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導讀:我們不重視的中醫,外國人卻當做寶貝。中醫未來發展的土壤究竟在哪?


世界人口的80%,用中醫治病


你還活在蓬頭垢面奔向機場的大媽揹著的中草藥,卻被外國警察當成了毒藥的年代嗎?中國傳統醫學的惶恐年代其實早已經過去了,中醫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說出來會讓你不可思議。

還記得奧運會上拔火罐的菲爾普斯嗎,當時就成了頭條新聞,中國的傳統中醫療法一時風靡於運動圈。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幾天前還看到上海一家寵物醫院專門開設中醫療法針灸艾燻,四年多治療了2000只貓貓狗狗。這大大降低了西藥帶來的副作用,減輕了慢性病給老齡寵物帶來的痛苦。

從治人到治動物,從不被認可到現在國際大範圍的推廣。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在全世界有40億人使用中草藥治病,佔世界總人口的80%。單是歐洲中醫師、針灸師就有12萬之多,針灸、植物藥的運用及中醫醫師執業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取得了合法地位。

全世界70多個國家制訂了草藥法規,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各種類型的傳統醫藥機構。據不完全統計,國外的中醫藥從業人員有幾十萬人,國際上中醫藥從業人員大約30萬一50萬人。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英國、加拿大目前分別約有3000家中醫和針灸診所,澳大利亞現有4000多家。在歐洲,包括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和荷蘭,大約每15000人中就有1家中醫或針灸診所。

在美國的洛杉磯目前正式註冊的中醫診所已有1860家,可見國外的中醫普及程度。說起中醫,它並不是一開始就被外國接受,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流言蜚語才能有今天的位置。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中醫的出國之旅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髮展。

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在20世紀之前,中醫藥在歐洲傳播,傳教士是最為主要的中介群體,主要以書刊為主。

此後法國、德國、波蘭等來華傳教士紛紛出版了介紹中醫的著述,如波蘭耶穌會來華傳教士卜彌格在1643年來到中國,在華期間,他選擇了部分中醫理論、脈學與藥物學知識編撰成書,並在歐洲陸續出版。

1656年出版的《中國植物誌》,用當時歐洲醫學通用的拉丁語出版,引起各國重視,這是歐洲介紹中國本草最早的圖書文獻。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針灸——麻醉分娩紀錄片,把它推向世界


1945年,意大利第一個針灸研究所,在都靈的瑪麗亞維多利亞醫院開設了第一個針灸臨床治療業務,自此針灸開始進入意大利醫療系統。

從利瑪竇的1615年開始介紹中醫到1 945年針灸進入意大利臨床應用,這個過程用了330年。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訪問期間尼克松一行被安排參觀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參觀針刺麻醉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醫學技術。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他們目睹了中醫針灸的神奇,記者的報道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廣泛興趣,意大利國家電視臺向中國外交部提出要求拍一部有關中國題材的紀錄片。

並派出當時歐洲著名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一行四人,於1972年5月13日來到中國。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安東尼奧尼

歷時22天拍攝了一部長達3小時50分鐘的紀錄片《中國》,而影片中最為人關注的就是攝像機記錄下了婦產科醫院的一幕,年輕的婦科醫生為一名35歲臨產孕婦運用針刺麻醉進行剖腹產的全過程。

針刺時的進針穴位,女醫生的手指動作,被針刺的婦女在手術前後的所有身體細節,直至手術完畢,一個帶血的嬰兒從母體中誕出。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紀錄片《中國》劇照

這個紀錄片的產生是中國把針灸麻醉推向世界的途徑之一,是中國官方藉助安東尼奧尼的鏡頭滿足西方觀眾的眼睛和心理,從而提供一場“世界影響”的有關針刺麻醉的表演。

在《中外醫學交流史》一書有介紹說,當時意大利都靈大學有一位教授,名叫羅西亞,1968年就開始研究針灸術,1971年把針灸應用於口腔科臨床。

中國針灸麻醉獲得成功的消息傳到歐洲以後,他專程到中國學習針灸麻醉術,回國後繼續進行臨床實踐,終於獲得成功。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據1973年初統計,他已完成200多例拔牙手術和50多例其他手術,他當時針灸麻醉所用的鋼針就是上海生產的不鏽鋼針。

雖然電影的介入完全是一個“陰差陽錯”的意外收穫,但它為21世紀中醫藥在世界的推廣戰略以深刻的啟發。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刮痧——曾被當做虐待兒童的困境

刮痧療法早在明代醫學家張鳳逵的《傷暑全書》中就提到,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話。就可以阻塞人體的脈絡,阻塞氣血,使氣血流通不暢,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時候,就阻塞絡脈,使絡脈的氣血不通。

2001年由鄭曉龍指導拍攝,蔣雯麗、梁家輝、朱迅主演的《刮痧》,故事發生在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聖路易斯,男主來美八年,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但是隨後降臨的一件意外卻使男主夢中驚醒。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五歲的兒子鬧肚子發燒,在家的爺爺因為看不懂藥品上的英文說明,便用中國民間流傳的刮痧療法給孫子治病,而這卻成了兒子丹尼斯的一次意外事故,也成為了父親虐待孩子的證據。

法庭上,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證人和證詞,使男主百口莫辯,而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西醫理論又無法解釋通過口耳相傳的經驗中醫學,面對控方律師對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規範的"全新解釋", 一家人頻臨崩潰的邊緣。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刮痧》劇照



這樣的故事其實一點也不戲劇性,而是真實地把那個年代中醫治療對於移民國外的華人來說的重要性和不被理解詮釋了出來。

恐怕現在那些在美國華人中醫館做刮痧的人,再也不會覺得自己正在被虐待了,中醫當初被拒絕的有多激烈,現在就被接受的多徹底。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刮痧》劇照



推拿——讓盲人有尊嚴的活著

古代稱推拿為按摩、按喬,在還沒有中藥湯劑給人治病的時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給人治病,推拿技術發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隋唐時期,甚至出現了按摩博士、按摩師等職位。

大街上隨處可見的盲人按摩院很多,要得心應手地運用推拿技術不僅要了解西醫醫學中人體骨骼、血脈、肌肉的解剖,還要掌握中醫經絡學說,牢記各個穴位的位置。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醫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也是推拿治病的根本原則。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幸福時光》中董潔飾演的盲人推拿師

2014年根據畢飛宇同名小說改編,由婁燁指導,郭曉冬、梅婷等主演的電影《推拿》上映。該片聚焦了中國盲人這一特殊的群體,故事的地點也是中國盲人群體最為熟悉的地方——推拿診所。

“推拿”,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盲人群體的困境,讓他們更加有尊嚴的活著,依靠自己的雙手來獲得成果。

此片最終獲得了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首映且在該電影節上入圍主競賽單元金熊獎,和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劇情片。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再不看中醫,以後就沒得看了


目前國外已有多所正規大學設有中醫系或中醫專業,例如悉尼科技大學、澳大利亞針灸學院、新南威爾斯州理療學院等大學,泰國的華僑崇聖大學,以及英國的倫敦中醫大學,奧地利李時珍中醫大學。

美國有80多所中醫學院,每年有2000多畢業生,規模較大的學校如新英格蘭針灸學院、太平洋中醫學院、美洲中醫學院等,歐盟有20多所西醫大學設立了中醫課程,中醫教學機構有300多所。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在以前人們稍有點感冒就馬不停蹄的跑去診所吃西藥、打針、掛點滴,而不願意喝一碗中藥,更別提拔火罐、針灸、推拿等這些中醫療法都是需要長時間不間斷的治療才能起到效果。

在這個快餐化的社會人們已經越來越傾向於快馬加鞭的生活,除非真的遇到了疑難雜症西醫治不好的才來尋找中醫的治療。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據一份報告顯示,澳洲政府對針灸在澳洲的發展情況作了統計,結果顯示,在澳大利亞,如果你去看病,有百分之七十的醫生,在給你治療以後,會向你推薦,以後可以去做針灸調理。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這個數字是十分驚人的,我們試想一下,在我們的國家,你去看西醫的時候,有多少西醫會推薦你再去看看中醫調理一下?在澳大利亞,這個比例是百分之七十。

講真的,再不抓緊看中醫,好的中醫就要流失國外了。

在舊社會,師帶徒的方法因人而異,大致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老師採用淺顯的讀物,如《湯頭歌》、《藥性賦》、《瀕湖脈學》、《醫學三字經》等教材,向學生進行講授,並要求記誦。

據我瞭解,凡是用這種教材的老師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偏重傳授自己的經驗為主,而對《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著作的講授,則重視不夠。因此,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是側重於臨床,而忽於理論方面的研究。

第二種,與以上正好相反,老師在啟蒙教學階段,就以四部經典著作開始。他們的主張,和《千金方·大醫習業一》的精神遙相呼應。所以,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地講,理論水平較高,而且基礎也打得牢固,有發展的潛力,故被歷代醫家所擁護。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清代的醫學大師徐靈胎,在《慎疾芻言》一文中指出:“一切道術,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漢唐以前之書,徒記時尚之藥數種,而可為醫者。”他說的漢唐以前之書,指的是《內》、《難》等經典著作。可見,徐氏也主張先學經典著作為學醫的根本。

我是怎樣學起中醫來的呢?

因為我體弱多病,經常延醫服藥,而接近了中醫,並以此因緣加入了中醫隊伍。我的學醫老師,在營口行醫為主,他收了三個徒弟,我的年紀為最小。當時我學的中醫課程,現在回憶起來,大體上分為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治療兩個階段,共花費了六年的時間。

在理論基礎階段,學了張、馬合著的《黃帝內經》、《本草三家注》以及《註解傷寒論》和《金匱心典》等著作。

由於我曾讀過幾年私墊,古文有點基礎,所以,文字方面的困難不大。但對老師所講的醫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難題。記得有一次老師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的"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的內容時,儘管老師講得眉飛色舞,而我卻象騰雲駕霧一樣了。對中醫理論基礎,我學了整整三年。雖然對一些問題還有些朦朧,但把一些經典著作系統地學了一遍,這就對進一步學習中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算是很大的收穫。

學到第四年,老師為我講授了《醫宗金鑑》中的臨床課程,如"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和"幼科心法要訣"等。由於這些內容是用歌訣格式編寫的,因之老師要求一邊學一邊背,直到背得滾瓜爛熟時為止。背書對我來說雖不陌生,但它很壓人,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每天早起晚睡付出辛勤勞動。

關於背書的問題,歷來也有爭論。

我的意見,傾向於應該背點書的。《醫宗金鑑·凡例》說:“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清,臨徵遊移,漫無定見,藥證不合,難以奏效。”它指出“背”是為了書熟,書熟是為了理明,理明是為了識清,識清是為了臨床辨證。

由此可見,《金鑑》所寫的大量歌訣體裁,是為了人們的背誦和記憶,這也就勿怪其然了。然而,中醫的書浩如煙海,誰也不能一一皆讀。因此就有地區之所尚,或因師傳之所異,而不能不有所選擇。例如,南方的醫家則多宗孟河派的費、馬之學,而東北三省,則多把《醫宗金鑑》奉為圭臬。

《醫宗金鑑》這部書,原為清乾隆太醫院右院判吳謙的未成之著,後被政府發展,認為可以作國家的醫典,仍指令吳謙、劉裕鐸本著'酌古以準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在原書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的修纂。大約又過了兩年,於公元一七四二年方始告竣。全書共為九十卷,計分十一個科目。它與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和劑局方》可以互相媲美而並駕齊驅。

徐靈胎評價此書有"源本《靈》,《素》,推崇《傷寒淪》、《金匱要略》以為宗旨,後乃博採眾論,嚴其去取,不尚新奇,全無偏執"的美譽,也就說明了這部書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僅在東北三省發生影響,而且遠及全國和東南亞各地。

在老師的指示下,我買了一部《醫宗金鑑》。通過自己的學習,發現其中的《訂正傷寒論注》蒐集了諸家之長,參以己意,說理明暢,使人讀之發生興趣.於是,我如飢似渴地埋首於《傷寒論》的學習。從這開始,方由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而向自學邁出了新的一步。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現在談淡自學的問題。自學是每一位科學工作者的必由之路。因為我們不能跟老師一輩於,應該走自己的奮鬥之路。

但是,自學必須講求方法,必須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必要時還得有人指點一二。

自學也需要條件,主要的要有時間保證,要爭分奪秒,愛惜光陰,要有必要的工具書和參考書,如果有上圖書館的條件,那就再理想不過了。

自學也有三忌

一忌浮:指自學之人,心不專一,不能深入書中,只是浮光掠影地瀏覽一下,當然這種學習是沒有什麼結果可言;

二忌亂:指自學之人,沒有一個完整的學習計劃和步驟,一會兒看這本書,一會兒又看另一本書,好象蜻蜓點水,這種雜亂無章,沒有系統的學習,也必然學無所成;

三忌畏難:指自學之人,在自學過程中,有的內容看不進去,發生了困難。

殊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識貧乏的具體反映。如果不以釘子的精神向難處深鑽以求解決,反而畏難自棄,必然柱費一番心機,半途而廢。記得古人鞭策人們學習,說出許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麼“石杵磨繡針,功到自然成”啦,“精神一到,鐵石為開”,“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啦,部說明了一個真理,那就是隻有堅持學習而不鼴難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本著這種精神,我刻苦自勵,寒暑不輟地學習中醫知識。我閱讀了很多的醫學名著,如金元四家和清代的傷寒注家和溫病學家以及明、清其他有代表性的作品,使我眼界大開,學識隨之不斷提高。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在這裡,我再談談學與用的關係。學中醫理論,目的是指導臨床去解決防病和治病的問題。因此,在學習中就貫穿一個理論與實踐統一的問題。清人陳修園為什麼主張白天看病、夜晚讀書呢?不過是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罷了。

我很喜歡《三國演義》舌戰群儒時孔明對東吳謀士程德樞所講的一段話,他說:“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髮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孔明在這裡嘲笑了那些讀書雖多,而不成其經濟學問,儘管終日吟詠,而於事實無所補的人。

學習中醫也最忌紙上淡兵。應該看到,不論任何一家名著,也都有一分為二的問題,也都有待於在實踐中檢驗和在實踐中發展的問題。如果離開實踐,就很有可能造成盲目的崇拜,或者粗暴地加以否定。對這種學風,我們是堅決反對的。

以《傷寒論》來說,它是一部公認的經典鉅著,是中醫臨床的指南。但由於醫學的不斷髮展,臨床資料的大量總結,我們發現它在敘證方面有的則過於省略。例如,五個瀉心湯的"心下痞"是以無痛為主,但從臨床上來看,痛的與不痛的兩種情況皆有。這是事實,用不著大驚小怪。

另外,心下痞,還可出現心下隆起一包,形如雞卵太小,按之則杳然而消,抬手則又隨之而起。這個包起伏不定,中實無物,不過氣的凝聚或消散。所以,也管它叫"心下痞",而不能另叫其他的病名。關於這個特殊的心下痞症候,也沒能寫進書中。

我認為通過臨床實踐去驗證理論的是非,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為此,我想把《傷寒論》存在爭論的兩個問題提出來討論一下:

一個是六經的實質是否與經絡有關,一個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是去桂還是去芍。

這兩個問題向來爭論不休,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多是從理論上進行了辯論,而在臨床實踐上則很少有人加以說明。為此,應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進行討論,以求得到問題的解決。

(一)穴經與經絡是否有關

有一年,我在天津漢拈農場巡診至北泊的一戶農民家中,恰巧這家一個十五歲的男孩發燒而且頭痛。試其體溫39.6C,切其脈浮,舌苔則薄白而潤。乃直告其父:你的孩子患的是風寒外感,吃一服發汗的藥就會好的。其父說村中無藥,要中藥須到總場。惟時已午後,且交通不便,只有俟於明日。他又說:“先生為何不用針灸治療,而何必用藥?”他不知道我對針灸並非所長,姑應其請,以慰其心。於是,為針大椎、風池、風府等穴,而實未料定能效,然令人驚奇的是針後患兒竟也出身汗,熱退身涼而病癒。

我本不是針灸醫生,因為到農村,診箱內備有一套醫針,以為偶爾之需。至於我的配方選穴,是遵照《傷寒論》的“先刺風池、風府”和“當刺大椎第一間”的精神進行的。

通過針灸發汗解表的事實告訴了我,太陽與經絡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

再重溫足太陽膀胱經絡腦下項,行於腰脊和“太陽、三陽也,其脈連風府,故為諸陽主氣”的一句話,是說得多麼中肯。

循經取穴的方法,經在前而穴在後,所以有穴必有經絡的存在。太陽主表的關鍵,在於它的經絡行於背後而連於風府,故為諸腑主氣。以此推論,則經府相連以及膀胱為水府,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故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氣津皆行於表的說法。由此可見,太陽,實際上是膀胱與經絡的概括,並不是一個空洞的名稱。這就是中醫的傳統理論。否則,那就違背了中醫的理論,而實為中醫之所不取。

(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的爭議

《傷寒論》第28條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醫宗金鑑》認為去桂是去芍之誤。從此,遵其說者大有人在,形成了去桂和去芍的兩種觀點而糾纏不清。我想通過以下兩個病例,證實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確實無誤,使這個問題得到澄清。

1.陳修園在清.嘉慶戊辰年間,曾治吏部謝芝田先生令親的病。症狀是頭項強痛,身體不適,心下發滿。問其小便則稱不利。曾吃過發汗解表藥,但並不出汗,反增加了煩熱。

切其脈洪數。陳疑此證頗似太陽、陽明兩經合病。然諦思良久,始恍然而悟,知此病前在太陽無形之氣分,今在太陽有形之水分。治法,但使有形之太陽小便一利,使水邪去而氣達,則外證自解,而所有諸證亦可痊癒。乃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服一劑而痊。

2.我校已故老中醫陳慎吾,生前曾治一低熱不退的患者,經他人多方治療,而終鮮實效。切其脈弦,視其舌水,問其小便則稱不利。

陳老辨此證為水邪內蓄、外鬱陽氣、不得宣達的發熱證,與《傷寒論》28條的意義基本相同。乃疏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三劑小便暢利,發熱隨之而愈。

通過這兩個治例,完全可以證實六經和經絡臟腑有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也是沒有錯誤之可言。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外國人是為寶貝 究竟是為什麼?


趁此機會,我想順便淡談如何學習《傷寒論》的問題。

學習《傷寒論》應先打好一定基礎,其中包括學好《內經》中的陰陽辨證思想和方法,以及學好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知識。同時把《醫宗金鑑·傷寒心法要訣》和陳修園的《長沙方歌括》學懂吃透,並要背誦如流,牢記不忘。這是第一步。

在這個基礎上,再看白文(指不帶註解的原文)。《傷寒論》原文,是以條文形式寫成。據趙開美復刻的宋本《傷寒論》有398條之多。《傷寒論》既然用條文表達辨證論冶的思想方法,因此,學習《傷寒論》就有一個理解條文和條文之間相互關係的意義而為基本要求。

應該看到,《傷寒論》398條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在條文之間,無論或顯或隱,或前或後,彼此之間部是有機的聯繫著。

作者在寫法上,充分運甩了虛實反正、含蓄吐納、參證互明,賓主假借的文法和佈局,從而把辨證論治的方法表達無餘。

由此可見,學習《傷寒論》先要領會條文和條文排列組合的意義,要在每一內容中,看出作者組文佈局的精神,要從條文之中悟出條文以外的東西,要與作者的思想相共鳴。這樣,才能體會出書中的真實意義。

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並對其中的六經提綱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適應證都熟背牢記方有妙用。在這一階段,可能感到枯燥無味,那也無關緊要,只要堅恃下來就是勝利,這是第二步。

在熟讀白文的基礎上,然後就可以看注了。《傷寒論》的注家不下數百之多,看哪一家為好呢?在認識上也不一樣。我以先看成無己的《註解傷寒論》為好。因為成注的優點是在學術上不偏不倚,以經解論,最為詳明,說理比較中肯。成氏寫的還有《傷寒明理論》和《方解》兩種書,同《註解傷寒論》)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這兩種著作也應認真地看一看,才能對它選寫的五十個症侯,在定體、分形、析證、辨非等環節上有所認識,以加強辨證論治的方法和運用。

成氏三書讀完後,可以看看徐大椿(徐靈胎)的《傷寒論類方》、柯韻伯的《傷寒來蘇集》、尤在涇的《傷寒貫珠集》。

以上的三位注家,在傷寒學中影響很深。他們的註解,或以方歸類,或以證歸類,或以法歸類,角度不同,而殊途同歸,可以開拓思路,實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柯注的優點,從原則上講,他指出了《傷寒論》不專為傷寒一病而沒,而六經辨證實能統攝百病。他的話卓識灼見,而能與仲景的思想相共鳴。他的不足之地,誤把經絡解為經略,又別開生面將《傷寒論》的太陽膀胱經當作心陽來論,未免牽強附會,有失仲景之旨。

尤注的魄力似遜於柯,在文字方面也不及柯氏的筆墨縱橫淋漓盡致。然而,尤氏得馬元一先生的真傳,構思精闢,言簡而賅,對臟腑經絡、氣血榮衛之理與正邪變化之機,上逮《內》、《難》,下歷百家,而極見功夫。他比柯氏更為紮實,惜乎人之不識也。

此外,如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辯》、錢璜的《傷寒溯源集》,皆是知名之著,亦可加以涉覽。

以上幾個專著讀後,可以再看一點綜合性的作品,其中應以日人丹波元簡著的《傷寒論輯義》為理想。這是第三步。

通過上述的三個步驟,而又能堅持到底,對《傷寒論》這部經典著作也就可以說學的差不多了。

我講《傷寒論》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但現在備起課來,還有可學的東西,還可發現自己在認識上的錯誤,可見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是難以蠡測的。為此,對於讀這本書的人來說,切不可淺嘗輒止,亦不可略有所獲,便沾沾自喜而停頓不前。

崔池元歡迎轉發、評論、私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