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促成清涼山三十萬墓碑,繼李義山後坐鎮清涼山之人

鹿鳴宋氏是春秋十大豪閥之末,離陽當國時鹿鳴宋氏已逐漸沒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鹿鳴宋氏還是出了幾個響噹噹的大人物,其中就有被元本溪列為離陽隱相的宋洞明。

《雪中悍刀行》促成清涼山三十萬墓碑,繼李義山後坐鎮清涼山之人

而那個一門雙傑的離陽京城宋氏在未發跡以前,是頂著鹿鳴宋氏的旁支的頭銜一步步崛起的,而在崛起之後,京城宋氏卻把鹿鳴宋氏拋棄,與他們劃清界限,如此過河拆橋的做法,深被鹿鳴宋氏所深惡痛絕。

而拒絕了離陽帝師元本溪的邀請,鹿鳴宋氏家主,差點成為離陽隱相的宋洞明來到了北涼,一邊遊歷北涼,一邊領略北涼的人文風情,上武當山,去青蒼城,沿途不斷打聽著北涼子民對新涼王徐鳳年的評價。

《雪中悍刀行》促成清涼山三十萬墓碑,繼李義山後坐鎮清涼山之人

以徐奇的身份上武當山的徐鳳年遇到了帶著書童,迷失了下山之路的宋洞明,在武當山老道士的帶領下,徐鳳年與宋洞明一同下山,從老道士的口中得知,書生模樣的宋洞明來自鹿鳴宋氏。

在李義山之後,把陳亮錫和徐北枳都發配出去的徐鳳年還需要一位能坐鎮清涼山的超級謀士,雖然在永子巷徐鳳年錯失了目盲棋士陸詡這位驚豔離陽的超級謀士,甚至自嘲道,不知是誰瞎了眼,但在遇到宋洞明之後,徐鳳年還是很慎重,有意要把這位投誠來到北涼的世家子考校一番。

《雪中悍刀行》促成清涼山三十萬墓碑,繼李義山後坐鎮清涼山之人

在青蒼城,由陳亮錫陪著去給死守青蒼城的白馬義從祭奠時,徐鳳年恰巧又遇到了宋洞明,面對這位手掌三十萬鐵騎的北涼王,宋洞明毫不怯場,甚至當場質問徐鳳年為何只給白馬義從立衣冠冢,而其他為保青蒼城戰死的將士為何沒有。

徐鳳年不介意他的冒失,甚至有點愧疚,出聲問道:“先生以為何如?”宋洞明斬釘截鐵道:“北涼甲士必須死得其所,死得其名,北涼王必須在境內尋一地方,刻三十萬塊墓碑,死一人記一名。”徐鳳年答應在清涼山後山可以存放。

《雪中悍刀行》促成清涼山三十萬墓碑,繼李義山後坐鎮清涼山之人

接著,宋洞明又問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的問題,“三十萬塊墓碑中,可有你徐鳳年一塊?”徐鳳年並未生氣,而是點頭答應,還承諾他的碑上先刻上名字。

這就是清涼山後山三十萬塊英雄碑的來源,在青蒼城的會面,是謀士宋洞明與北涼王徐鳳年正式的一次會面,這次會面奠定了宋洞明接替李義山成為清涼山聽潮閣抄書人的基礎,也是宋洞明給徐鳳年的第一次進諫,直接把徐鳳年的身後事都解決了。

《雪中悍刀行》促成清涼山三十萬墓碑,繼李義山後坐鎮清涼山之人

徐鳳年並未因宋洞明激憤的出格行為而大發雷霆,反而心情無比舒暢,因為從此件事,他終於找到了能穩住清涼山的輔臣,他認定了宋洞明就是他師父李義山的接班人,更看好這個為北涼心憂的外鄉世子能治好北涼,能輔佐他帶著北涼的三十萬鐵騎和轄區內一切子民共同對抗北涼的心腹大患,北莽。

《雪中悍刀行》促成清涼山三十萬墓碑,繼李義山後坐鎮清涼山之人

陳亮錫,徐北枳,加上現在的宋洞明,以及北涼所有的青壯甲士,徐鳳年甚至能預見北涼鐵騎踏破北莽南北朝的那一天。

求評論。

求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