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究竟講了什麼?

在易水河畔散步,抬頭看見一隻大鳥在月光下向遠處的天幕飛去。一種強烈的孤寂感油然而生。久久地,我望著大鳥飛去的方向……這種感覺,不就是王勃筆下的千年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所表達得嗎?

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究竟講了什麼?

高中的時候學習王勃的《滕王閣序》,老師當時就指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千古名句。可是,我並未體會得到。由於喜歡文章明快的節奏,浩蕩的氣勢,我反覆誦讀,直至能自然背誦。可是在後來的很多年,雖然我多次反覆誦讀此文,也不能領悟“落霞”名句好在什麼地方。普通的賞析說此句“對仗工整,色彩鮮豔,動靜結合”,可是,這就能足以使本句穿越千古嗎?

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究竟講了什麼?

直到今天,我也看到了“孤鳥”,想到了當年王勃所看到的“孤鶩”。才發現,“孤鶩”就是詩人對自己的比喻。詩人才華早露,志存高遠,卻“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志高而無人欣賞,難道不“孤”嗎?才秀而未能學而優則仕,去實現自己的抱負,難道不是“鶩”——野鴨子嗎?“孤鶩”在天際飛翔,遠處也只是“落霞”。如果說朝霞代表希望,“落霞”不是代表自己灰色的處境和沒落的前途嗎?

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究竟講了什麼?

到了下句,“秋水共長天一色”。“霞”為“落霞”,“水”也只是肅殺淒涼的“秋”水而已。這時候,天上為“落霞”,地上是“秋水”,這悲涼落寞的處境竟然令孤獨的詩人無處遁逃……

本句表面上看,直陳其景,用了“賦”的手法。而詩人也以“比”的手法,流露出自己“有懷投筆”卻“無路請纓”的孤清心境。那麼自然,而又那麼貼切。

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究竟講了什麼?

如果分析到此結束,還是沒有深入到詩人內心最深處。我們再看此句,雖然天上是“落霞”,地上是“秋水”,野鴨子也沒有同伴,可是它仍然沒有停止飛翔!這才是真正的王勃,這才是初唐四傑的風采。詩人以“比”的手法,“興”出的是雖然身處困境,卻不能喪失鬥志的精神!“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不管處境多麼艱難,不管前途多麼暗淡,可是君子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不能丟!不能兼濟天下,還不能獨善其身嗎?

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究竟講了什麼?

多少人因為生活不順,因為遇到坎坷而怨天尤人甚至灰心喪氣,不得已自我解嘲地說一句聽天由命吧。最後碌碌無為地終其一生。

失意時不失傲骨,正是王勃的寫照。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王勃不就是孔子所讚歎的“貧而樂”的君子嗎?【耿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