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到了最後都只是剩下親情,這句話是真的嗎?

婚姻到了最後只剩下親情,大概這是很多伴侶,尤其是女性不太願意聽到的一句話!那這句話到底有沒有依據呢?如果是真的,我們該如何面對!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區分愛情的兩種不同的質地.

婚姻到了最後都只是剩下親情,這句話是真的嗎?

第一種叫浪漫之愛羅曼替克勞斯這種質地的愛情往往和情人浪漫聯繫在一起,通常會出現在感情的初期,在這個階段,我們彼此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充滿了吸引和渴望,相互吸引和激情是浪漫之愛的核心.

婚姻到了最後都只是剩下親情,這句話是真的嗎?

第二種叫做懂得之愛康past這種至極的愛情往往和親人責任聯繫在一起,通常由浪漫之愛轉化而來,以彼此的親密信賴包容責任為基礎!在婚姻初期夫妻間浪漫之愛的比重會更高,那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彼此有幸懂得之愛的成分會越來越重,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懂得之愛雖然溫暖珍貴,卻往往不如浪漫之愛那麼受人待見。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懂得之愛存在誤解!懂得之愛往往和親人責任聯繫在一起,而在親密關係的語境當中,親人的標籤似乎帶有一點負面的含義.

婚姻到了最後都只是剩下親情,這句話是真的嗎?

比如成了新人,就不再是愛人!當關系中浪漫激情的成分減弱,我們會覺得這意味著感情變淡,非常的驚恐焦慮,我們會忍不住跟過去做對比!剛在一起時自己隨便說什麼,對方都會興致勃勃全神貫注的聽。而婚後和他說話,他有時會心不在焉,有一句沒一句的回應。剛在一起時,對方喜歡跟自己膩歪在一起,而婚後這種渴望好像沒有那麼強烈了。遇到這類情形,有的人會認為對方變得太快,因此非常失落。於是他們不停地要求對方折磨自己,希望能夠回到感情支出的某種特定的狀態。

婚姻到了最後都只是剩下親情,這句話是真的嗎?

事實上過分強調給婚姻保鮮,反而容易造成一種誤導,讓婚姻始終維繫在浪漫之愛的狀態,既不符合感情關係的發展規律,也容易使我們在求而不得的失望當中對彼此的關係作出負面的判斷和回應。這就好比我們可以積極地維護自己的身材和形象,但如果我們鐵了心要停留在18歲時的模樣,就很容易自我折磨了。18歲有18歲的美麗,30歲也有30歲的韻味,同理,愛的溫和平緩並不等於感情平淡!珍惜感情當中的火花,也不等同於拒絕感情當中的責任和承諾。

婚姻到了最後都只是剩下親情,這句話是真的嗎?

在多年油鹽醬醋的婚姻歷練中,你們是彼此的親人家人,但同時也是彼此的愛人情人。在亂如麻的生活當中,你們依然可以偶爾給對方驚喜,依然會很在乎對方是否被自己吸引。實際上做親人還是愛人本身就是到假性單選題。因為親人和愛人的角色之間本來就不存在明顯的界限和必然的衝突,而是兩種角色的相互融洽。

婚姻到了最後都只是剩下親情,這句話是真的嗎?

最後,從浪漫之愛到懂得之愛的轉變是婚姻關係的一種深化!面對這樣的變化,我們不用執意地找回過去的某種狀態,而要學會多欣賞珍惜當前關係所擁有的特質,比如以前的驚喜,浪漫變成了現在的安穩陪伴,所以浪漫之愛也好,懂得之愛也罷,都值得我們欣賞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