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在傅作義身邊的紅色特工!

1949年1月,傅作義在猶豫許久之後終於下定決心起義,北平的和平解放,對中華民族來說可謂一件幸事。

長期以來,一般認為在爭取傅作義和平起義的過程中,有三個人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個是傅作義的恩師兼參謀劉厚同,一個是傅作義的結義兄弟鄧寶珊,第三個是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其實,鮮為人知的是,還有一位紅色特工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就是傅作義的秘書閻又文。

潛伏在傅作義身邊的紅色特工!

閻又文,1914年出生于山西萬榮縣榮河鎮,和傅作義是老鄉。1934年,閻又文考入山西大學,就讀於法學院。

在校期間,閻又文深感民族危亡,多次參加反日遊行,還結識了另外一個老鄉——地下黨員杜任之,並參加了杜任之主持的進步團體“中外語文學會”。

全面抗戰爆發後,閻又文投筆從戎,去了傅作義手下當兵。1938年,閻又文被正式批准入黨,成為一名地下黨員,併到延安學習,之後受黨的派遣,重回傅作義的部隊。

由於閻又文和傅作義都是山西萬榮縣老鄉,閻又文還是大學生,寫得一手好文章,因此逐漸取得了傅作義的信任、重用。

解放戰爭爆發後,閻又文已是傅作義身邊的紅人,擔任華北“剿總”新聞處少將處長,兼傅作義的機要秘書,實際上成了傅作義的新聞發言人。而此時的傅作義,還不知道閻又文是地下黨員。

1948年初,剛剛升任華北“剿總”司令的傅作義,在綏遠主動出擊,解放軍為避其鋒芒主動後撤,讓傅作義取得了一定的“戰果”。這時,傅作義自信心膨脹,便叫來新聞處長閻又文,讓他寫一篇文章,聲討一下毛主席,以達到“長我軍之威風,挫敵軍之銳氣”的目的。

潛伏在傅作義身邊的紅色特工!

這下可讓閻又文犯了難,身為一個多年的地下黨員,要罵自己的領袖,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於是,左右為難的閻又文就詢問自己的聯繫人王玉如何辦,王玉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彙報給了李克農,李克農又請示了周恩來。

沒想到周恩來得知後,直接指示:“公開電要罵得狠些,要能夠激起解放區軍民的義憤,要能夠加大傅作義部隊狂妄自大的心理。

接到命令的閻又文一夜沒睡,最終寫下了那篇《公開電》,轟動一時。據說,當毛主席看到這篇文章時,也不由得誇讚閻又文寫得好,並指示《人民日報》全文轉載。

等到解放軍包圍北平後,傅作義的幾十萬大軍已成為甕中之鱉。當時,為了打消蔣介石對傅作義的猜忌,中央將傅作義列為43名主要戰犯之一,傅作義對此非常擔心,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閻又文猜測到了中央的意圖,不斷給傅作義開導,讓他放下思想包袱,最終使傅作義放棄了幻想,重新回到和談上來。

1949年1月22日,閻又文正式宣讀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協議。

潛伏在傅作義身邊的紅色特工!

在整個平津戰役期間,閻又文為解放軍及時掌握傅作義部隊的動向,輸送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而且在北平和平解放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平解放後,由於當時還有部分傅作義的部隊沒有放下武器,因此閻又文並沒有公開身份,而是繼續協助傅作義對綏遠等地國軍的改編。

由於傅作義起義部隊有幾十萬之眾,為了搞好統戰工作,周恩來要求閻又文繼續以起義將領的身份工作,堅守組織秘密,等到時機成熟再公開身份。

但遺憾的是,閻又文沒有等到那一天,於1962年9月25日在北京病逝,年僅48歲。

閻又文到死都沒有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他的子女都對他的地下黨員身份毫不知情。一直到1993年,閻又文的聯繫人王玉在一次聯誼會上公開了閻又文的身份,而在場的人中,有一位同志認識閻又文的子女,這才通知了他們。

此時,距離閻又文去世,已經過去了31年。距離北平和平解放,更是過去了4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