》,是父爱或是爱情?

出于爱而善奉献,是《道熙呀》,是同情的“母系”爱或是单恋的爱?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出于爱而不束缚,是《情人》,是爱情的爱或是互相舔舐孤独的爱?

出于爱而去“报复”,是《水果硬糖》,是姐妹情爱或是审判者的爱。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每一个洛丽塔自毁的后果,都需要面对一个完全可能自我否决的过程,竭力重塑自我。

那些玩“把戏”的洛丽塔,因为年少轻浮或不知自我保护,有了悲剧性的人生。若是在“重塑”的过程中,我们这些旁观者,再残忍得压上一根稻草。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或许,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些搞亲吻的把戏、乱伦、放纵情欲,引诱早熟洛丽塔如坠“初恋乐园”的成年人,才是“洛丽塔事件”才是加害者,是罪魁祸首,是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原谅的人。

很多人吹捧洛丽塔是“原欲”,中年男性“乱伦”无罪?

面对洛丽塔,亨伯特退化成了一只野兽:“我爱你,我是一只五足动物,可我爱你。你可鄙、粗鲁,坏透了,可我爱你,我爱你!”

说白了,他不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