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很幸运的成为了明粉的支撑点,忠贤在辽东局势何至于此!

对于魏忠贤,历史留给他的是阉党首脑、为非作歹、剪除异己等贬而再贬的印记,曾经对于这个盖棺定论的权阉,世人普遍都是谈及于他无不咬牙切齿,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刮起了一股风,有点歪有点邪,对于各种历史耻辱柱上的人物,可是有了“洗白”重新定论的趋势,而魏忠贤就是其中之一。

魏忠贤很幸运的成为了明粉的支撑点,忠贤在辽东局势何至于此!

可能是清朝导致了国家的沦丧和耻辱,人们开始频频提及清朝之前的明朝,各种对比,渐渐的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明粉。对于明朝的灭亡,明粉的说辞很多,而明末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和幸运的成为了不少明粉的支撑点,魏忠贤是也。

魏忠贤作为明末时期,天启朝堂的大太监,深受天启帝的信任,由此阉党声名鹊起,魏忠贤逐渐插手朝堂大事,国家社稷中枢成为了魏忠贤摆布权利的舞台。当时期,明朝堂是党争不断,楚党、浙党、东林党、阉党等等,党同伐异,朝堂乌烟瘴气,而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东林党和阉党之争成为了整个明末历史浓厚的一笔。

魏忠贤很幸运的成为了明粉的支撑点,忠贤在辽东局势何至于此!

东林党是明末被提及最多的一个党派,是一个以清流自诩,背地里干着龌龊至极的一个小集体,当然我们不能主观的一棒子打死所有人,毕竟还有一些的确是为国为民,忠于社稷的干吏能臣,但是从大体上看,说东林党是一群伪君子的确没有添油加醋的嫌疑。

后金创建于万历年间,而在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从此攻守之势异形,再加上在同一年万历和泰昌帝相继驾崩,明廷局势紧张,为此后金努尔哈赤携大胜而扩张,辽东局势出现了紧张的局面,不过好在帝师孙传宗的走马上任,一改慌张的态势,宁锦防御体系在君臣一体的信念下建立了起来,而且还让“辽人守辽土”,自此一支战力非凡的关宁铁骑从此诞生,明廷一改对后金的消极防御,在孙承宗的战略布防中和登莱巡抚袁可立形成掎角之势,以此拒后金于辽河以东,龟缩而不敢出。可是魏忠贤的出现,为了党争,为了剪除异己,而间接的制造出了“柳河之败”,以此为借口,将孙承宗挤兑出了朝堂,这是明廷和后金之间僵持局势的打破口,辽东局面的恶化也是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魏忠贤很幸运的成为了明粉的支撑点,忠贤在辽东局势何至于此!

很多人将明朝覆灭的罪魁祸首“归功于”东林党,而从当时的局面看,东林党的确也不冤枉,因为这是一群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伪君子(大部分并不是全部)。清王朝被列强的践踏和蔑视,是因为其腐败而造就,而吏治的腐败和思想的僵化,奴化的随处可见都很大一部分原因又是因为被阉割的孔孟儒家思想,所以人们很自然将儒家作为宣泄口,一群伪君子的确是不值得任何的同情,东林党自然也要为此承担罪责的,犹记得崇祯临死之际的“诸臣人人可杀”还历历在目,明朝南迁议题的告吹也是因为东林党为首朝臣的不为担责而导致了明朝的最终灭亡。

魏忠贤很幸运的成为了明粉的支撑点,忠贤在辽东局势何至于此!

相比于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真小人一点,而东林党的所作所为无异于伪君子,魏忠贤代表的阉党则更接近于真小人,这一比,阉党的好感就倍升了。明末闯王李自成的出现源于驿站的裁撤,而这种做法也是因为明廷缺粮少银而导致,世家大族们土地兼并极为严重,两极分化明显,可是却不能为皇帝排忧解难,让他们出钱无异于要其性命,如此只能从底层继续剥削了,而这直接使得李自成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所以相比于东林党的满口仁义却不做事,魏忠贤的阉党虽然不学无术,行径恶劣,可是至少他们还能为皇帝搞钱来维持住紧张的局面,两相对比,魏忠贤的阉党又获得了人们的好感。

魏忠贤很幸运的成为了明粉的支撑点,忠贤在辽东局势何至于此!

所以魏忠贤的出现不能说是全面的否定,当然要说忠贤若在,后金必不至于如此猖狂,明廷也不会短时间灭亡,未必就将魏忠贤的作用无限的放大了,魏忠贤只不过是依附皇权而出现的一种政治平衡的势力罢了,他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没有运筹帷幄的智慧,有的只不过是争权夺利的狼子野心罢了,相反以上所述,如果没有他的只知打击异己的短浅眼观,孙传宗也不至于下野,辽东局势也不至于会一蹶不振,在明末那个时期,一个有战略眼观的帅才,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可就因为一己之私而搁置不用,实在是罪大恶极,自毁长城之举。

魏忠贤很幸运的成为了明粉的支撑点,忠贤在辽东局势何至于此!

魏忠贤之所以成为不少明粉的支撑点,实在是因为和东林党是对立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这也说明了东林党的罪恶是不下于阉党的,甚至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怎么看阉党都比只知道内讧和满口仁义的东林党要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