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一深知进退的范蠡

功成之后,要懂得谦退,不可锋芒太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功成身退一深知进退的范蠡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他出身贫寒,但是勤奋好学,又富有文韬武略,是个很有抱负的人。 由于他在楚国不得志,所以转而投奔了越国。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期间,身经劳苦,勤奋努力,帮助勾践治理越国二十二年, 终于灭掉了吴国,雪洗了勾践当年在会稽所受的耻导。以后,范蠡又向北进兵,夜过淮河,紧通齐国和晋国,进南向中原各国发号施令,尊奉周王室,勾践实现霸业以后,范蠡号称上将军。由此可知,范蠡在辅佐勾践灭吴,进而称霸的漫长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不过,正是由于他与勾践相处的时间很长,所以才十分了解勾践的为人,知道其可以共患难,但难以共处安乐,而范蠡知道自己名气大了, 难以久留、如果不急流勇退,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越过最强盛的时候,范蠡向勾践递上了一封辞职信,信上说:“我听说主上心忧,臣子就该劳累分忧;主上受耻辱,臣子就该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受侮辱,我所以没有死,是因为要报仇雪耻。现在已经报仇雪耻了,我请求追究使君王受会稽之辱的罪过。”勾践看到范蠡的信,非常生气 ,立刻把他找来,沉着脸说道:“我把越国的江山分一半给你,让我们共享有。不然的话,就该惩罚你。“范蠡知道,勾践所说前一句并非真心,后一句倒是实意,便从容的对勾践说:”君王执行自己的命令,臣子实践自己的意愿。回到家后,范蠡就打点包装细软珍贵珠玉,以后再也没回来。范蠡走后,勾践曾让工匠铸了一尊铜像,放在自己的座位旁;另外,他还将会稽山作为范蠡的奉邑,以表示对他的怀念之集。两百多年后,司马迁谈到有些人“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崇”时,还以范蠡的事迹与之作比较,认为范蠡功成身进,名传后世,这是很难达到的境界。

功成身退一深知进退的范蠡

​离开越国之后,范蠡浮海来到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后来范蠡一家在齐国定居下来,他们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治理的产业颇为丰厚。住了没多久,范蠡就累计了数十万的财产。齐国人听说他有才能, 就让他做了相国。范蠡叹息说:“住在家里能弄到千金财产,做官到卿相,一个普道人能这样, 也就达到极至了。长期享受尊贵的名号,是不吉利的。”于是归还了相国的印信。全部发散他的家财,分给相知的好友和乡亲们,带着贵重的财宝,悄悄地离开,到陶地住了下来。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和各地相通,做生意可以致富。于是他自称为“陶朱公”。又规定父子耕田畜牧,囤积储存,等候时机,转卖货物,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待了不久。范蠡就积累了万贯的家产。

功成身退一深知进退的范蠡

由上河知。 范蠡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仅有政治才能,而县在经商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